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低阻油层是一类电性上比较特殊的油气层,在测井结果中不易与水层区分,它作为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油气层已经成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增储上产的重要对象。因此,深入分析低阻油层成因,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识别低阻油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分析束缚水质量分数、岩性、孔隙结构、黏土矿物成分、地层水矿化度及特殊导电矿物等因素,认为砂岩细粒成分质量分数是M地区某油层低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砂岩细粒成分质量分数对储层、物性、孔隙发育、束缚水及黏土矿物质量分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砂岩细粒成分质量分数与电阻率交会图结合支持向量机识别低阻油层的新方法。编制了砂岩细粒成分质量分数与电阻率交会图,由此确定了低阻油层的砂岩细粒成分质量分数和电阻率临界值。通过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已知含油气状况的样本点进行了重新识别,并对M地区某低阻油层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低阻油层的识别能力.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敖南油田葡萄花低阻油层成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敖南油田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属于滨浅湖相沉积,以含泥细砂质粉砂岩为主,薄层或薄互层发育,储层物性差,是一个典型的岩性油藏.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部分储层表现为低阻油层特征的问题,应用黏土分析、扫描电镜、压汞、重矿物分析等岩心分析资料,从岩石导电机理分析入手,对敖南油田葡萄花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为高束缚水、高矿化度是该油田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黏土附加导电性、导电自生矿物和砂泥岩薄互层对低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其根本原因是敖南油田的滨湖相沉积环境.依据研究结果,结合敖南油田实际,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低阻油层成因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黄河口凹陷南部缓坡带馆陶组获得了一系列的油层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低电阻率油层,且存在高产能的低电阻率油层,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由于低阻油层与水层电阻率相当,给测井评价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综合岩心、薄片等资料,从粒度、泥质含量及黏土矿物、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导电矿物等5个方面对该区馆陶组低阻油层微观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低阻储层段与正常储层段多方面的对比,得出研究区岩性细、泥质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影响该区储层低阻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低阻的宏观地质成因,认为该区馆陶组低阻油层的形成在地质上受研究区内沉积背景及成藏动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台北凹陷的油层属低阻油层,其电性特征与水层及其围岩差别甚小,识别较为困难。从分析低阻油层的成因入手,系统总结了台北凹陷低阻油层复查方法及其原理,并详实地评价了其应用效果。通过该项研究成果,使低阻油层复查方法在台北凹陷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西南区域低阻油区的成因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西南低阻油层的沉积储层性质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柴西南低阻成因,提出感应-侧向测井联合识别低阻油层标准。  相似文献   

6.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低阻油气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阻油气层是一种非常规储层,其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接近,或有时低于水层的电阻率.试油证实在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阜三段存在着低电阻率油气层,但其成因机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现代化实验技术,对其储层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及分布、孔隙结构特征、地层水矿化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形成溱潼凹陷阜宁组阜三段储层低阻的原因是:高束缚水饱和度、粘土附加导电性、高地层水矿化度.根据形成低阻油层的地质条件分析及导电机理研究认为,对于低阻油层的测井解释评价,应主要针对高含束缚水成因的低阻油层,在评价方法上应主要考虑采用"双水模型";对于低阻油层的分布预测,应考虑在沉积相的弱水动力沉积区寻找低阻油层的富集分布.  相似文献   

7.
受沉积、成岩和构造等作用的综合影响,南堡凹陷东营组地层中发育了常规测井识别难度较大的低阻油层。文中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分析,明确了南堡凹陷东营组低阻油层成因。结果表明:微观上受蒙皂石、伊/蒙混层等阳离子交换能力强的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增加的影响;宏观上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背景控制,在粒度细、分选差、泥质体积分数高的水下分流河道分叉处、末端、侧翼或河道叠置处及河口坝微相砂体中易发育低阻油层。地层现今处于中成岩演化期,黏土矿物类型以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压实作用中等—强,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东营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时期的火山运动导致圈闭中油气发生再次运移,含油饱和度降低,也易形成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8.
闵桥地区阜三段油层因其电阻率较低而难以识别,制约了该区的勘探开发。从低电阻油层的成因入手进行研究,认为该地区较高的泥质含量、束缚水及导电矿物的存在,是低电阻油层形成的原因。采用测井精测反演技术及电阻率—声波时差交汇图版,可以有效解决闵桥油田低电阻油层的识别问题,其准确性与方便性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苏丹Muglad盆地Jake South油田白垩系Bentiu组和Abu Graba组油藏分别为复杂断块背景下的整装背斜油藏和层状油藏,均存在大量低阻油层,对油水层识别造成较大困难。首先根据粒度、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致密度等分别对Bentiu组和Abu Graba组进行储层分类,并在每类储层内部定义低阻油层;然后综合利用岩心、薄片、物性测试、扫描电镜、X-衍射资料,明确各类储层内部低阻油层成因,并根据储层类型和低阻成因分别建立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低阻成因主要为泥质含量高或孔隙结构细造成高束缚水饱和度、存在导电矿物和油气充注不足造成低含油饱和度,不同类型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储层类型内低阻油层成因不同。Abu Graba组低阻油层识别难度较大,依次采用图版法、考虑粉砂组分的解释模型法、综合法进行识别;而Bentiu组低阻油层识别相对简单,主要采用综合法进行识别。综合各种方法,在研究区共识别未射孔低阻油层77层275.9 m。  相似文献   

10.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测井曲线显示特征,从岩石物理特性、油藏高度、泥质砂岩阳离子交换、换井滤液侵入和导电矿物影响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进行了低阻油层成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伏阻油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骨架颗粒岩性细、泥质含量偏重、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高度低是形成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自开展油气勘探活动以来,在主洼先后发现多个油田,而D洼勘探直到近几年才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D洼的研究尤其是对新近系浅层首次发现的稠油油藏缺乏认识的问题,该文利用新井资料及周边区域地质资料,运用地球化学及成藏等综合分析方法,对涠西南凹陷D洼稠油特征、成因机制及主要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D洼稠油为生物降解形成的高密度、高黏度、高沥青质、低含硫含蜡次生稠油。同时利用其成藏机理预测了整个D洼新近系浅层可能存在的含油气圈闭,研究成果对今后在涠西南凹陷D洼浅层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尚堡深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淡地层水环境下低阻油层与典型的中、高阻油层间互发育。以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成藏特点,对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其低阻油层的形成受沉积、成岩、油藏特点的综合影响,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复杂孔隙结构是低阻油层形成的微观机理。受陡坡带浅水型混源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的影响,在高尚堡深层形成薄互层型和弱水动力环境下泥质含量偏高的低阻油层。中成岩阶段A期的成岩作用导致发育复杂孔隙结构成因、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低阻储层;岩性圈闭和深层成岩作用的非均质性导致油砂体小,油气成藏构造幅度低,且当油层孔隙结构变差或泥质含量高时,含油饱和度降低,也可形成低阻油层;构造幅度低、油水分异作用差,在油水过渡区域也易形成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3.
肖圣东 《特种油气藏》2020,27(6):108-113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广泛发育低阻油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其形成受较多因素影响,机理复杂,识别难度大,仅从常规测井上难以区分油层和水层,大大限制了该类油层的挖潜。针对该难点,从低阻油层的特征分析出发,从外部和内部7个因素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和黏土矿物类型、含量、分布形式是该区低阻油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孔隙结构以及砂泥岩互层对该区低阻油层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泥浆侵入和油水层矿化度对低阻油层基本无影响。研究成果在低阻油层识别现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油层的评价、识别和潜力区预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基础,对于该区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A油藏M_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为了查明造成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从储集层岩石粒度、泥质含量及粘土矿物类型和分布形式、孔隙结构特征、导电矿物含量、砂泥岩薄互层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高阻层段M_2油组进行对比.形成M_1油组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是:储集层细颗粒含量高,泥质含量高,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造成储集层束缚水饱和度高,增强了油层的导电性能;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高岭石为主,呈薄膜状、絮状、分散状分布,增强了储集层的附加导电能力;砂泥岩薄互层的发育使本身低阻的油层受围岩低电阻率的影响而变得更低.导电矿物和地层水矿化度虽对储集层电阻率降低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的勘探和生产资料证实该区发育较多低阻气层,但低阻成因目前尚不明确,给该区低阻气层的流体识别和测井评价,尤其是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带来较大困难。为此,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和测井资料,分析并总结出该区低阻气层的成因为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微孔隙发育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并基于该区低阻成因,总结了影响地层水导电性能的3类导电流体,即泥质(束缚水)、微孔隙导电流体(毛细管水)和大孔隙导电流体(自由水),建立了改进的“双水模型”及相关参数估算方案来计算低阻气层的饱和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杭锦旗地区低阻气层的测井解释评价中效果良好,与测试结果符合较好;可为低阻气层测井评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涠西南凹陷复杂储层试井解释问题大概划分为储层问题;流体问题;测试问题三大类。探索性提出了一些试井解释方法(低渗透试井、早期试井、PPD诊断曲线、SLPD诊断曲线以及Y函数),并总结归纳了目前涠西南凹陷复杂储层的试井解释方法(主要是针对探井、评价井),同时结合区域资料展开了复杂储层产能评价工作,应用试井解释结果及节点分析方法对该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以X1井和X2井为例,介绍了一些探索性的试井解释方法和产能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盆地A 油藏M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为了查明造成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从储集层岩石粒度、泥质含量及粘土矿物类型和分布形式、孔隙结构特征、导电矿物含量、砂泥岩薄互层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高阻层段M2 油组进行对比。形成M1 油组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是:储集层细颗粒含量高,泥质含量高,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造成储集层束缚水饱和度高,增强了油层的导电性能;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高岭石为主,呈薄膜状、絮状、分散状分布,增强了储集层的附加导电能力;砂泥岩薄互层的发育使本身低阻的油层受围岩低电阻率的影响而变得更低。导电矿物和地层水矿化度虽对储集层电阻率降低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继华  陈政  毛志强 《石油物探》2011,50(3):247-251
莫西庄地区侏罗系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阻、强亲水特征。低阻油层饱和度评价是当前测井评价难题,而低阻油层成因分析是饱和度评价的基础。通过研究区储层粘土类型和粘土含量分析、多矿化度岩电分析实验、泥浆滤液侵入对地层电阻率影响的数值模拟、储层微毛细管发育情况及其它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毛细管发育导致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是造成本地区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根据微毛细管发育的低阻油层特征,分别采用导电岩石骨架(CRMM)模型和Archie公式对本地区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RMM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地层真实情况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乌石凹陷已发现多个稠油油田。为研究稠油特征和成因,开展了稠油油藏原油物性、组分、饱和烃特征、生物标志物、油气来源和盆地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北部湾盆地稠油主要分布在凸起、斜坡带和近洼带,呈高密度、高黏度特征。(2)北部湾盆地存在3类稠油,第一类为凹陷中央流二段下部烃源岩生成的原油运移至圈闭成藏,遭后期抬升剥蚀,埋深小于2 000 m,上覆盖层薄导致油藏遭受生物降解,此类原油成熟度高,C30-4-甲基甾烷含量高,组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饱和烃和芳烃成分有序缺失;第二类稠油主要分布在近洼带,为本地低热演化油页岩、页岩生成的原油,其成熟度低,Ts/Tm值较低,C30-4-甲基甾烷含量低,在近洼就近成藏,埋深处于生烃门限附近,为早期原生稠油;第三类稠油主要分布在斜坡带,主要为深洼流二段下部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原油和本地流二段上部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度较低的稠油混合而成,同时受运移、扩散、吸附等因素的影响,原油变稠,C30-4-甲基甾烷含量中等,此类油藏埋深大于3 000 m,是未受到生物降解的混合型稠油。该研究成果对北部湾盆地优化勘探开发部署、指导油区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葡南地区及敖包塔油田边部葡萄花油层属于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孔喉结构复杂,导致储层物性差、孔隙和喉道小、分布不均匀,为低阻油层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详细分析葡南地区及敖包塔油田边部葡萄花油层低阻形成的微观原因,得出高束缚水饱和度、黏土矿物含量及分布形式是造成该区油层低阻的微观主控因素。同时通过低阻成因分析,提取了该区低阻油层的特征参数,建立了低阻油层特征参数识别图版,为葡南地区及敖包塔油田边部葡萄花油层低阻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