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嘉兴大庆成品油库座落于乍甫港务局的露天堆场 ,场区西南侧为芦苇地 ,其余部分均为素回填土。经工程地质勘探知 ,在地基以下 42m范围内承载力低 ,属深厚软土地基 ,场地类别为 3类 ,不能满足 5 0 0 0m3 油罐的地基要求。因此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这类深厚软土地基 ,其具体的方法是水泥搅拌桩桩径为 5 5 0mm ,桩长 17m ,90 0× 90 0mm方格网布设 ,布桩区域直径为2 70 0 0mm。根据分层总和法进行沉降计算知 ,油罐基础环梁最大沉降量为 179mm ,环梁沿直径方向沉降为 46mm ,环梁沿 10m弧长的沉降量为 6 97m。试水后 ,油罐的沉降量为 10cm ,小于计算沉降。以上数据均满足油罐基础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提出考虑临界桩长影响的沉降计算模型,应用弹性理论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提出考虑桩与桩间土霜互作用的复合模量计算式。将改进的沉降计算模型和复合模量计算式应用于实际工程,其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较 近,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原理是水泥搅拌桩钻机钻入设计深度后,通过钻机钻头将水泥(浆)喷入搅松的软土中,并通过钻头的旋转将水泥(浆)和软土进行均匀搅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柱状水泥稳定土桩,达到增强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施工质量高的特点。水泥搅拌桩施工适用于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软土地基的水泥搅拌桩处理。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是:放线定桩位→钻机就位→钻桩孔至设计深度→边搅拌喷粉(浆)边提升钻杆→至桩顶(地面以下50cm)处停止搅拌和喷粉(浆)→全程复搅一次(如整桩…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水泥搅拌桩对软弱土基坑进行支护与止水的方法。以实例为依据,提出并确定了软弱土基坑的支护与止水方案-利用4排水泥深层搅拌桩格构型布置,对于用软弱土基支护与止水的水泥搅拌桩进行了设计。实践表明,该方法的效果良好,而且可较大幅度地降低支护工程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6.
将软弱地基采用水泥就地搅拌成桩,它的成桩工艺简单、方便,即从不断回转的中间轴的端部向周围已被搅拌的土中喷射水泥,经叶片的搅拌而形成水泥土桩,因此一般称为“粉喷桩”或“喷粉桩”。桩径0.3~0.5m,长度10~14m。一般地基深度大于5m算是深层地基,因此称为深层软地基加固方法。该文以工程实例对设计、计算及检测方法等作了较详尽的叙述,以供实际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搅拌桩是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搅拌在一起的一种加固地基。在地下处于三向受压状态。针对水泥土搅拌设计中存在简化受力情况的问题,在分析桩全则向土压力和水泥土三向受压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侧向土压力影响的水泥土搅拌设计方法,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应用该方法进行设计,可达到节约水泥,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是利用浆液喷射搅拌机械,在钻孔过程中用压缩空气将浆液加固料注入被加固的软土中,凭借特别钻头叶片的旋转,使水泥加固料与原位软土就地强制搅拌混合。从载荷试验的p—S曲线可以看出:当加载至p=360 kPa时,开始卸荷,累计沉降量S=27.385 mm;卸荷后开始回弹,最后残余变形为19.45 mm,回弹量为7.95 mm,p—S曲线无明显的拐点。检测单位取沉降比S/d=0.006处的荷载作为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k=170 kPa),承载力提高幅度超过50%,均达到或超过本工程的设计要求,此地基承载力可满足大型油罐的地基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9.
孔内深层强夯桩是由孔内夯扩技术制造的,由夯扩挤密桩桩体和桩间被挤密的土体构成复合地基.通过机械成孔时的侧向挤压作用使得桩间土得到第一次挤密,然后将桩孔用合适的散体材料分层投料,以特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分层夯实及夯扩挤密,使桩体材料侧向挤压地基土,甚至挤入至地基土层中,形成夯填过程中对桩间土的第二次挤密.因本法具有高动能、高压强、强挤密作用,且处理深度大(处理深度20 m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由于该工法侧向冲击挤压力较大,可使土层中的软弱地段产生较大的水平向挤密,从而达到桩身在竖向上呈不等径串珠状,使桩体与桩间土镶嵌挤密在一起,桩体具有半刚性、半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水泥搅拌桩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坑底回弹和地表沉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插入比及桩体宽度不同时整个支护体系的受力与变形进行比较,所得结论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莉  李康 《河南石油》2004,18(B06):102-103
深层搅拌法-喷粉桩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对软弱地基注入胶结材料,搅拌压实到一定的密实程度,胶结材料与地基土的混合料形成一个粘聚体系,成为一种坚硬耐久的水泥土骨架,使软土硬结成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柱体。设计按搅拌桩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优点是技术合理,造价经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中无噪音,无环境污染,质量较易控制,是处理软弱地基适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东渡凹陷文东深层储层、构造特征及油气成残规模.通过用Jason储层预测技术,对文东沙四段进行储层预测;利用geoquest人权被作对沙四段顶底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综合分析了油气成藏规律,认清了文东深层沙四段储层分布特征;发现有利构造圈闭3个。盐下深层以构造圈闭油气藏为主。文东深层存在早期凝析气和煤成气混合气藏,又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其勘探资源潜力大,可以带动整个文南、文东盐下勘探。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油藏特性基础上,提出复合土酸是石油藏深层酸化的主要酸型。在酸化规模上,必须针对具体油井确定,以免底不是。酸液体系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是酸处理成败的关键。因此,配备了一批相应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研究和试验表明:数字检波器的最大缺陷是信噪比低,这是因为在现行的采集中,多是采用单个数字检波器进行采集。与组合模拟检波器相比,单个数字检波器在信噪比上无疑处于劣势。据此很多观点认为数字检波器的这一缺陷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尤其是以深层作为勘探目的层的场合更是如此。然而,近期我们在松辽盆地某地区大规模采用数字检波器采集了330km2的三维地震资料,不仅在浅层2500m以上的主要目的层嫩江组获得了高品质的资料,在2500~5000m以下的营城组和沙河子组也获得了较好的资料效果!这说明:只要方法得当、深层采集也是可以实现的。本文就数字检波器深层采集方法、效果及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李康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4,18(Z1):102-103
深层搅拌法 -喷粉桩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 ,对软弱地基注入胶结材料 ,搅拌压实到一定的密实程度 ,胶结材料与地基土的混合料形成一个粘聚体系 ,成为一种坚硬耐久的水泥土骨架 ,使软土硬结成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柱体。设计按搅拌桩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 ,优点是技术合理 ,造价经济 ,施工工艺简单 ,施工中无噪音 ,无环境污染 ,质量较易控制 ,是处理软弱地基适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碎石桩及其周围上体的试验,对振冲法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机理和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供实际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深层火山岩油气藏普遍具有井深、高温、高压、高产油气、易漏易喷、储层易受污染、易含酸性腐蚀性气体、地层易垮塌、可能出砂等难点,试油(气)方案制定难度大,工程施工风险高。分析了不同类型火山岩油气藏的试油(气)地质特点及技术难点,通过一口井实例,给出了一套适合深层火山岩试油(气)的技术方案及对策,提出了认识和建议,为今后形成系统的火山岩气藏的相关试油技术理论和现场应用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胜利石油管理局桩西采油厂的生产现状做了概括,阐明了建立拉西地区老井措施经济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系统中经济权限分析、效益分析、敏感性分析三大子功能的功能设计,以及总体结构中用户界面、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和图形库及其管理系统四天子系统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鲁克沁深层稠油油田发现于1995年,由于油层埋藏深(2 500~3 400 m),开发难度大,截至2003年只有部分区块投入注水开发试验,且一直存在含水上升速度快、单井产量低、采油速度慢等问题.2005年,技术人员提出利用吐哈油田自产天然气进行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设想,研究了吞吐相关工艺配套技术,进行了单井矿场试验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未能进行现场规模应用.2008年以来,技术人员通过室内物模、数模实验进一步研究超深稠油天然气吞吐增产机理,攻克了现场注气吞吐工艺技术难点,优化了注气选井选层及注入参数,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天然气吞吐开发技术,成功解决了含水上升速度快、单井产量低、采油速度慢等问题.2010~2011年鲁克沁深层稠油油田共开展50井次的矿场应用,规模推广后取得显著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何萍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4,26(Z2):345-346
介绍了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性状、工程特性、设计计算及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