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油田蒸汽吞吐油藏均为特、超稠油和普通稠油,储层胶结疏松,难以通过取心井定量分析剩余油饱和度,主要通过岩心观察定性描述水淹级别。稠油油藏注蒸汽后,储层岩电关系更为复杂,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已不适用。为此,经过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应用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测井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稠油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快速地判断蒸汽吞吐后油层水淹程度,定量预测蒸汽吞吐泄油半径。  相似文献   

2.
薄互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剩余油预测是稠油油藏挖潜的基础,采用单井采出程度、波及体积系数和驱油效率三者的关系,计算井间汽窜和未汽窜单井的泄油半径,据二者泄油半径内面积之差确定汽窜带的宽度,从而达到预测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中阐述了当前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开发地质学方法、测井方法、地震方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由于地下油藏的复杂性和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剩余油的空间分布十分复杂,因此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确定剩余油分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准确地估算剩余油的饱和度及其分布对于估算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开采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三次采油工程进行评价是基本的先决条件,对于储层,含油饱和度10%孔隙体积的误差对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影响不大,但对于三次采油是不允许的。一般估计用常规的开采方法只能采出储层中原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余下的三分之二则留在储层中,这些原油的最终采收率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5.
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地质情况复杂,原油粘度高,水驱油过程不均匀,到了勘探开发后期,尤其是在那些探程度较高的老油田,经过一次或二次开采之后,仍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原油滞留在岩石孔隙中,称为剩余油。这部分原油在高含水情况下,必须通过三次采油的方法才能采出。由于大量注水的影响,地层是更为复杂,尤其是剩余油以什么状态、什么方式、具体分布在什么地方,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地区在哪里等,这些定是描述乘余油分布的问题更棘手。这些总理  相似文献   

6.
以JL油田零区试验区浅井薄层稠油油藏为例,总结了该油藏注蒸汽开采具有周期生产时间短、产油量递减快、产油量及油汽比低的特点。在分析了油藏地质参数,注汽参数及注汽方式对开采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得出:①提高蒸汽干度可增加单位厚度油层周期产油量;②第1周期合理注汽速度为100t/d左右;每米油层最佳注入热焓为2.5×10^8kj,以后各周期按15%递增;在蒸汽干度为40%的情况下,每米油层周期注气量为130  相似文献   

7.
方法运用沉积相、动态监测和密闭取心等方法,论述了克拉玛依油田首批结束蒸汽吞吐阶段的九1~九44个开发区油层动用状况和宏观剩余油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目的弄清地层剩余油状况,充分挖掘尚未动用或动用程度差的储量潜力,以继续保持蒸汽驱阶段的合理开采。结果蒸汽吞吐初期高渗透层动用程度好,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或未动用;末期蒸汽超覆导致油层上部为强水洗,中下部基本来驱扫或冷凝水驱动。在同一开采条件下,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为:油层非均质性是控制剩余油的基本因素;局部范围产地层水形成水淹区是造成剩余油的重要条件;开采条件不适应是产生剩余油的外部因素。结论完善井网和加密井距调整,是减少剩余油,改善蒸汽驱效果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措施;掌握合理转驱时机和开展稳油降水措施,是确保原油增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1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规律从中二北Ng5剩余地质储量分布情况来看 ,单井剩余地质储量大于 6 0× 10 4t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采区的西部和东部。从中二北Ng5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情况来看 ,剩余油饱和度大的区域同样集中在热采区的西部和东部。热采区西北部由于水侵强烈 ,油井综合含水高、单井日产油能力低 ,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饱和度和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较高 ;热采区东部由于渗透率较低 ,油井的生产状况一直不是很好 ,采出程度也较低、剩余油饱和度和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较高。根据目前的开发技术水平 ,主要挖潜方向在生产状况较好 (含水较低、…  相似文献   

9.
井楼油田稠油厚油层高周期吞吐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楼油田一区主力层Ⅲ5-6层厚度在10.0m以上,平面非均质严重,为非均质稠油厚油层,蒸汽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利用沉积微相、油层物性、动态监测、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油藏工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稠油厚油层高周期吞吐后纵向及平面上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挖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油藏加密调整跟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密闭取心、测试、测井、生产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及国外稠油热采井网密度类比等研究方法,对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井网密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加密井开发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了加密井的生产特征。提出了吞吐期改善加密井生产效果的技术策略以及加密后转汽驱的依据、最佳井网形式、注汔方式、注采参数优化以及加密后汽驱各项开发指标预测,为井网加密后最佳开发方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特点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碱性添加剂提高稠油注蒸汽采收率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现德 《油田化学》1992,9(4):363-365
为提高注蒸汽开采稠油的效果,常在蒸汽中添加少量化学剂,本文探索了使用碱性添加剂的可能性,考察了与碱性添加剂反应后原油酸值及油水界面张力的变化,初步研究了碱性添加剂对油层砂的溶蚀性。模型驱油试验结果表明,碱性添加剂可使稠油注蒸汽采收率提高12.7%—13.6%。  相似文献   

13.
针对濮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地质及油藏特征,应用Earthvision油藏描述软件及VIP数值模拟软件,提出了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剩余油地质储量、剩余油潜力区厚度、潜力区储量丰度图等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方法,为该区今后的勘探挖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浅层稠油油藏注蒸汽纵向动用程度监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利用井温剖面监测、TPS-9000型吸汽剖面监测、产液剖面监测及剩余油监测等技术,研究新疆浅层稠油油藏纵向动用程度。目的为该类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依据。结果井筒附近油层以中、上部动用为主,其动用程度为30%~87%;并间油层除上部动用外,底部也被热水驱扫,其动用程度为32%~50%。结论上述监测技术适于浅层稠油油藏纵向动用程度监测,其中,TPS-9000型吸汽剖面测试技术效果最好;油层纵向动用程度主要受油层物性及汽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肖刚 《测井与射孔》2002,5(2):71-75
该文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剩余油饱和度测试的方法,结合作者多年的生产和科研经验,针对单井测量技术、井间测量技术等方面的常用测试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机理和油藏适用性方面论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参考国内外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推荐了适合于国内油田开发情况的剩余油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月秋  王建设 《油田化学》1989,6(2):121-127
注蒸汽开采稠油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稠油开采有效的方法。随着高温蒸汽的注入,地层中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蒸汽凝结相与地层水混合可能引起的地层结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而碳酸盐与硫酸盐的结垢最为严重。本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讨论了辽河、新疆、河南三个稠油油田注入蒸汽的凝结水与地层水混合后可能发生的结垢,并对计算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讨论了混合比及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确定,对二次及三次采油是至关重要的,探讨了用产出剖面和注水剖面资料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 将分形几何学,地质统计学与流管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利用测井提供的 井点剩余油垂向分布来确定井间或油藏内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实际油藏资料处理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了生产测井资料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中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有必要弄清楚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识别剩余油成因。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X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全油藏187口生产井进行生产历史拟合,拟合精度达到86%,符合工程精度要求。通过历史拟合结果分析,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呈连片状和交错状两种,纵向上由于物性差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储量基数大,物性较差的4小层。在此基础上,对油藏剩余油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到了各类型剩余油所占比例,即井网不完善型、井间滞留型、断层遮挡型和层间干扰型。  相似文献   

19.
尚思贤 《特种油气藏》1999,6(4):44-47,58
方法 使汽水两相流通过KZQ-I型蒸汽取样品产生重力分离,取出液态水样,进行离子分析,测出蒸汽干度。目的 解决浅层稠油油藏井下蒸汽干度直接监测问题,以便执行最佳蒸汽干和采油工艺。结果 自行设计的井下盖汽器准确,误差≤5%;对吞吐井、面积驱含3种不同井下管柱进行直接监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井下蒸汽干度监测真实、可靠、方便;经常监测井下蒸汽干度对执行最佳蒸汽干度的采油工艺,选择合理的井下管柱有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注蒸汽开发的技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齐古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蒸汽驱开发阶段的实际生产效果分析,在浅层稠油开发设计、开发管理、加密调整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开发的技术策略。提出利用水平井,汽窜封堵,稠油破乳及污水余热利用等工艺及地面工程技术来改善和提高浅层稠油开发效益的技术措施,对目前改善汽驱开发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可提供同类油藏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