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阳离子染料对腈纶纤维进行染色,分析研究染料质量浓度对纤维反射率及K/S值的影响,并利用三刺激值计算机测配色理论,计算腈纶纤维阳离子染料配色最佳用料量。研究表明,在配色试样与含有与基础数据相同单色成分时,色差也很小(平均1.0),建立与染色用料相对应的配色数据库。随着阳离子染料质量浓度的增大,各个角度的总反射率与K/S值呈现相反变化趋势,且阳离子染料红X-GRL、黄X-GL、蓝X-GRRL上染后的总反射率与K/S值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2.
李戎  陈东辉 《印染》2001,27(6):12-14
荧光染料有特殊的光学特性,本文应用发射区荧光染料反射率表达式,对荧光染料配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含荧光增白剂织物的三波段法配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戎  顾峰  陈东辉 《纺织学报》2005,26(6):9-12
由于荧光增白剂的特殊光学性能,使得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织物配色困难。通过分析荧光增白剂的反射率曲线,应用发射区荧光染料的反射率计算公式,研究了荧光增白剂的配色方法,提出了荧光增白剂计算机配色的三波段法———即对荧光增白剂的配色分发射区、激发区和无影响区分别进行。通过20个拼色试样的染色实验和计算,证明本方法适用于荧光增白剂的配色,且方法简便。最大色差为3.94。  相似文献   

4.
荧光染料有特殊的光学性能,使得通常的配色软件不能直接用于荧光染料.通过对上染织物的荧光染料的光学特征的研究,将James S.Bonham的方法用于仅含一种荧光染料没有其它染料影响的织物的配色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涤纶丝荧光染料染色的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辉 《辽宁丝绸》2005,(2):14-15,10
在不同荧光染料用量、pH值、荧光增白剂等条件下对涤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纤维荧光反射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苯乙烯吡啶盐阳离子荧光染料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苯乙烯吡啶盐阳离子荧光染料DHEASPBr-C4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并将其应用于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CDP)纤维的染色中,探讨了阳离子荧光染料DHEASPBr-C4在CDP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上染速率曲线、提升性和最大荧光反射率等。结果表明,室温下,不同pH值的DHEASP-Br-C4水溶液均较稳定;温度升高,pH值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增大。DHEASPBr-C4在CDP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与普通阳离子荧光染料荧光黄X-10GFF相比,染色速率较后者略快,提升性和反射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荧光黄X-10GFF。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大部分色纺企业仍然依靠有经验的配色人员进行人工配色,存在配色效率低、配色精度差等问题,提出运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色纺纱的黑白纤维混合配色进行预测,并与使用Datacolor MATCH系统模拟染料配色方法和基于颜色混合模型中的Kubelda-Munk双常数理论的配色方法对黑白纤维混合配色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均可对麻灰纱的黑白纤维混合配色进行有效的预测,配方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7.36%之内,且配方样品与标准样品的色差小于1;比较而言,3种黑白纤维混合配色的预测模型中,基于BP神经网络的配色方法适用性及精度最佳,配方的相对误差最高,为3.08%。  相似文献   

8.
锦纶织物荧光染料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杨文芳  杨吕军 《印染》2004,30(15):1-3
在不同的荧光染料用量、pH值和荧光增白剂等条件下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织物荧光反射率的变化及规律。结果表明,荧光染料用量提高,织物荧光反射率增加;在弱酸性介质中(pH=5)染色,织物荧光反射率最大;加入荧光增白剂能明显提高荧光染料的荧光反射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CCD数码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传统的电脑测色配色系统,首先通过光谱光度计,将纺织品上的颜色转变成反射率曲线,并自动输入计算机贮存,换算成染料的K/S值,建成配色专用的染料基础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进行自动配色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CCD数码相机代替传统的光谱光度计作为系统的成像摄入部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颜色进行识别、分类,并实现了配色.  相似文献   

10.
汤仪平  金福江 《纺织学报》2010,31(11):104-108
针对间歇式染色难以直接使用仪器测量染色过程中针织物颜色的问题,提出通过测量染液中染料的上染率来预测针织物颜色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染色理论和计算机测配色理论,应用机制建模与经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染色过程织物表面反射率与染料上染率、初始浓度的数学模型,结合三刺激值公式,设计间歇式染色过程中针织物颜色预测算法。以3种活性染料上染纯棉织物为实例,验证了该颜色预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有色粘胶纤维转杯纱的配色。基于应用Datacolor SF600型电脑测色配色仪对黄、红、蓝三种有色粘胶纤维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分析,纺制了有色粘胶纤维纯纺及混纺转杯纱,分析了纱线加捻、纱线结构、纤维混和比例对色纺转杯纱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比例混纺纱的反射率低于混纺纱中低反射率纤维的反射率值。认为:色纺混纺纱颜色反射率值与可见光波长相关曲线要通过纺纱实践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原色活性染料对黏胶纤维进行染色,将染色后纤维纺成纱线并织成织物,研究了三原色活性染料染色纤维、色纺纱线及色织织物三者之间的颜色关系及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染料用量范围内,有色黏胶纤维的反射率曲线与其纱线、织物的反射率曲线走向一致,且随着染料用量增大,有色黏胶纤维的反射率曲线则不断靠近其纱线、织物的反射率曲线;在相同染色条件下,黏胶纤维纱线与织物的反射率曲线基本重合,说明纱线与织物的颜色深度相近;不同用量染料染出纤维色深度与染料用量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同一染色深度下,纤维及需要纺纱的纤维染料用量存在一个差值,且该差值与染色深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荧光染料和活性染料拼染对亚麻织物的提亮效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只使用活性染料染色的亚麻布和使用活性染料和不同含量荧光染料拼染的亚麻布的表面反射率(K/S值)发现,荧光染料浓度越高,亚麻布的表面反射率越大。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7,(24)
采用荧光分散黄与阻燃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阻燃同浴加工整理,探讨荧光分散黄质量分数和阻燃剂质量分数对涤纶织物荧光反射率和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阻燃剂的情况下,织物的荧光反射率由荧光染料的用量决定,即染料质量分数越大,荧光反射率越大,但超过临界质量分数1.8%(omf)后,织物的荧光反射率有所降低;在添加阻燃剂的情况下,阻燃剂质量分数越大,织物的荧光反射率越小,阻燃效果越好。在保证阻燃效果达到GB/T 8746—1988 B1级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荧光分散黄质量分数,可以有效提高织物的荧光反射率。  相似文献   

15.
分析荧光染料染色整理对多功能高可视性警示织物基本服用性能和功能性的影响程度。采用荧光染料对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进行染色,试制出了一种多功能高可视性警示服用织物,对该织物的反射率、色牢度、强伸性能、阻燃性、防静电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经染色整理后产生了荧光现象,色度坐标和亮度因子满足EN 471—2003规定的色彩区域和亮度要求;强力保留率与普通染色试样基本一致;色牢度、阻燃性能、防静电性能等指标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认为:采用荧光染料加工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可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和防静电性的高可视性警示织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在色纺纱的纺纱阶段即时调控纱线颜色,减少混色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结合三通道数控转杯纺纱的特点构建了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该模型可在纺纱过程中进行全色域范围内的色相调控、明度调控和彩度调控。为了解决色纺纱的测配色问题,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测配色系统,根据来样快速进行计算机测配色,节约成本,结合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的特点,从构建的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中选取混合样来进行颜色预测。从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颜色预测的结果发现,部分混合样的预测反射率明显低于实际的反射率,针对这个问题,重新构建了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来进行颜色预测得到新的预测反射率,并用插值替换的方法,把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中明显低于实际反射率的部分用新的预测反射率替换,得到最终的混合样预测反射率。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混合样颜色结果相比,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颜色并用插值替换法替换后得到的最终的混合样的颜色,色差平均值从1.48降低到1.04,且所有混合样的色差均能控制在2....  相似文献   

17.
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对各类纤维进行不同浓度的染色样板制作,采用Datacolor SF600X型分光仪器进行测色,制作基础染料数据库资料,对基础数据进行校验,并通过对已知浓度的拼色染料进行配色,矫正各K/S曲线,再应用到未知浓度比例的拼混染样进行配色、矫色中,并分析影响配色的各个因素,包含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控制、统一底布处理条件、分光仪条件影响以及生产中的称量的影响。控制好这些因素,可大大提高测配色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花菁荧光染料DYE-BD、DYE-KL和DYE-YD,分别对腈纶织物进行染色,测定其升温上染速率曲线、提升性能、色牢度、反射率和荧光强度。结果表明:腈纶染色温度达到80℃后,上染率大大加快,需严格控制升温速率;染色腈纶的提升性能与染料结构有关;染色腈纶的日晒牢度与染料发色体系的电子云密度有关;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染色腈纶的最大反射率先增大后减小,故应选择适当的染料用量;染后腈纶的荧光发射强度与染料结构的电子供-吸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考察羧基荧光素类酸性染料上染锦纶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荧光素类染料在锦纶织物上的吸附热力学,比较了染色织物的颜色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该类染料上染纤维过程属于Langmuir型吸附;染色织物的反射率与K/S值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染色织物荧光强度随织物K/S值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羧基荧光素染色织物在颜色方面完全符合欧洲警示服EN 471标准.  相似文献   

20.
郭伟  唐人成  秦传香 《印染》2013,39(2):6-10
探讨酸性和分散荧光染料染锦纶时,上染条件对染色的影响,分析荧光染料染锦纶的上染速率、吸附等温线和染色牢度等,并研究热定形对织物色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酸性荧光染料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值影响较大;黄色荧光染料反射率高于红色荧光染料;酸性荧光染料的上染速率快于分散荧光染料;酸性和分散荧光染料在锦纶上的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Langmuir和Nernst模型;酸性荧光染料的耐光色牢度及分散黄8GFF的耐水洗牢度较差,其它色牢度均较好。热定形对染色织物的色光影响不大。黄色荧光染料满足高可视警示服欧洲标准要求,红色荧光染料则不在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