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以含氢硅油、烯壬基酚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梳型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GPX1),并用FTIR、1HNMR、单滴法、表面张力法、微生物降解法对聚合物GPX1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液膜的破裂速率常数k含GPX1的自来水=0.257 46,高于k含SP169的自来水=0.218 84,说明GPX1能够有效降低液膜稳定性,加快液膜的排液速率。微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投加90 mg/L的GPX1于耗氧活性污泥中,24 h后体系中COD降到24.8 mg/L,低于空白值33.4 mg/L。破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X1与腰果酚胺醛树脂按质量比4∶6可得出最佳复配破乳剂FW1,再将100 mg/L FW1、80 mg/L聚合氯化铝与3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进行复配,对制备的乳状液破乳效果达到最佳,脱水率可达到98.32%,污水含油量为19.7 mg/L,油水界面整齐。  相似文献   

2.
支链聚醚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基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为支链,聚硅氧烷为主链,在异丙醇溶剂下,以氯铂酸为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聚醚聚硅氧烷类原油破乳剂。得到较佳的合成条件为:n(环氧醚)∶n(甲基醚)=1∶1,n(硅氢键)∶n(双键)=1∶1.15,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30μg/g(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和溶剂用量40%(以原料总质量计),在该条件下转化率达到92.62%,并通过FTIR和1HNMR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谱图分析证明合成了预期产物。表面张力仪测定了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0.7 g/L,最低表面张力24.2 mN/m。该破乳剂在破乳温度70℃,用量为100 mg/L条件下,对延长石油永平原油的脱水率达到88.42%,具有较好的破乳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异丙醇为溶剂,以自制的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NPEAA)与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基封端聚醚(AEPH)为原料,共同改性苯基含氢硅油合成了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NAEPHS),以Si—H转化率和表面张力为衡量指标,探讨不同因素对NAEPHS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合成条件:温度110℃,n(Si—H)∶n(C—C)为1∶1.10,反应时间5.5h,催化剂用量30μg/g时,NAEPHS的Si—H键的转化率为94.06%、表面张力为26.46mN/m。并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作结构表征。采用吊片法和荧光光谱仪测得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0.6g/L,最低表面张力为26.48mN/m。将其应用于陈庄稠油模拟乳状液破乳,在NAEPHS浓度0.6g/L,破乳温度45℃,破乳时间1.5h的条件下,脱水率为89.7%,脱出水中含油量为189.7mg/L。根据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谱图和TSI测试结果得出,破乳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市售破乳剂。通过对体系黏度、油水界面张力和破乳过程综合推测,NAEPHS分子的破乳机理为顶替或置换机理。  相似文献   

4.
郭睿  马丽娟  闫育蒙  徐康  张晓飞 《精细化工》2020,37(7):1484-1492
以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10)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BGFAA)。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合成BGFA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5.2 h、n(AA)∶n(BGF-10)=1.6∶1.0、阻聚剂用量0.6%(以BGF-10与AA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催化剂用量5%时,酯化率达到93.23%。BGFAA结构经FTIR、1HNMR进行了确证。将自制BGFAA和AA引发聚合制备了一种聚合物稠油破乳剂,以脱水率和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指标研究了其对陈庄稠油W/O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结果表明,当破乳温度为60℃、破乳时间为2.5 h、破乳剂用量500 mg/L时,脱水率达到86.8%,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1.05。与两种商用破乳剂相比,制备的破乳剂具有脱水率高、脱出水质清澈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氯丙基聚硅氧烷的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氯丙基聚硅氧烷的3种主要合成方法:γ-氯丙基甲基二氯硅烷的水解缩聚,含氢环体与氯丙烯加成形成的取代环体的开环聚合及含氢硅油与氯丙烯的硅氢加成,通过比较,认为含氢硅油与氯丙烯的硅氢加成反应是较理想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
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AS型系列稠油破乳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应用于辽河油田脱水中脱水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B)、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MA)和含氢硅油(PHMS)为原料,制得一种共改性硅油(PMS)。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n(Si-H)∶n(C=C)=1∶1.20,催化剂用量30μg·g-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 h,此条件下转化率达93.45%。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搅拌方式将水相在油相中进行乳化,制备出聚硅氧烷消泡剂,由应用测试得到优化配方为:硅膏质量分数10%,PMS质量分数6%,复合乳化剂(m(Span 60)∶m(Tween 60)∶m(OP-10)=3∶2∶1)质量分数4%,制备出的聚硅氧烷消泡剂稳定性好,其消抑泡性能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8.
以端环氧基烯丙基聚醚、含氢硅油为原料,采用第二代铂金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环氧基改性硅油。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7 h、反应温度100℃、含氢硅油与端环氧基聚醚的摩尔比为1∶1.1。在此条件下含氢硅油的转化率为91%。红外表征证实,产物接上了端环氧基烯丙基聚醚。  相似文献   

9.
聚醚交联型稠油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醚为原料,通过自交联和互交联合成出一种专用稠油破乳剂。通过试验,确定了聚醚交联反应的最佳条件,并通过复配得到了适合于不同原料的系列产品。在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进行稠油破乳室内评价结果表明,破乳效果要好于现场使用的破乳剂,接板于进口破乳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水包稠油破乳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四元共聚物破乳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合成四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5℃,乳化剂用量(占体系总质量)为1.6%,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为1.1%,单体质量分数为30%。利用胜利油田陈庄稠油模拟的稠油乳状液对自制四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在破乳温度为60℃,加药量为200 mg/L,破乳时间为120 min时,破乳效果最佳,即脱水率达到89.3%,水中含油量为198.6 mg/L,界面状态整齐,脱出水水色清。自制水包稠油破乳剂的破乳性能优于市售破乳剂AE-8051,YT-100,SP-169,BQ-05。  相似文献   

11.
以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10)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的方法在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合成了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BGFAA),探究了反应物物料比n(AA):n(BGF-10)、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酯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合成BGFA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5.2h、n(AA):n(BGF-10)=1.6:1、阻聚剂用量0.6%(占反应物总质量)、催化剂用量5%(同上)时,酯化率高达93.23%,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确认;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作用下将自制BGFAA和丙烯酸(AA)引发聚合制备了新型稠油破乳剂(BGFAA)n,并以脱水率和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指标研究了其对陈庄稠油w/o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当破乳温度为60℃、破乳时间为2.5h、破乳剂用量500mg/mL时,脱水率高达86.8%、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1.05,表明(BGFAA)n在稠油乳液中具有脱水率高、脱出污水含油低水质清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效破乳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类破乳剂为原料,丙烯酸为扩链剂,加入引发剂及催化剂,进行聚合酯化反应,合成出新型高效破乳剂A,对以丙三醇为起始剂的聚醚SLD-2072进行了改性合成研究,考察诸因素对产物破乳性能的影响,对影响反应的各因素进行考查。结果表明,新型破乳剂A具有脱水速度快、脱出水质好、油水界面齐等优点,全面好于其它破乳剂及未改性破乳剂,此方法可用于生产一种高效广谱破乳剂。  相似文献   

13.
由不同的起始剂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接聚得到一系列两段和三段嵌段聚醚型破乳剂单剂,用于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稠油进行脱水性能测试,得到不同起始剂聚醚单剂的较优品种;对其进行扩链和复配处理.得到BLS-331稠油破乳剂.用于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稠油在75℃、加药量100mg/L情况下进行室内破乳刑脱水性能测试,绝对脱水率达到98%以上,并且脱出污水水色较清,界面齐,得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含氢硅油、烯丙基聚醚酯(AEPC)、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备出多支链的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探讨AEPC、MAA、MMA的摩尔配比对延安原油脱水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原料最佳摩尔配比为3∶2∶2。将所制破乳剂与多乙烯多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TA-1031)按质量比8∶2复配进行破乳实验,在总加量为100 mg/L,脱水温度为60℃时,脱水率达到91.02%。  相似文献   

15.
新型原油破乳剂DCN-1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破乳剂DCN - 1的研制、性能和现场试验结果。它是针对河南油田的高含水稠油研制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破乳剂 ,对该区稠油具有脱水速度快、出水量大、油水界面齐、污水含油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对破乳剂研究的基础上,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原料,以乳化剂OP-10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用乳液合成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原油破乳剂。通过对破乳剂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说明,单体的最佳质量比为MMA:MAA:BA:AA=7.5:1.0:22.5:1.5,总量为32.5g,乳化剂用量为2.0g,引发剂用量为0.3g,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破乳剂与现场使用的破乳剂相比,破乳效果好,脱水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古城油田稠油乳状液为研究对象,针对稠油脱水处理问题,通过稠油高效破乳剂的室内筛选试验研究,减少稠油药剂投加量及满足含水、水质要求。测定了7种破乳剂对含水20%稠油的脱水效果,破乳剂Z61和A-20的脱水效果均优于其他破乳剂。随后进行了低温稠油破乳剂试验,对破乳剂进行了精选,同时开展了投加温度对破乳效果影响的研究试验。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出,Z61优于A-20药剂;结合单个站点的试验情况,建议净水药剂的投加浓度为50 mg/L,具体的增减视分离器出水和2 000 m~3污水缓冲罐进口水质而定。  相似文献   

18.
Three novel poly(tetramethylsilfluorenylenesiloxane) derivatives having different substituent at 9-position of fluorenylene moiety, i.e. dimethyl (P1), spirocyclohexyl (P2), and spirofluorenyl (P3) substituents, were obtained by polycondensation of novel three disilanol monomers, i.e. 2,7-bis(dimethylhydroxysilyl)-9,9-dimethyl- fluorene (M1), 2’,7’-bis(dimethylhydroxysilyl)-spiro(cyclohexane-1,9’-fluorene) (M2), 2,7-bis(dimethylhydroxysilyl)-9,9’-spirobifluorene (M3), respectively. P1P3 exhibited the good solubility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tetrahydrofuran (THF), chloroform, dichloromethane, and toluene. It was suggested from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at P1 exhibited the crystallinity whereas P2 and P3 were amorphous polymer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g) determined by DSC and the temperature at 5% weight loss (T d5) determined by thermogravimetry (TG) were dependent on the substituent at 9-position on fluorene; both orders of T g and T d5 were P3 > P2 > P1, indicating the bulkiness of substituent at 9-position of fluorene resulted in the good thermal stability. It is noteworthy that amorphous P3 exhibiting very high T g of 156 °C and T d5 of 535 °C is a new heat-resistant polysiloxane derivative as well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blue-light-emitt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