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色散补偿光纤(DCF)应用的基本原理,包括品质因数的定义和色散斜率补偿的条件。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研究了三包层折射率分布结构的主要设计特点。介绍了三种类型DCF的生产结果。结果表明,把振荡扭绞用于光纤能够减少偏振模色散。并证实,采用一种特殊的中间光纤可以降低DCF和标准光纤之间的接续损耗。本文比较了测量DCF非线性有效面积的两种方法,结果很吻合。此外还报道了非线性折射率n2的测量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2.
3.
宋广芝 《光纤光缆传输技术》1998,(1):21-24
本文在考虑色散,衰减,弯曲损耗特性,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同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实用色散补偿光纤(DCF)的最佳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简单匹配包层设计,业已成功地获得高达280ps/nm/dB的品质因数(FOM)。此外进一步证实,这种具有增强FOM的最佳结构还有益于自相位调制(SPM)抑制。 相似文献
4.
5.
从理论和实验方面,提出和论证了带色散补偿器色散补偿光纤(DCF)的光纤放大器。该新颖的放大器只需一个激光泵源。在实验中,采用0.98μm激光二极管,泵浦功率为50mW。利用剩余的泵浦功率,该放大器可使补偿器的损耗减半,DCF(ps/nm·dB)的视在品质因数增倍。该新颖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不受插入的DCF的影响。在-40 ̄-10dBm的输入功率范围内可获得5dB的低噪声系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改进的矩阵微扰理论,设计了一种既可用于已有线路,又可用于新铺设线路的负色散光纤。它能克服光纤线路的色散问题和非线性效应,以满足高速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8.
光纤型色散补偿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佩珍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8,(2):8-13
光纤型色散补偿技术主要有基于基模的单模色散补偿光纤和基于高阶模的双模色散补偿光纤两类。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类色散补偿光纤的结构设计、补偿原理和补偿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设计了一种新颖结构的双层芯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此光纤在整个C波段具有高负色散特性。通过合理选取双层芯光纤的外层芯层数,同时优化孔间距和空气孔直径,设计的光纤在C波段的色散值在-520ps/(km.nm)和-390ps/(km.nm)之间近似线性变化,残余有效色散系数近似为零,相关色散斜率(RDS)在0.0032nm-1的色散补偿光纤,其RDS值与标准单模光纤匹配,有效模场面积优于常规色散补偿光纤,可以对其长度30倍以上、用于宽带传输的标准单模光纤进行良好的色散和色散斜率补偿。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研究了各种用于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色散补偿的光纤光栅的原理、性能和制作工艺,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Atpresent,astheerbiumdopedamplifiershavesucesfulybeenappliedtoopticalfiberlinks,thelonghaulhighbitrateofopti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