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性高分子微球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磁性高分子微球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已在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医学、药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介绍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结构类型、特点、制备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使读者对磁性高分子微球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李黎  马力  李鹤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94-98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作为酶、细胞、药物等的载体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生物工程、细胞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磁性微球的制备、性质,重点讨论了其用于酶的固定化研究,各种固定化酶的方法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一种新型功能微球,由磁性颗粒和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近年来,磁性高分子微球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两方面的应用最为突出。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实例,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免疫磁性微球是一种兼具磁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偶联的生物分子容量大,且能分散于体系中不易沉降,非常适合在生物体系中使用;免疫磁性分离法由于具有高效、快速、低毒、操作简单等优点。迄今已经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免疫磁性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鹤  马力  李黎 《食品工程》2007,(3):33-36
免疫磁性微球是一种兼具磁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偶联的生物分子容量大,且能分散于体系中不易沉降,非常适合在生物体系中使用;免疫磁性分离法由于具有高效、快速、低毒、操作简单等优点,迄今已经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疏水性材料制备微米级磁性微球,并应用于对盐藻的吸附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作用时间,NaCl浓度以及磁性微球添加量对盐藻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磁性微球对盐藻的吸附受溶液的离子强度影响较大;pH值在一定范围内对盐藻的吸附有较大影响;延长吸附作用时间和加大磁性微球的添加量可以增加对盐藻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疏水性材料制备微米级磁性微球,并应用于对盐藻的吸附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作用时间,NaCl浓度以及磁性微球添加量对盐藻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磁性微球对盐藻的吸附受溶液的离子强度影响较大;pH值在一定范围内对盐藻的吸附有较大影响; 延长吸附作用时间和加大磁性微球的添加量可以增加对盐藻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8.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很多优良的应用特性.本文着重综述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介绍其在生物医学,食品工程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和开发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高分子微球的发展现状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探讨了功能性高分子微球的不同化学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功能性高分子微球在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性能,介绍了制作聚合物质交换复合膜的4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性微球在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剂热还原法和表面TEOS修饰,制备用于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中提取基因组DNA的磁性微球。制备的微球单分散性好,磁响应性高,饱和磁化强度(Ms)达到77.83 emu/g。将其作为吸附剂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几种食品基因组DNA的浓度和纯度较高,A260/A280比值均介于1.6~1.9之间,可满足后续PCR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食品工业上常用的几种高分子乳化剂,通过对其乳化机理、影响因素、应用及此领域的研究进展的总结,介绍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然后采用化学共转化法制备了磁性壳聚糖微球(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M-CS),并对胃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CS呈规则圆球形,有很好的磁响应性,并且在弱酸弱碱环境下能稳定保存。磁性壳聚糖微球对胃蛋白酶的吸附性实验表明,磁性壳聚糖微球能吸附胃蛋白酶,可是吸附胃蛋白酶的量受到载体与酶比例、溶液的离子浓度、溶液的pH值影响很大。胃蛋白酶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相对于游离的胃蛋白酶,固定化后的酶的最适温度有所升高,最适温度在60℃、酸碱稳定性略有改善,最适pH4.0,故固定化后的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脂肪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通过戊二醛交联进行脂肪酶固定化,对影响脂肪酶固定化各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条件,并比较游离酶与固定化酶pH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适宜条件为:脂肪酶加入量5.0 mg/100 mg载体、温度40℃、时间5 h、pH 8.04、戊二醛浓度10%、最高固载率可达90.56%,酶活4034 U/g载体;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pH和热稳定性都有较宽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含环氧基团的聚合物载体高分子磁性多孔微球(GHD),用TEM、 SEM和Micromeritics ASAP 2010等对聚合物载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中交联剂含量、固定化时间、给酶量等因素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粒径20 nm,分布均匀,磁性多孔微球粒径从几十微米到一百多微米,粒子大小大体呈正态分布且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110 μm,直径在区间80μm~150μm范围内的粒子占90%以上。微球表面呈皱褶态且呈现多孔性,孔径从几个纳米到几十纳米,为闭孔,且孔间互相贯穿。固定化酶最适条件为给酶量125 mg/g,固定化时间7 h,此时酶的吸附量为118 .5mg/g,比酶活7.56×105 U/g,酶的活力回收率0.95。以GHD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脂肪酶最佳反应温度从37 ℃上升到42 ℃,最适反应pH从7.2提高到7.5,固定化后酶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降低,重复使用12次,固定化酶的活力都能保持在92 %以上。  相似文献   

15.
磁性微球固定化酶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微球固定化酶就是利用磁性微体作为载体进行酶的固定化,由于其具有环保、酶重复利用效果好和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近几年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重点对磁性微球固定化酶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为同行们今后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甲壳素为原料制备可回收型抗菌材料,研究其抗菌效果,提高甲壳素在食品抑菌保藏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溶胶-凝胶、原位合成两步法制备银-磁性甲壳素微球,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对其基本特性及抗菌性能进行表征评价。结果表明,材料呈三维多孔纳米纤维状球形,磁珠与纳米银嵌于纤维结构之中,纳米银能够快速、持续释放,对2种试验菌可通过破坏细菌结构完整性实现浓度相关性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磁性淀粉微球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磁性淀粉微球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脂肪酶。磁性淀粉微球的主要组成是淀粉和磁粉。结果得到,磁性固定化脂肪酶的总活力、蛋白载量、比活、活性回收率、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897.15U/g、50.59mg/g、98.58U/mg、72.73%、45℃和8.0。Ca2+、Na+和Mg2+对固定化脂肪酶和自由酶有激活作用,作用大小顺序为Ca2+>Mg2+>Na+。Cu2+和Fe2+对固定化脂肪酶和自由酶有抑制作用,Cu2+的作用尤其明显。脂肪酶被固定化后其热稳定性(在水介质和正己烷中)、操作稳定性、pH稳定性均比自由酶明显提高。固定化脂肪酶和自由酶在4℃下,pH8的PBS和正己烷中保存34d后,其相对活力分别是78.3%和98.8%。  相似文献   

18.
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乳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得到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进一步以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通过吸附、共价结合以及戊二醛交联反应三方协同作用固定乳糖酶。对影响固定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固定化乳糖酶最适条件为:载体在0.1 mol/L、pH 7.0的磷酸缓冲液中充分溶胀后,按2.0 U/mg载体的添加量加入乳糖酶,4℃吸附3 h,再添加0.1%戊二醛交联4 h;最终所得的固定化乳糖酶活为685 U/g载体,酶活回收率为34.3%。固定化后的乳糖酶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较游离酶有明显提高;连续操作10次后,固定化酶活仍保持在70%以上,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微乳液的基本知识,综述了微乳化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及其进展。指出利用微乳化技术将营养物质增溶到食品中将是一项很有开发前景的研究,加大食品中微乳化技术的应用将会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纳米磁性微球(MNPs)快速分离纯化牛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研究结合液(磷酸盐缓冲溶液)和解离液(醋酸钠缓冲溶液)pH、NaCl浓度和吸附时间对IgG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分离纯化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结合液pH增大,IgG纯度和回收率都是先增加后急剧降低,最佳pH为6.65;随着结合液NaCl浓度增加,IgG纯度先增大后降低,但是IgG的回收率保持不变,最佳NaCl浓度为0.5mol/L;MNPs对IgG最佳吸附时间为2h。该条件下IgG的回收率与纯度分别为90.33%和83.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