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2011年2月ICANN(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宣布全球43亿个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为解决地址资源的匮乏的问题,各国将视角转向下一代互联网IP层技术——IPv6技术。本文介绍了三种主要的的IPv6过渡技术:IPv6/IPv4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翻译技术,接着结合江西数据通信网现状,提出三种通信网IPv4至IPv6过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佳方案,最后简要阐述了公司IPv6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2.
序言:互联网产生之初主要是为军事、教育、科研服务,因 此IPv4地址作为重要的互联网资源在早期并没有得到大众的重视。但 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IPv4地 址资源分配不均及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显露。如美国有3亿人口, 1.7亿户互联网用户,拥有的IPv4地址相当于75个A类地址;中国拥 有13亿人口,1亿多户互联网用户,却只有5000多万个IPv4地址,仅 相当于3个A类地址。随着全球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发展, 这些国家很多都将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IPv4地址匮乏的问题,而且 这种IPv4地址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状况已经很难改变。 IPv6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所在,鉴于IPv6有 许多IPv4无可比拟的优越特性,很多发达国家的IPv6发展已经起步, 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开始推进IPv6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 以来,随着IPv6在全球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步入快速发展期,IPv6的 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本期IPv6的专题不仅详细介绍了中国 IPv6的进展,还向读者展示了各国正在推出和将要推出的特色应用, 以及各国在IPv6领域方面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专题导读     
正IPv4地址枯竭是全球互联网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特别是随着4G LTE网络在全球的规模部署,移动智能终端的数量也将急剧增加,地址枯竭对于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剧。解决IPv4地址资源枯竭问题必须引入IPv6,作为IPv4地址枯竭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引入IPv6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共识。由于IPv6协议和IPv4协议不兼容,网络大规模升级改造的难度很大。作为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运营商中国电信未雨绸缪很早就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技  相似文献   

4.
IPv6与IPv4相比,在地址资源获得方面有了一定补充,在应用IPv6网络体系结构后,既能够有效增加网络地址数量,也有利于各种设备顺利连接互联网。对IPv6进行概述,提出了IPv6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2011全球IPv6高峰会议近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IPv6部署应用:世界与中国"为主题,集结了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全球一流专家和重要人士,呈现全球范围内最专业、全面的IPv6交流平台。IPv4地址告罄2011年2月3日,ICANN官方宣布: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  相似文献   

6.
荆洲  乐宁 《通信世界》2005,(47):24-25,29
序言:互联网产生之初主要是为军事.教育.科研服务。因此IPv4地址作为重要的互联网资源在早期并没有得到大众的重视。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资源分配不均及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显露。如美国有3亿人口。1.7亿户互联网用户。拥有的IPv4地址相当于75个A类地址;中国拥有13亿人口,1亿多户互联网用户。却只有5000多万个IPv4地址。仅相当于3个A类地址。随着全球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发展,这些国家很多都将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IPv4地址匮乏的问题,而且这种IPv4地址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状况已经很难改变。 IPv6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所在。鉴于IPv6有许多IPv4无可比拟的优越特性。很多发达国家的IPv6发展已经起步。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开始推进IPv6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以来,随着IPv6在全球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步入快速发展期.IPv6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本期IPv6的专题不仅详细介绍了中国IPv6的进展,还向读者展示了各国正在推出和将要推出的特色应用,以及各国在IPv6领域方面的积极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白帆 《信息通信》2012,(1):86-87
英特网传统IP地址资源的枯竭,是英特网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IPv6(互联网通信协定第6版)早在1998年12月被IETF(互联网工作小组)通过公布互联网标准规范的方式定义出台。IPv6提供了足够多的非传统IP地址资源,但是在彻底替换传统IPv4(互联网通信协定第4版)地址之前,涉及大量网络和应用软件改造。本文从运营商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趋于平滑的,对传统应用软件无需改造的技术方案,作为IPv6演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IPv4公有地址即将耗尽的背景下,互联网从IPv4向IPv6演进已刻不容缓。本文对基于NAT444的IPv6过渡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NAT444的技术原理进行介绍,结合目前电信运营商IP城域网的现状提出了基于NAT444技术的部署方案,包括部署方式、冗余保护、端口分配、地址分配、接入流程及其他相关支撑系统配合改造等。  相似文献   

9.
ICP的IPv6演进     
探讨了因特网业务提供商(ICP)如何综合应用双栈、应用网关、地址翻译等技术推动IPv6的演进.基于不同型态、不同质量的应用将导致IPv6改造采用的技术方案、实施的复杂性不同,提出了准备-试点-梳理-实施4步走的路线图,以帮助控制IPv6演进的风险,使演进过程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全球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IPv4资源耗尽,要将现网海量的IPv4应用和服务迁移到IPv6是一个庞大和繁杂的工程。详细阐述了当前主流的IPv6过渡技术现状,并对各个主流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合不同场景的两条IPv6技术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11.
IPv6技术及其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IPv6技术的特点,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对IPv6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向IPv6演进的目标结构,以及各演进阶段引入IPv6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IPv6 extends capabilities of legacy IPv4 networks. The advantages of IPv6, however, come at the cost of increased operational overhead. As government networks providing services to the global information grid (GIG) migrate toward an IPv6-based infrastructure, the implications of an expanded packet header must be analyz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wo IPv6 applicable header compression schemes developed by the IETF, and how networks across the GIG infrastructure can adopt them in an effort to reduce IPv6 expanded overhead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3.
随着IPv6的推广,很多用户终端已经开始具备IPv6机能。如何让普通用户,尤其是移动状态下的用户跨越IPv4网络享受IPv6服务,是当前研究的重要目的。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隧道的IPv6孤岛子网管理机制,从理论角度简单分析优缺点,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环境和实际移动环境下的测试并给出简要分析。最后对现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IPv6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v4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IP技术的应用和未来网络的发展。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以其各方面的技术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可。从安全技术方面分析了IPv6安全技术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其在安全方面的局限性,并说明IPv4向IPv6过渡还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解冲锋 《电信科学》2005,21(8):23-26
在IPv6网络上如何开展业务是目前互联网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IPv6支持业务的基本能力和IPv6业务的发展现状,然后从下一代网络的角度探讨了IPv6协议和上层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运营商在业务系统中逐渐部署IPv6协议的三种演进思路,即升级现有业务系统逐渐支持IPv6协议,实现不同网络层协议上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通,直接建设支持IPV4/IPv6的双栈业务系统,从而实现业务系统向IPv6方向的演进。  相似文献   

16.
汪幸  臧伟 《信息通信》2014,(7):254-255
借助上海移动互联网IPv6应用示范项目,研究了适用于本次移动互联网IPv4向IPv6过渡的关键技术,制定了手机视频IPv6应用改造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通过在多终端类型以及多网络条件下,对改造后的手机视频应用进行一系列测试,文章得出了安卓客户端在WLAN网络下表现最佳的结论,并提出了增加手机终端对IPv6协议的支持度,以及优先在WLAN和LTE网络中推广IPv6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IPv4向IPv6的迁移更好的解决了网络容量与网络性能。在分析IPv6数据报文及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隧道传输技术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与可行性,重点论述了GRE隧道传输、手动隧道传输及自动隧道传输三种方式,并就其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概括。同时,对过渡技术做了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移动IPv6切换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首先分析了IETF制定的移动IPv6协议在切换过程中所存在的缺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移动IPv6的性能.最后通过网络仿真,证明这种方案具有更 多的优点和更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移动IPv6路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伟  刘桂江 《通信技术》2009,42(1):205-207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目前基于IPv4的通信网络显示出诸多弊端,如地址空间有限、安全性差等。为此,IETF制定了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文中详细介绍了IPv6的基本工作机制以及关键的路由技术,并提出了在支持IPv6的路由器中引入快表机制,保存漫游到该路由器所在子网中的移动节点的相关信息。针对当前移动IPv6路由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共存期。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了协议翻译技术、隧道类技术以及地址复用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