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信网技术》2006,(12):55-57
核心层作为整个网络架构的核心,提供数据高速交换的功能。因此,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核心层,必须采用高可靠、高性能的网络交换设备。同时,核心设备还应是冗余的、有弹性的、能够在出现网络故障时快速收敛的,提供整个网络的高可用性。北电ERS 8600系列以太网路由交换机可为大型企业客户的数据、语音、视频的融合网络及ERP等关键应用,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弹性、安全和智能,是一种弹性、智能、安全的解决方案,使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能提供真正的一体化通信服务。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所撰《一体化网络平台让校园“更上层楼”》一文以长安大学新建的校园网络再次扩容为例,介绍了在长安大学的方案中,选择了北电高性能的路由交换机ERS 8600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平台,打造了一个“更上层楼”的校园网。本文对大型企业建设网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大城市专线城域网建设与维护的现状。针对用户对专线网络带宽和数据传输稳定性的需求日益提升,文章从网络的容量,网络的扩展性,网络冗余性等方面进行考虑。介绍VxLAN(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和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模式,提出以VxLAN作为网络核心层,以RRPP环网结构作为接入层的组网方式,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方案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孙达  韩毅 《电信科学》2011,27(7):123-127
首先分析由LTE网络特征引出的对承载网络的需求,接着重点研究分析了PTN+CE和PTN核心层支持L3-VPN功能两种PTN承载LTE技术方案,最后依托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的PTN核心层支持L3-VPN验证方案和验证结果,探讨了该方案实际满足LTE承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教育工作如何开展要改变创新实施方式,推行综合融通的教学模式,要构建“互联网+”教学新范式及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无感式”“伴随式”课程与质量监测体系。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式反复,网络的业务需求方式也随之变化,网络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灵活低成本地调整网络规模而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从而极大延长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紧紧围绕以“软环境的建设”和“系统功能模块的互联互通”为建设主体,促进实现“校园内部管理一体化”“校园外部办学资源应用一体化”、“管理和教学衔接一体化”以及“应用学校教学资源一体化共享”的高效、自动、透明的学习型高中的建设目标,并集成整合现有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LTE网络的大规模发展,原有的PTN核心层网络(PTN+PTN3900)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PTN核心层需要功能更强、设备容量更大以及高带宽端口密度更多的L3层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承载LTE业务的华为PTN设备组网研究,提出了SGW/MME本地市、异地部署方案;以及SGW、MME对接一系列解决方案,详细描述了PTN+PTN6900系列功能强大的核心层设备的组网方式,为后期大规模LTE发展提供了更完善、更低成本的移动承载网络。  相似文献   

6.
张帆 《现代电信科技》2004,22(12):21-2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将采用Adhoc网络为核心技术,以满足今后市场对大容量、高带宽、无缝漫游的需求,是近一两年来业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技术思路。根据4G的工程要求和Adhoc网络框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Adhoc与蜂窝(IAC)的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Adhoc网络、可扩展、可编程、高可靠的新型4G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解决了当前Adhoc网络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用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陈巍 《通讯世界》2013,(9):90-91
网络子系统是AT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熟可靠的ATC系统要求高可靠的多重冗余网络设计,并对冗余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本文分析了太原空管川大ATC系统网络部分的设计特点,并介绍了维护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设计和搭建IPTV播控平台时,需要考虑完整的系统架构,合理的冗余设备与稳定可靠的组播传输链路,深入设计网络整体架构及组播冗余方式.采用Anycast RP技术能够使系统尽可能达到所需高冗余的系统设计和实施,满足IPTV播控平台对于无间断播出的高播出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互联网中传输数据包的大量冗余信息,减少网络流量,提高网络带宽利用效率,研究利用内容中心网络特殊的通信方式及路由器的内容缓存能力,提出一种内容中心网络(CCN)中网络级的传输内容冗余消除方法,在CCN中实现网络级的传输内容冗余消除。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CCN网络中的流量。  相似文献   

10.
郑文宁  祝连庆  庄炜  何巍  姚齐峰 《半导体光电》2016,37(6):906-910,916
结合无源光学器件,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冗余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模块,并将设计的FBG传感模块与波分复用技术相结合,构建了高冗余FBG传感网络.以长方形铝合金板为研究对象,对高冗余FBG传感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理论比较并实验分析了高冗余FBG传感阵列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光开关在传感阵列支路之间的切换,使得FBG传感网络更具有冗余性.这一方面能够解决使用过程中多个部位出现故障导致的某些FBG传感模块无法被计算机检测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传感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性;另一方面为工程应用中结构健康监测以及特殊部位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In ad‐hoc wireless networks, to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multiple parameters need to be optimized jointly. However, existing literature lacks a design framework that investigates the synchronic impact of several parameters on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Among several design parameters, energy conservation, end‐to‐end delay minimization, and improved throughput are considered most important for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se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scheme for multiple‐objective cross‐layer optimization capable of optimizing all these performance objectives simultaneously for reliable, energy‐efficient, and timely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media information across the network. The three global criteria considered for optimization are incorporated in a single programming problem via linear scalarization. Besides, we employ standard convex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Lagrangian technique to solve the proposed problem to seek optimality.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enerated accounting for several topologies with multiple concurrent flows in the network. These results are used to validat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odel. Efficienc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finding the set of Pareto‐optimal solutions plotted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ive space. These solution points constituting the Pareto front are used as the best possible balance points among maximum throughput, maximum residual energy, and least network delay. Finally, to emphasi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remacy of our proposed multiple‐objective cross‐layer design scheme, we compare it with the conventional multiple‐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provides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gain over the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in terms of the above specified three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2.
移动边缘云是公司“云+5G”双引擎战略的最佳契合点,边缘网络是发挥移动云“大云”产品和5G网络融合优势,实现云网统筹、构建运营商“连接+计算”核心能力的关键。运营商传统接入网存在云网割裂、分段入云和组网复杂等突出问题,难以适应边缘业务敏捷交付要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边缘云业务特征和技术架构,对标业界主流云商建设实践,研究基于云网PoP网的边缘网络建设思路,创新性提出云网一体化规划设计和建设交付流程变革,基于云网POP统一网络和业务锚点,构建Overlay和Underlay融合双层加速网络架构,探索Spine-leaf化的新型城域接入网实现L3下沉和弹性扩容等方法,实现“云+网+应用”一体化敏捷交付的边缘网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江磊 《电视技术》2012,36(2):48-50,70
为了应对日益剧烈的全业务竞争压力,旧光缆网络已不再适应业务拓展需求,设计新型全业务光缆网络成为当务之急.参考SDH网络模型,以承载业务带宽、级别及设备类型为依据,进行分层次网络模型设计.通过各层网络功用及适用场景分析,设计各层网络组网模式.以配线层光缆网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独享与共享两套纤芯接入方案.通过设计高利用率、高光缆效能的混合接入方式,实现了全业务光缆网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现有自组网通信和导航技术缺乏深度融合的框架和方法,在未来场景下难以保障未来“智慧城市”、“智能出行”等场景对通信感知的综合性需求,因此研究面向物联网、车联网等自组织网络的通感融合(ISAC)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自组网通感需求,提出了通信感知信号融合方法和技术方案,可在保障通信性能的同时提高测距感知估计精确度。针对自组网设备间、通感任务间资源需求冲突等问题,依据自组网集群业务需求,构建了保障通信需求的定位感知网络时频资源优化框架,设计了联合资源分配方案及相应迭代优化算法,实现有限资源情况下的高可靠、强稳定自组网协同感知能力。针对当前自组网通信模组存在时延高、网络覆盖范围小、感知能力缺失等问题,设计并搭建了通感一体化模块原型样机I型,可在卫导数据缺失下提供全网高精确度时钟同步,保障集群协同感知能力,并在长距离下提供自组网通信协同传输支撑,从硬件设备上为通感融合提供支撑。最终形成了一套包含通感信号融合设计、时频资源联合优化方案的自组网通信感知系统框架,并研制搭建了一套通感融合软硬件平台(含通感一体化原型样机4台)。在外场测试中,2 km内通信速率≥320 kbps,丢包率≤0.0...  相似文献   

15.
田剑峰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0):208-210
介绍了一种基于AX88796B的网络接口设计。详细介绍了该网络芯片的硬件结构和功能特性。创新完成了AX88796B与DSP处理器TMS320C6722连接的硬件设计和软件驱动设计。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AX88796B的本地总线连接、物理层网络驱动的设计、网络报文的发送、网络报文的接收,以及协议层软件的开发。系统完成后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经测试,网络通信稳定可靠,在100Mb/s的速度,负荷超过90%的情况下,没有丢包和错包出现,可以满足大数据量、高速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UMB网络架构     
超移动觅带(UMB)无线接入技术能以非常高的速率实现IP分组的有效无线传送,同时,即使在小区边缘,也可提供无缝移动和最佳的服务质量(QoS),而不会降低频率再用。UMB系统利用高度创新的扁平化网络架构,简化了核心网和网络接口,从而易于实现网络扩展。UMB架构的一个主要原则是无缝移动。网络架构的设计是关键所在,有利于实现在UMB网络内和不同技术间的无缝切换。革新性的概念可实现基站间的快速交换,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开销和提供简化的网络接口。新的隧道机制提供在数据一链路层(层2)和IP层(层3)的信令交换,实现了跨基站的快速移动。本文探讨了UMB网络架构的主要特性,并对不同架构设计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支持区分服务的全光网络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光层业务对传送服务质量的要求趋于多样化以及全光网络的智能化演进,光服务等级协定被提出。为了适应各种业务的不同传送需求,未来的光网络碰具有支持区分服务的能力。在多业务环境下。处理好满足业务的不同服务需求和优化网络资源之同的矛盾。需要传送网络流量工程各个功能子模块具有集成多种实现机制的能力,从而在光层实现区分服务的集成化。目前,支持区分服务的光网络流星工程方案还只是研究领域的成果,需要对现有控制平面的协议进行扩展和标准化,从而使光服务等级协定走向实用。  相似文献   

18.
魏晶馨 《电子工程师》2006,32(12):31-3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实现集成化。数字化的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产品迅速普及,网络传输中数字接口的接入网技术的成熟,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融合为一的“三合一”工程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在这个变化中,电源保护也经历了由点到面的转变,以及从对硬件和数据的保护扩展到对整个网络可用性的保护。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UPS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用者在设计和构建UPS系统过程中,以及在长期使用维护中发现,UPS设备仅仅是整个系统的一个核心环节,供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系统中其他环节和设备的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可用性和供电质量,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UP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速网络处理系统的板级互连带宽达到了40G比特速率级,这对网络处理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吞吐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解决核心路由器40 Gb/sPOS线路接口板中器件间的高速数据交互难题,采用Interlaken协议对高速数据流接口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高端FPGA的高速通道和IP核设计技术,完成了链路层处理芯片与转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为满足新业务下大带宽和低时延的需求,如何设计新型核心网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5G网络中新需求对现有通信网络的挑战,从而说明5G核心网研究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5G网络中关键技术MEC的基本功能和系统构架.UPF作为连接5G核心网和MEC的纽带,本文重点介绍了其基本定义、接口设计和相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