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随着"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清洁用煤是致霾根源"的呼声正日益成为社会各个层面的共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5年中,治理大气污染要取得明显进展,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0%,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关键词。2016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表示,当前情况下,散烧煤和不清洁的煤是造成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业委员会任彦波认为,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清洁能源替代是方向也是趋势,但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现状及经济生活水平现实条件下,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好煤配好炉"是目前解决民用煤燃烧污染治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好煤配好炉"是民用散煤燃烧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好煤"即优质煤炭、洁净型煤等,"好炉"即节能环保型高效炉具。  相似文献   

3.
正燃煤排放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消费煤炭约38亿吨,其中民用煤炭3亿多吨。尽管民用煤炭占比不足10%,但基本上为分散式燃烧,且大多没有采取除尘、脱硫等环保措施,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高达50%左右。每吨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量是火电燃煤排放的5~10倍。按目前情况推算,我国民用散煤污染物排放超过全国火电站污染物排放总和。因此,散煤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目前,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燃  相似文献   

4.
由于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煤炭成为了众矢之的。然而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为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又不得不大量使用煤炭,煤炭成为我国不能“呼吸”的痛。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煤化工分院副院长陈贵锋认为,在内在要求和外部压力下,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要减少煤炭对大气的污染,需做到三点:一是终端用户少用煤,即加大煤炭清洁转化;二是终端用户用好煤,即提高煤炭质量;三是终端用煤设备必须清洁高效。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冬季采暖期的"雾霾围城"将散煤推向了环境治理的风口。散煤大多未经洗选、量大面广、直燃直排,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是冬季雾霾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散煤综合治理已经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在第四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与课题组  相似文献   

6.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煤种和煤质着手梳理了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结合煤炭利用方式分析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广泛应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促进燃烧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推动煤基多联产,推进煤炭、油气、新能源等行业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7.
正与国外煤炭质量相比,我国的煤炭灰分较高,硫分差不多,目前我国终端用煤质量远远不如国外。我国亟需提高煤炭消费质量,缓解煤炭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展直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陈贵锋说,我国一方面是需要大力发展煤炭清洁转化,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煤不可避免的要走向终端利用,那么这部分煤就必须进行清洁加工,提高煤炭质量。陈贵锋告诉记者,其实目前我国煤炭洗选技术是先进的,且规模很大,有的洗选厂甚至能达到年处理两三千万吨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近年来,为了节约煤炭和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国内很多单位对层燃锅炉进行了燃烧型煤的试验研究。实践表明,工业炉窑燃用成型煤可提高燃烧效率、节约煤炭、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众所周知,型煤比散煤好烧,上火快、效率高,但居民所烧的型煤主要是无烟煤制成的,而工业上用的则是烟煤,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烟煤型煤化还始终是个空白,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制备和经济成本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使成型  相似文献   

9.
正煤炭利用的污染物及CO2排放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我国解决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从"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之一。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善大气环境完全可实现。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成效显著,对于改善大气环境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隐忧也日益显现。落实国家提出的"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有效治理污染。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方针政策,需从传统高耗能源煤炭入手,作好"宜煤则煤"文章,推动体量大、应用广、难治理的煤炭实现高效清洁利用,统筹兼顾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冬季清洁供暖"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特点,中国在世界煤化工产业中的地位,指出,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煤化工学科是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控煤是实现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举措之一。以现价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为起点,分析了东京都及其周边区域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制造业用煤与发电用煤的历史沿革,总结相关经验,为上海市后续的煤炭高效利用及控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煤炭加工、燃煤发电、煤炭深加工等方面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从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另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走出去"的现状,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潜力,提出应继续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及其进一步"走出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剖析煤燃烧过程中烟尘产生的原因,上点火型煤的燃烧特点及消烟原理,论证了“烟煤无烟化燃烧技术”是民用煤领域治理烟尘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煤炭消费总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支撑了全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空气污染等突出问题。对河南省煤炭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开展了电力、焦化、煤炭、建材、钢铁、有色、化工等七个重点耗煤行业煤炭消费减量潜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采取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等措施,七个重点耗煤行业煤炭消费减量可有力支撑全省2020年煤控目标完成。从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新增耗煤、削减非电行业用煤、提升电煤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创新减煤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力用煤效率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工业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耗煤大户,煤炭消费量超过总消费量的50%。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炭消费状况、电力用煤的趋势、电力用煤的效率等,重点讨论的是电力用煤效率的改进措施问题,包括机组容量优化、电源结构调整、风电开发、水电开发、核电开发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为减少煤炭利用不合理带来的大气污染,除清洁化利用以外,高效利用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必须做到终端用煤设备高效。在发电和工业锅炉领域,煤炭的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燃煤电厂进行技术改造今年4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明确要求促进煤炭集中高效利用代替粗放使用,保护大气环境。会议还明确提出了我国要新上一批高效、清洁的燃煤火电机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平均供电煤耗为335克/千瓦时。而日本、欧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意见的通知》。对比之前发布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该通知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对散煤使用的管理,提出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要加强散煤使用管理,制定相关措施和标准,鼓励使用优质散煤。此举旨在推动商品煤质量不断提升,促进煤炭清洁利用和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9.
《能源与环境》2013,(5):83-83
该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煤热解技术、热解焦清洁应用技术、煤化工技术、煤基新材料技术、环保与节能技术等。它的成立有望快速提升我国煤炭清洁利用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具体阐述了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在煤炭发电、煤炭工业燃料和原料应用、民用散煤燃烧等方面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积极应用碳捕捉储存和利用(CCUS)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