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以壳聚糖为原料,二甲苯为分散剂、乙酸乙酯为致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利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多孔壳聚糖交联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性能参数进行了测定;系统考察了该多孔树脂对磷酸盐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溶液pH和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较大,在磷酸根浓度为2 mg/L,pH=3,溶液温度为60℃时吸附率达到85.8%;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为吸热、熵增、自发的过程。在7次吸附解吸循环试验中,相邻2次的吸附量变化不超过0.03 mg/g,说明多孔树脂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下,以壳聚糖为原料,甲醛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得甲醛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电子扫描电镜对树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树脂具有很好的球形;Shiff碱反应能够很好地保护壳聚糖上的氨基;交联剂用量、搅拌速率和酸处理条件对树脂的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大。当合成条件为搅拌速率600r/min、甲醛1.5mL、环氧氯丙烷3mL、酸化时间8min、盐酸用量30mL,所得交联壳聚糖微球对Cu(Ⅱ)的吸附容量可达到269.83mg/g。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下,以壳聚糖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改性剂,制得了黄原酸化交联壳聚糖(XCCTS)吸附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对XCCTS吸附Cu2+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黄原酸化条件对Cu2+在树脂上的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XCCTS表面粗糙,具有结晶性,分子中具有能够吸附Cu2+的巯基和羟基。随着CS2用量的增大,吸附时间的延长,XCCTS对Cu2+吸附量均是先增大后减小,二硫化碳用量为2 mL,微波黄原酸化时间为3min时,XCCTS对Cu2+的吸附量可达到44.32 mg/g。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氧化微晶纤维素交联壳聚糖复合膜,并探索交联改性对壳聚糖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对微晶纤维素进行氧化处理,制备氧化微晶纤维素,再通过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0%、1%、3%、5%、7%、9%)的氧化微晶纤维素交联壳聚糖复合薄膜。通过对复合薄膜组分、形貌、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及阻隔性能的表征,考察不同含量的氧化微晶纤维素对壳聚糖薄膜各性能的影响。结果 氧化微晶纤维素表面的醛基能与壳聚糖中的氨基发生交联反应,氧化微晶纤维素的加入可以改善壳聚糖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大分别达到了43.07 MPa和19.42%;随着氧化微晶纤维素含量的增大,复合薄膜的紫外屏蔽性能增强,水蒸气透过系数增高,但热稳定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采用氧化微晶纤维素交联改性壳聚糖可以有效改善壳聚糖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紫外屏蔽性能,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其包装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涂敷交联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荷正电纳滤膜,其中以三甲基壳聚糖酰氯(TMC)为膜材料配制铸膜液,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试验在全面考察该复合纳滤膜制备工艺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交联时间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方法极大地缩短了交联时间,最优交联时间仅为2 h;同时最优条件所制备纳滤膜的纯水透过系数为14.09L/(m2·h·MPa),表面粗糙度约为4 nm;对无机盐的截留顺序符合以下规律:MgCl2>NaCl>MgSO4>Na2SO4,满足荷正电纳滤膜的Donnan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制备了交联壳聚糖/活性炭复合膜(CCTS),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吸附剂的主要性能、吸附机理和对铜离子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CCTS复合膜表面粗糙,比表面积较大。壳聚糖的氨基参与了交联反应,CCTS对铜离子的吸附是CCTS的—NH2和—OH与Cu2+发生了配位反应,其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CCTS对铜离子的吸附条件是25℃,pH值为5.5,在50mL浓度为200mg/L Cu2+溶液中,投加0.05g吸附剂,吸附6h,吸附量为117.4mg/g。与水浴法制备的吸附剂相比,该吸附剂的吸附量大大提高,且操作方法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9.
丁酰壳聚糖树枝网络交联膜的制备及其固定酶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丁酰壳聚糖与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含有甲氧硅烷基 (Methoxysilyl )的丁酰壳聚糖 (Mos butyrylchitosan) ,Mos基团通过水解缩合成树枝网络膜 (DBCSF)。SEM测定表明 ,该膜具有微孔结构。当丁酰壳聚糖树枝网络膜固定辣根过氧化酶 (HRP)修饰金电极表面 ,采用示差脉冲极谱 (DPV )方法对过氧化氢进行监测 ,测量限度可达到 2× 10 -10 mol/L ,传感器 4℃储存 2个月以后酶的活性可保持 75 %。 相似文献
10.
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粘连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化交联法是制备壳聚糖微球常用的工艺,但在制备过程中,常出现微球产物粘连的现象。分析了搅拌速度、油水体积比、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影响微球粘连的因素,优化出了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搅拌速度〉350r/min,油水体积比〉2.5,表面活性剂span80用量为水相的20%时,可获得分散性好的壳聚糖微球,微球的粒径可以控制在1~5μm之间。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缓释肥料包膜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壳聚糖、聚乙烯醇、淀粉为原料,通过共混、交联制备了缓释肥料包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原料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产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稳定体。 相似文献
12.
用TDI交联剂交联的方法,进行了聚丙烯酸/聚砜交联复合膜的制备,研究了交联剂,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截面结构,研究了该膜对多种有机物水溶液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3.
3,4,5-三甲氧基苯甲酰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磺酸体系中,通过3,4,5一三甲氧基苯甲酰氯与壳聚糖的反应制得了3,4,5一三甲氧基苯甲酰壳聚糖。采用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紫外光谱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具有3,4,5一三甲氧基苯甲酰壳聚糖的结构特征,并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较好的溶解性能和一定的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异相法降解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前人降解壳聚糖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异相法用H2O2、NaNO2降解壳聚糖得到了一系列分子量从几千到几万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并就降解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条件对最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作了深入讨论,还就降解前后壳聚糖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晶状态的变化作了测试。结果表明,在40℃左右,H2O2用量2.5%,约24h可以将原分子量60万的壳聚糖降低到2-4万,满足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16.
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高脱乙酰化的壳聚糖为主要原料 ,在乙酸水溶液 -乙醇 -吡啶介质中 ,实现了壳聚糖的 N位均相乙酰化反应 ,制备了脱乙酰度为 5 0 %左右 ,在 p H=1~ 14范围内具有良好水溶性的壳聚糖。重点考察了乙酸酐用量对脱乙酰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乙酸酐用量与壳聚糖的摩尔比在 2 .0左右时 ,产物的脱乙酰度接近 5 0 % .通过对所用的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特性粘度 [η]的测定 ,间接得到了产物的分子量为 1.66×10 5左右。对产物进行了 FT- IR及 1H- NMR表征 ,谱图中与乙酰胺基有关的信号均发生了变化 ,表明了乙酰化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微波辐射交联改性及其成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采用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交联,通过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交联前后成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水浴加热制得的交联壳聚糖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波交联比水浴加热迅速且均匀,分析了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加热功率对膜的吸水率的影响;另外,对所成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受交联反应过程各因素影响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UP/N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UP/N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并考察了插层剂种类、有机蒙脱土加入量及离子交换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P/N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XRD曲线中蒙脱土晶体结构的布拉格衍射峰已经消失,说明其晶层已被树脂撑开,达到纳米级分散;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年来PLSOI制备、性能研究进展.合成方法包括溶液剥离-吸附法、原位插层聚合法和熔融插层法.性能研究包括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和阻隔性等。 相似文献
20.
共聚交联改性有机玻璃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由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模型浇铸共聚,制备了一种交联型透明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组成对表面硬度,透光率,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密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适当时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新型改性有机玻璃,既提高了表面硬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又保持了良好的透光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