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杆泵井下油水旋流分离效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含水生产井存在的问题,应用井下油水旋流分离与回注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由双液流泵、油水旋流分离器和原油提升泵组成的有杆泵井下油水旋流分离系统在现场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分析现场试验数据发现,溢流管直径和不连续流是影响有杆泵井下油水旋流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旋流分离器最佳溢流管直径要与分流比和入口含油浓度相匹配;不连续流引起分离效率的下降率不超过0.5%,且下降率随着分流比与入口含油浓度比值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井下分离技术的发明背影,分离系统两大基本构型及原理;介绍该项技术的现场试验与应用情况;评述应用此技术的受益和面临的挑战;预测该技术在采油工程和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潜力,陈术字JIP研究 员的结论和共识;最后,作者就井下分离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设杨。  相似文献   

3.
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双作用泵抽油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辜志宏  沈磊 《石油机械》2001,29(6):52-54
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双作用泵抽油系统 (DAPS)采用重力分离的原理 ,在井下将高含水原油中的大部分水分离出来 ,并直接注入地层 ,达到降低采油成本 ,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DAPS结构上与其它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关键区别在于有两个吸入口 ,其井下部分由油管、抽油杆、常规杆式泵、连杆、常规管式泵、偏心固定阀、下部固定阀总成和封隔器等组成。模似和现场试验表明 ,DAPS装置能将油和少量的水举升到地面 ,同时将大量的水回注到注水层 ,达到了设计和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4.
井下油水分离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DOWS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将水与油在井下分离并回注 ,从而降低地面的产出水量 ,减少产出水的举升和处理费用。早期的两种基本类型的DOWS在现场试验中取得了成功 ,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WoodGroopESP公司开发出一种双级水力旋流器DOWS系统 ,目前尚未推广应用 ;C -FER工艺公司开发并试验出新一代的与气举系统配套使用的水力旋流分离器型DOWS装置 ;三个欧洲公司共同合作研制出新型H -SEP重力分离器型DOWS ,可应用于大位移井的水平段中。  相似文献   

5.
有杆泵井下油水分离装置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杆泵井下油水分离装置由静态旋流分离器和抽油注水双作用泵2部分组成。工作时.通过分离器的分离作用,抽油泵将富油液举升至地面,注水泵将富水液注入注水层段。文章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结构、工作原理、泵排量和注入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试验情况。结果证明.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可靠.能够有效地实现井下油水分离、抽油、注水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油水两相旋流分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水为工质进行了液-液两相旋流分离的试验,研制了一种高效的油水旋流分离器。研究了流量、回流率、入口含油浓度、油的乳化等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试验发现旋流压降与流量成指数关系。对旋流分离过程中油粒破碎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分析表明当修正韦伯数大于12时,油料发生破碎。  相似文献   

7.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产水量持续增加时,水处理就更加重要了。将水从井下采出,增加了油管和处理设备的容量,井下油水分离(DOWS)技术能够减少水处理设备的扩建。该技术的目的是在井下将水从油中分离出来,同时将水回注地层,从而减少地面产水量。DOWS以其积极的效果消除了水处理设备有限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DHOWS)是加拿大最近五年来开发出来的一项应用于高含水采油井的开采新工艺。参与该技术研究、开发和试验的有新概念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研究中心及一个由35家石油开发商和设备供应商所组成的联合体。该技术流程包括水力旋流器和常规抽油设备。至1996年底,已进行了18口井的矿场试验,试验的油藏范围很广,所用抽油泵包括电潜泵、螺杆泵和柱塞泵,井下结构多样多样,在最初的应用电潜泵的典型井中,产  相似文献   

9.
三作用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作用泵系统(TAPS)利用重力分异原理将井筒内产出液中的油水分离,并将富油液举升至地面,富水液注入注水层段,达到降低产出液含水率和采油成本、提高原油产量、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对三作用泵和普通双作用泵最大注水压力的比较得出,三作用泵系统可以得到更高的注入压力,使有杆泵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到注入层压力较高或渗透率较低的井.  相似文献   

10.
井下油水分离采油技术是一项新型技术 ,它可以解决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 ,油井采出量高、分离工作量大的问题 ,解决因注水带来的巨大投资和能量损耗 ,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研究的井下油水分离采油工艺技术 ,通过室内实验 ,初步摸清了油水分离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现场试验表明 ,整套技术在适当条件下具有明显降水、增油、降耗的作用。虽然技术上还有难点 ,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能使高含水原油在井下直接分离 ,分离出的水可直接注入另一注水层或废弃油层 ,分离后含少量水的原油被举升至地面。这种系统可节约举升混合液和大量注水的能量 ,减少污水的处理量 ,降低生产成本 ,延长油井生产周期 ,提高采收率。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并以某油区的生产数据为例 ,对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 ,其中包括水力旋流器结构尺寸的选定 ,电潜泵的设计计算 ,以及配套电动机的选型。分析与计算表明 ,各参数选取合适 ,所采用的水力旋流器能满足处理性能要求 ,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选井条件苛刻,系统设计复杂,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很大限制。针对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在分析各子系统流动规律以及子系统间协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节点分析方法,建立了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设计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旋流分离器起到分配能量的作用,是系统协调工作的核心,同时地层产液量、注水启动压力、吸水指数对设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该模型的建立为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用水力旋流器处理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现场试验情况,比较了固液分离旋流器与油水分离旋流器的异同,分析了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成因及温度、分流比、添加破乳剂等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现场试验表明:(1)用水力旋流器分离油水中间层乳化液是可行的;(2)选取分流比的数值稍大于乳化液含油浓度可得到较高的分离效率;(3)对乳化液加温时温度控制在50℃~60℃较为经济;(4)在乳化液进入放流器前加入100ppm破乳剂,经旋流器处理再沉降后,最终可将原油含水降至5%以下。  相似文献   

14.
旋流式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是实现高含水油田经济稳定开发的有效措施,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了旋流分离、重力沉降等多种井下油水分离方式,发展出与之配套的离心泵、螺杆泵、有杆泵等动力系统和封隔系统。但同时也在技术稳定性、可靠性上存在诸多问题,使用范围受到介质参数、工艺特点、油藏数据等多方面的影响,技术推广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将向着高效、稳定、小型化、低成本、智能化方向发展:研制轴向导流入口水力旋流器,适应139.7 mm (5-1/2″)套管井的应用;开展三次曲线和內锥水力旋流器、多级串联水力旋流器等分离装置研究和应用,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开发模块化水力旋流器技术,降低制造成本;研究同井注采系统优化配套技术,提高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水平;提高技术适应性,通过区块应用,实现工程技术对油藏的调节作用,达到稳油控水、节能降耗的目的,形成"井下工厂"开发新模式,引领"第四代"采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工作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油田开发后期油井生产高含水的难题,采用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同井回注系统并优化其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这种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分析各子系统的参数协调关系后,以油井最大产量为目标,建立了该生产系统的设计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设计。研究设计结果表明,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优化设计较为复杂,其中旋流分离器是系统协调工作的核心;设计结果按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的依次排序为产液量、注水启动压力、吸水指数、含水质量分数和分流比。  相似文献   

16.
井下离心旋流式高效油气分离器性能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有井下油气分离器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高油气比油井的生产需要,为了解决高含气井中井下多相混抽泵或电潜泵的使用与效率低等问题,开展了井下离心旋流式高效油气分离器的研究。该分离器采用2级串联结构,以水力旋流器为第1级;以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造的离心旋转式分离器为第2级。通过试制样机的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新设计的井下离心旋流式高效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总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其对含气体积分数的适应范围由原分离器的0~36%提高到0~50%,能够满足较高含气井井下油气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含水率断块油田同井井下采油注水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面对采出水量增加、处理工作难度大,以及一些边缘断块油田因无法注水而面临减产的矛盾,同井井下采油注水技术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手段。井下旋流分离器是同井井下采油注水的关键设备,文中重点论述了双锥旋流器的圆柱段、大锥段、小锥段和尾管段等4部分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设备进行分离效果的物理模拟实验,通过旋流分离器处理效果、D80型旋流管溢流芯管的选择及最佳处理量3项实验,验证了该技术能够满足现场需要。经过配套完善后,在XZ1-20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在地层产液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井井下采油注水生产后,地面产油量基本保持不变,地面产水量下降了67%,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重力式井下油水分离确定分流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井下油水分离同井回注技术,根据水力学相似原理,在几项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开展了油水分离室内管流模型实验和室内井筒模型实验,对自然重力式井下油水分离确定分流比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分离效果一定的情况下,分流比随油井产流量、含油量的增加而增大;在φ139.7 mm(5(1/2)英寸)套管和φ73 mm(2(7/8)英寸)油管的井筒环空模型中,产液量小于50 m~3/d时,分流比可小于0.7,分离效果较好,而当注入液量大于130 m~3/d时,油水几乎不能分离。  相似文献   

19.
井下水力旋流油水分离器的研制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浩玉  李增亮 《石油机械》2005,33(11):44-46
井下水力旋流油水分离器是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核心部件。在借鉴传统静态水力旋流器结构形式和前期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型井下水力旋流油水分离器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针对试制的样机,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井下水力旋流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试验数据表明,该分离器分离效果较好,能够满足井下油水分离的要求,为今后井下油水分离器的结构设计及进一步的系统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