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楔形桩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平 《施工技术》2006,35(1):37-40
对楔形桩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指出楔形桩是一种优越的桩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楔形桩的受力机理 ,指出楔形桩不同于一般桩基 ,其楔形构造改变了桩周土的天然结构状态 ,利于发挥桩土的共同作用 ,提高了其承载力。介绍并总结了现有楔形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及按其计算所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分析了楔形桩承载力与几何尺寸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3.
楔形桩的工作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楔形桩的受力机理,指出楔形桩不同于一般桩基,其楔形构造改变了桩周土的天然结构的状态,利于发挥桩土的共同作用,提高其承载力。介绍并总结了现有楔形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及按其计算所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分析了楔形桩承载力与几何尺寸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4.
楔形桩的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楔形桩具有挤土效应,因而其承载力较等截面桩显著提高。通过楔形桩受力分析建立其计算模型,考虑其挤土效应对地基土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楔形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经与楔形桩静载荷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abaqus,对砂土中水平承载的楔形单桩和群桩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了楔形角对于楔形桩水平载荷下的承载特性的影响,以及楔形桩群桩水平承载特性对于楔形角的敏感性。研究发现:与等截面直桩相比,在楔形角为1°时,楔形桩的水平承载能力要低16%;等体积的楔形桩的水平承载力要大于等截面直桩,提高大约6%。楔形角每减0.2°,楔形桩的水平承载能力就提高将近4%。随着楔形角的增大,楔形桩桩身的弯矩变化速率则增大。群桩工况下,发现在小范围内,随着楔形角的增大,群桩水平位移也不断在增大,但位移群桩效应系数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静压楔形桩挤土效应的室内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杰  刘杰  陈科良  闵长青 《工业建筑》2008,38(1):74-75,109
通过对在黏土中静力压入等截面钢桩和3根不同侧壁倾角的楔形钢桩的室内模型对比试验,对静压楔形桩及等截面桩的挤土效应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沉桩过程中地表隆起随沉桩深度变化的规律及最大隆起的位置和大小。最后对压入等截面桩与楔形桩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楔形桩是一种桩身截面尺寸沿埋深渐变的异形桩。楔形桩的承载性能优越性学界和工程界已达成共识。但是由于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至今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楔形桩设计理论。文中从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四个方面,总结分析楔形桩的研究情况。并着重对楔形桩的承载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楔形桩承载力组成中侧阻力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其承载力的提高主要是侧阻力的提高,楔形桩侧阻力提高的最根本来源是空腔扩张效应。文中的总结分析以及对楔形桩承载机理的认识,对楔形桩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楔形刚性桩同其他刚性桩一样.桩体材料可以是低强度素混凝土或其他粘结性材料。与其他桩形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9.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等截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平均沉降和平均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较夯实水泥土等截面桩复合地基的大;随侧壁倾角的增大,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轴力的衰减速率不断增大,随荷载传递深度不断减小,楔形桩的工作性状远优于等截面,且侧壁倾角越大,桩体的性状能得到较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0.
楔形与等截面静压桩沉桩贯入阻力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esic圆孔扩张理论,考虑贯入深度对扩孔压力的影响,得到了一种扩孔压力的迭代算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楔形与等截面静压桩沉桩贯入阻力的差异性,并考虑极限滑动摩阻力的影响,建立了两种桩型的静压沉桩贯入阻力计算公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楔形与等截面桩进行模型对比试验,并利用该方法对模型试验进行计算分析,试验及理论结果均表明,等截面桩沉桩贯入阻力在贯入初期上升较快,后期上升缓慢,而楔形桩整个沉桩过程贯入阻力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同时,等截面桩最终沉桩贯入阻力要比平均截面半径相等的楔形桩贯入阻力小得多,说明在相同贯入阻力前提下,采用楔形桩将能大幅度减少桩身材料,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锐 《广州建筑》2007,(2):8-10
随着无定形硅(简称a-Si)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诞生,非晶硅科技已转化为一支大规模的产业.本文将通过分析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一步介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高强混凝土当前的技术水平及研究热点,以及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情况与标准化进展。探讨了高强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从静压桩的适用范围、工作机理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静压预制桩的特点,并提出了在设计和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师磊 《国外建材科技》2010,31(2):23-24,34
该文主要介绍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史及其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卢其凯 《土工基础》1997,11(2):51-53
东风汽车公司在襄凡的轻型车厂联合厂房地基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桩-多分支盘桩获得成功,其造价比原设计的预制桩节省45%,而且工期短,施工又具有无振动、无噪声、十分方便的优点,但施工中亦出现一些问题。此外这种桩的单柱承载力计算模式仍值得探讨和在实践中验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发展,集成项目交付(IPD)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项目交付模式开始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IPD模式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定量分析IPD模式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文献内容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将IPD模式主题研究分为IPD模式相关内容研究和IPD模式扩展研究两大部分,其中IPD模式相关内容研究主要从与传统交易模式差别、IPD模式推广和应用障碍、IPD团队研究、IPD模式成本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其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找出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为我国IPD模式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的受力性能较好,在工程中应用较多,但是其理论研究却较为滞后。对该桩型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其荷载传递规律,选取桩基受力极限状态,考虑钢管作用与变截面处承载力,利用桩土位移协调关系推导了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用该方法和现行规范计算方法对鱼山大桥37号桩基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与试桩自平衡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试桩自平衡试验曲线平缓无陡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值为120 056 kN,利用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偏差过大,而本文推导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可液化粉土中单独采用挤密砂桩和采用挤密砂桩、水泥搅拌桩联合处理的检测结果的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处理可液化粉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后压浆灌注桩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解决了桩底沉淤和桩身泥皮影响灌注桩承载力的问题,使桩底、桩侧土得到了加固,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降低了桩的沉降量。本文通过对某高层住宅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设计及静载对比试验,说明了后压浆灌注桩是一种承载力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桩型,在太原市地质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