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采工作面托伪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顶是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存在的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回采时,会常常遇到。由于其稳定性差、维护困难,经常造成工作面顶板冒落,给顶板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开滦钱家营煤矿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伪顶加固和超前支护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伪板厚的问题,创造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桃山矿二采区79^#层一、二水平工作面的回采实践,针对复合顶板中厚煤层伪顶极易垮落、顶板难以管理的煤层,采取措施后可采用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开采,并能取得安全、高效、低成本、低灰分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泰源煤矿1801充填采煤工作面因开采复合伪顶引起开采范围内局部区域工作面与巷道处于不同水平而造成设备无法合理布置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降液压支架支护高度并同步增加卧底量调整工作面采高的调整方案,设计了锚网索加钢筋梯梁以及锚杆加钢筋梯梁的工作面对应顶板支护方案,并在工程实践中采用"分层留顶,逐步加大"的调整工艺顺利进行复合伪顶下开采,实测工作面顶板最大下沉量240mm,顶板无明显垮落现象,解决了泰源煤矿1801工作面调整对顶板稳定性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复合顶板托伪顶走向长壁采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复合顶板中厚煤层托伪顶走向长壁采煤法;该采煤法在桃山矿二采区79 # 层左三片工作面进行的回采实践中,取得了安全、高效、低成本、低灰分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5.
吴谦 《煤炭技术》2007,26(4):56-57
伪顶是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存在的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回采时,会常常遇到。由于其稳定性差、维护困难,经常造成工作面顶板冒落,给顶板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对平岗煤矿5#煤在托伪顶回采时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朝川矿务局一矿自1990年5月投产至1996年5月,共发生事故19起。其中:顶板事故10起,占总数的52.6%;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发生的顶板事故各占50%。顶板事故率较高。因此,搞好顶板管理尤为重要。It合顶板的基本特征朝川矿务局一矿,主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的M;煤层。与煤层接触的伪顶是黑色泥岩,厚0-0.sin,节理面充填黄铁矿薄膜;伪顶上覆一层厚约1-2.sin的泥岩,泥岩上覆一层厚0-0.sin的薄煤层,薄煤上部为2.刃m的深灰色砂质泥岩,构成二l煤层的直接顶。基本顶为一层厚4.sin的灰白色粗砂岩,并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有少…  相似文献   

7.
孙村煤矿5418断东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因上覆5217面留设了煤柱,工作面来压剧烈,震顶频繁,顶板离层,伪顶落,断层处漏顶,通过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控制住了顶板,防止了冲击地压发生,安全通过了煤柱应力集中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桃山矿二采区 79# 层一、二水平工作面的回采实践 ,针对复合顶板中厚煤层伪顶极易垮落、顶板难以管理的煤层 ,采取措施后可采用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开采 ,并能取得安全、高效、低成本、低灰分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9.
综采面托伪顶开采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表明,煤层伪顶一般为不稳定岩层。回采过程中极易下沉失稳冒落,造成支架空顶,使回采不能正常进行。通过对伪顶下沉失稳机理分析研究,提出化学注浆快速加固伪顶控制技术。经工业性试验,围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研究能快速加固伪顶,增强稳定性,使伪顶在移架空顶期间而不失稳冒落,以满足综采面快速推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永祥 《煤》2008,17(8)
针对桃山煤矿二采区的复合顶板中厚煤层伪顶极易垮落、顶板难以管理的情况,采用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开采,取得安全、高效、低成本、低灰分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集煤矿9365工作面受沉积影响,煤层变薄,伪顶发育,厚0.30~6.00/1.48 m。大面外切眼抬高运输巷向下伪顶厚1.20~5.80 m,平均3 m左右,不仅影响煤炭质量,而且对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影响较大。该矿从外切眼开始对伪顶采取超前打锚杆、注浆等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实施逮伪顶回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煤炭质量,经济效益显著,也为今后在地质复杂地区极其破碎顶板条件下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对复合顶板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的顶板活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顶板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平 《煤》2009,18(4)
在托伪开采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控制工作面长度,工作面的俯伪斜布置进行回采,缩小控顶距,加大支护密度,严格控制开帮长度,减少顶板暴露面积,及时支护、减少顶板暴露时间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倾斜煤层长壁回采工作面在不同的收尾放顶方式顶板的受力情况,建立顶板初次放顶垮落上行放顶和下行放顶的力学模型,并根据此力学模型应用力学理论分析了顶板在两种不同收尾放顶方式的破坏机理,通过对放顶顶板的受力变化及破坏性质的比较,得出下行放顶与上行放顶相比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某矿113105工作面侧向切顶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切顶后煤柱顶板应力分布及位移演化规律。基于弹性力学建立切顶后煤柱顶板力学模型,运用差分法推导出切顶后煤柱顶板的应力与位移表达式。运用FLAC3D和3DEC软件模拟切顶前后煤柱顶板应力分布及位移演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切顶后煤柱顶板应力减小了18.2 MPa,顶板下沉位移为9 cm,卸压率达26%~40%。现场监测表明,煤柱上方顶板应力分布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距离工作面20~30 m处应力达到最大且保持一段应力集中,随后应力降低,在距离工作面65~70 m后应力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托伪顶开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西矿业集团东山煤矿现有地质储量2.0亿t,可采储量1.0亿t,其中薄煤层储量占总储量的67%,进行薄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势在必行。为此,在6B薄煤层且托伪顶开采上进行了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薄煤层开采和托伪顶开采的顶板管理方法,填补了托复合软顶回采的空白,为今后实现薄煤层安全高效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顶板的垮落倾角与水力钻孔角度对切顶卸压作用的力学机制,根据“砌体梁”关键块理论对切顶破断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提出了基于关键块结构的“砌体梁”径向力模型与轴向力模型并进行了理论解析。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角度下水力切顶钻孔的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切落顶板所受径向力会随垮落倾角的增加而上升,导致切顶后难以充分卸压。切落顶板所受轴向力随倾角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致使顶板更容易发生垮落。当水力切顶的角度小于45°时,垂直地应力对钻孔中部的压缩作用明显,对水力压裂起抑制作用。当切顶钻孔角度大于60°时,钻孔整体承受拉应力,有利于水力裂缝的扩展。  相似文献   

18.
简易支架放顶煤支围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简易支架放项煤采场顶板结构与支架围岩关系的特点,提出了放顶采场的顶板模型和支架围岩关系,分析了简易支架放顶煤采场常见的四种顶板事故,提出了用好简易支架和防治顶板事故的四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综放工作面采出煤层厚度大,上覆岩层活动空间大,易发生顶板事故。为理解综放工作面顶板灾害发生机制,统计分析了部分煤矿综放工作面顶板灾害案例,按顶板条件及灾害特征将综放工作面顶板灾害分为松软顶板大面积切顶压架和坚硬顶板大面积垮落及压架2类。分别以崔木煤矿和曹家滩煤矿综放工作面为例,分析了2类顶板灾害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顶板灾害发生机制:松软顶板工作面顶板胶结性弱,支架实际刚度不足致使顶板在煤壁处断裂,破断后易失稳,同时支架支护强度不足,最终导致切顶压架灾害;坚硬顶板工作面顶板整体性好,不易破断,悬顶到一定极限突然破断,对支架造成冲击,若断裂线在煤壁处则极易导致工作面切顶压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2类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措施:对于松软顶板综放工作面采取合理提高支架刚度、支护效率以及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强预警等手段预防大面积切顶压架灾害;对于坚硬顶板工作面除加强支架管理、合理开采设计等,还需从顶板改性入手,如采用井下区域水力压裂技术弱化顶板,防治顶板大面积垮落和压架灾害。  相似文献   

20.
雷承胜 《煤》2023,(7):100-102
文章针对31102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顶板漏顶问题,在对漏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漏顶控制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应用。构建的漏顶控制技术方案以提高断层影响区岩体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为核心,现场应用后,31102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顶板始终保持稳定,为采面安全高效回采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