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反映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应用型高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分析当前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与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关键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和产学研合作形式,并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实际,阐明了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模式及关键实施途径,探索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南昌水专学报》2016,(5):106-109
职业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也是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显著区别。当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教师队伍结构较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学生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未来应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改进学生评价方式,以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双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使双导师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探讨土建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从生源选拔、培养方案优化、师资优化、完善奖助贷体系等方面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式.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依托大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从设置到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是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一大批高质量的合格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做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企业建立培养基地,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是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结合,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最有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瓶颈.西南石油大学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为依托,立足于行业的特点,通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创新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届本科毕业生将日益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体。高昂的学费是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瓶颈,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资助体系,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当前,应该充分发挥资助体系中助学贷款的积极作用,吸引大量的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适应实际需求,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市政工程方向为例,分析了市政工程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特色不鲜明、双导师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不足等问题;阐述了市政工程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培养方式的改革依据;提出了市政工程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考核方式、丰富学位论文形式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结合浙江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针对生源、教学培养、导师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院接国务院学位办[1999]69号文件《关于批准部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和做好2000年工程硕士招生工作的通知》,我院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这将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办学形式,促进学院上台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工作并行使授予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它与工学硕士学位是同一层次的两种类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  相似文献   

12.
国家从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鼓励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调查南京邮电大学第一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落实情况,分析了目前"双导师制"落实所面临的困难,从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度的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对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有益补充 ,适应了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本文结合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并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旨在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推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专业课程学习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巩固研究生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及提升其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大有裨益。通过研究生教学总结及实地调研等,文章概述了建筑类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暖通空调方向)为例,从专业课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评价标准调整、实践化教学方法应用、专业素质提升等方面,研究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5.
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工科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立了学科比较齐全、结构与布局比较合理的培养体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科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些研究生绝大部分被充实到了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对提高工科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学历层次,缓解人才断层的矛盾,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主要定位在为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人才,较少考虑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而呈现…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构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例,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新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学生、国家与社会行业等不同维度的多元化、多样性需求;从课程体系的基础知识、专业通识基础、分方向模块、实践环节和论文环节构成,以及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中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满足社会对于实践型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职业性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显著特点,其价值评价也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测量标准难以把握.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专业学位价值评价模型,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成效提供分析工具,并从教育质量观、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2月11日上午10点40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专家组在长安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实地考察意见反馈会。专家组组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吴淦国教授,专家组成员、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朱洪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柱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姚淑珍教授、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秘书王晟,我校党委书记董小龙、校长卢建军、副校长于孟晨、苏华及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崔智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探索立德树人背景下文化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文中深入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重庆科技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对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是紧紧围绕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建立的,内容包括对招生、教学过程、能力培养、论文(设计)等的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把握指导性、客观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权威性等特点,处理好统一标准与不同要求之间、管理主体与培养主体之间、评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凸显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