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中国竹资源体量虽为全球之最,但其产业附加值尚未达到全球先进水平.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竹材产业发展尚处于OEM的阶段.如何推动中国竹编家居产业向OBM发展,是当前设计介入竹编产业所急需探讨的问题.以设计介入为突破口,从微观视角入手,运用数字化技术,对竹编编织技法进行参数化研究,提出数字化下的竹编产品设计新思路,结合社会创新的工作方法提出适用于当地竹编产业的发展体系.方法 通过传统竹编编织技艺的数字化转化,结合在地资源,进行竹编产品的设计研究,通过开放式的创新方法,将设计、生产、社会认可进行有机的结合.结论 竹编作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活态化是保护过程中急需探讨的问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当代竹编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开放创新设计对竹编进行数字化设计研究,为竹编技艺在当代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进行实践论证.  相似文献   

2.
竹编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两种形式,在2008年,竹编艺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足以证明竹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体会,对竹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竹编在当代灯具设计中的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斌 《包装工程》2022,43(14):279-286
目的 为传统竹编在当代灯具设计中的活化传承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思维方法。方法 分析传统竹编日渐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为其新生之路提供借鉴。在发掘传统竹编的材性、材质以及工艺美学等潜能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从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2个角度着手探寻传统竹编的脱困途径,分析竹编材质特性与灯具产品功能特征的协调性。从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传统基因与时尚潮流、多元材质结合3个角度,探索竹编在当代灯具设计中的设计思路。结论 传统竹编的新生必须在产品类型、生产工艺、设计思路等方面与时代发展的脉络相结合。灯具是竹编实现新生的理想载体,竹编的材质优势、工艺美学以及文化渊源是当代竹编灯具设计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深入挖掘四川青神竹编的艺术特色,并将青神竹编元素运用到现代景观廊架设计中。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四川青神竹编材质、色彩、造型、编织方法 4个维度进行解析,提取四川青神竹编特有的艺术特色,采取设计事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事”作为思考和研究的起点。通过设计符号学对四川青神竹编详细梳理,最后设计出具有青神竹编特色的景观廊架,进而促进四川青神竹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竹编工艺历史久远,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为了方便储存食物,便就地取材,使用竹子的枝条编成各种日用工具,竹编产品渐渐成了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物品。从竹编工艺产品一直延续至今,部分产品已经消失,但是全部的竹编工艺产品都包含着人们生活的智慧和创造的价值,对于现在来说依然值得参考借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竹编工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少,已经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所以,如何让竹编在现代能得以发展,如何获得新生,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客家人独特的迁徙历史和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客家竹编。客家竹编是物质生活的基础,凝聚着客家人辛勤劳作的智慧。文章从客家竹编器物、客家竹编工艺的选材与加工工艺、编织工艺角度去深入分析客家竹编工艺中蕴藏的缘由和造物思想,以期更好地发展客家竹编工艺及设计思想,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初次体验竹编的年轻消费者设计竹编体验,促进竹编工艺的活态传承,推动竹编文创由设计产品向设计体验的模式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构建用户体验地图,从全局视角探究用户体验过程,根据用户行为和用户满意度,分析用户与竹编体验的接触点,定位并描述体验过程中的痛点、寻找机会点和罗列用户需求,总结竹编体验的设计诉求。结论用户体验地图是归纳设计诉求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目标用户各个阶段的竹编体验情况,辅助设计决策,提供设计诉求要点。例如体验时长不超过三个小时,竹编工艺种类为2~3种,竹篾色彩为天然本色,以基础纹样为主,满足网络社交需要等。以餐桌果盘竹编体验设计为例,验证用户体验地图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而为竹编工艺创造性的转化和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现代竹编生活器具的创新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宛萤  张福昌 《包装工程》2015,36(24):137-140
目的 探究现代竹编生活器具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以竹编生活器具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衍变为启示, 分析了竹编工艺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方式, 论述了现代竹编生活器具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对其进行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结论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以现代生活美学为导向、 以功能为核心的创新设计原则, 主张从功能创新、 形式创新、 工艺创新3个方面来设计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大众审美的竹编生活器具。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使竹编生活器具重新融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王亚明  吴平 《包装工程》2020,41(20):24-29
目的 论证文创产品设计对促进造物文化传承的潜在作用,寻找以促进造物文化传承为目的的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着力点。方法 运用分析和推理指出传统造物文化的价值,工艺传承对造物文化传承的意义以及文创产品设计对工艺传承的潜在作用。以竹编文化传承为例,依据文创产品的定义和特点提出竹编文创产品设计的关键点,并结合竹编产品的特点,围绕关键点展开讨论。结论 融合传统工艺的文创产品设计可促进造物文化的传承;其设计需要重点关注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要注意与现代市场发展接轨,重视用户体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文莉  邹倩 《包装工程》2018,39(18):203-208
目的解决当下传统竹编行业中手工艺人与订购客户之间的设计沟通障碍。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考察南通如皋地区的竹器厂经营设计现状,对竹器生产厂家与销售商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沟通障碍进行分析,在考察虚拟现实(VR)技术相关应用的基础上,建立竹编产品资源库,并运用基于web和Unity 3D开发引擎的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在线沟通平台,以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沟通障碍。结论基于VR技术构建的竹编产品展示定制平台可以有效辅助生产厂家与订购客户进行设计沟通,为VR技术应用在传统手工艺产品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