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豆乳风味是由多种组分构成的复杂而不稳定的平衡体系,近年来随着豆乳健康价值的提升而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豆乳风味成分主要是通过酶促反应、非酶促反应等形成的醛醇酮类挥发性小分子物质,生成后又会与大豆蛋白作用,从而形成豆乳的整体风味。大豆脂肪氧化酶是影响豆乳风味的主要因素,其活性受到温度、pH、无机盐、有机电解质等影响。目前,国外改善豆乳风味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去除或钝化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方面,包括品种选育、热处理法和化学法,近年来还应用了一些现代非热处理技术,这些方法显著降低了豆乳风味,较为符合西方消费者的饮食习惯。相比之下,东亚地区的消费者偏爱风味丰富的大豆产品,因而研究侧重点应在部分钝化大豆脂肪氧化酶而使风味充分呈现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酸豆乳存在的重要感官缺陷,判断不同菌种发酵风味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与酸豆乳风味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实验设计合理、数据信息完整的文献,共提取了27种发酵菌种制得的酸豆乳风味物质测定数据,将其进行统计并标准化处理,根据各风味物质出现频率筛选出酸豆乳风味体系中主要的风味物质,结合阈值和含量计算香气活度值(odoractivityvalue,OAV)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值,确定对酸豆乳风味起主要贡献的物质。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菌种发酵豆乳的风味进行PCA主成分分析。结果对酸豆乳风味起主要贡献的物质有2,3-丁二酮、2,3-戊二酮、1-辛烯-3-酮、3-羟基-2-丁酮、乙醛、正己醛、2-辛烯醛、2,4-癸二烯醛、戊醛、己醇、1-庚醇、1-辛烯-3-醇、2-戊基呋喃。结论 27种菌种在4类风味物质(强豆腥味物质、奶香味物质、非豆腥味物质、弱豆腥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米是全球的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大米香气是大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所呈现的整体香气和人类感官感知的综合结果, 也是大米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消费者对大米的可接受程度的主要因素。对近15年稻米风味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大米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大米风味的影响因素、对大米挥发性风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为大米挥发性风味研究技术的提升和大米行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风味物质是影响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葡萄酒中的风味物质主要受葡萄品种、成熟度、环境条件、酵母选择等因素的影响,风味物质的种类、含量、气味特性决定葡萄酒的风格和典型性。本文为更好地了解葡萄酒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葡萄酒风味物质的种类、含量、作用、研究热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综述,提出葡萄酒风味物质研究方向的展望,并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烟熏肉制品具有独特的烟熏风味。烟熏风味主要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含量和气味特性决定,受烟熏材料、烟熏设备和烟熏工艺等因素影响。本文阐述了烟熏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形成途径与影响因素,丰富了肉制品烟熏风味的形成机制,并就目前烟熏肉制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如风味缺失(特征风味物质的减少)等进行分析,以期为肉制品烟熏风味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达奶酪起源于荷兰,历史悠久,因其具有优异的风味和独特的外观而备受大众喜爱,在我国市场空间广阔且发展潜力巨大。该文综述高达奶酪的风味、外观及质构特征,罗列高达奶酪中的酮类、酸类、醛类、酯类等特征风味物质并阐述这些物质的形成机理,梳理高达奶酪风味形成的影响因素,如原料乳、硝酸盐和氯化钙、发酵剂及辅助发酵剂、涂层和成熟过程。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奶酪的消费现状对未来高达奶酪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开发适合国人口味的高达奶酪,扩大高达奶酪的国内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实验室保藏的发酵豆乳感官特性具有差异的5株嗜热链球菌为对象,研究了乳酸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酶活和乳酸脱氢酶等关键酶的酶活性、发酵豆乳特性和挥发性风味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发酵豆乳感官评价与乳酸菌的α-乙酰乳酸脱羧酶和α-半乳糖苷酶呈现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与风味成分2,3-丁二酮、2-庚酮和2-壬酮呈显著正相关,与正己醇、2,4-癸二烯醛和2-戊基呋喃呈显著负相关;发酵豆乳酸度值与乳酸菌的β-半乳糖苷酶和乳酸脱氢酶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纯大豆发酵豆乳的风味物质与微观结构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纯大豆发酵豆乳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风味物质与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索。经过色、质谱联用仪分析检索出纯大豆发酵豆乳中风味物质相对百分含量在0.5以上的主要成分与相对百分含量,并经过扫描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品发酵中产物与成品的微观结构分别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发酵酸豆乳脱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大豆豆乳制作发酵酸豆乳的研究,在国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生产工艺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较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豆乳的脱腥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发酵酸豆乳的口感与风味,使消费者不易接受。本实验以大豆为基本原料,探讨了影响发酵酸豆乳脱腥的各种因素:大豆浸泡条件、大豆热处理条件、菌种的种类与接种量、豆乳浓度、产酸量、添加物如牛奶、糖等。结论表明:大豆采用微波热处理,经过0.1%总浓度的食盐与碳酸钾10h的浸泡,100%,20分钟的热处理,添加60%的牛奶或6.5%的全脂奶粉,制作的发酵酸豆乳脱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Lv YC  Song HL  Li X  Wu L  Guo ST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1,76(1):S20-S25
A total of 8 beany odor-active compounds and 4 non-beany aroma-active compounds of traditional soymilk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ynamic headspace dilution analysis (DHDA) and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 (GC-O-MS). To eliminate the beany flavors, soymilk was processed with hot water blanching and grinding for 2, 4, 6, 8, and 10 min with a temperature between 80 and 100 °C. A total of 5 beany odor-active compounds and 3 non-beany aroma-active compounds of this soymilk were analyzed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As a result, lipoxygenase (LOX) activity gradually decreased by hot water treatment with time, and with the decrease of Lox activity, the 5 beany odor-active compounds and 3 non-beany aroma-active compound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However, the reduction in non-beany flavor compounds was smaller than for beany odor compounds. Therefore, a balance between beany and non-beany flavors can be reached in soymilk. When the soaked soybeans were blanched and ground with hot water for 2 to 6 min, the LOX activity was between 38% and 57% of the beginning activity. For these processing times, the non-beany compounds could be largely maintained. The ratio of the total peak area of the 3 non-beany aroma compounds and 5 beany flavor compounds was between 0.07 and 0.12, and the sensory scores of the aroma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ff-flavors. Practical Application: Beany flavors in soymilk could be reduced with hot water blanching and grinding at temperature above 80 °C. However, the treatment of hot water blanching affected the non-beany aromas of soymilk. A suitable blanching and grinding time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a balance of soymilk flavors.  相似文献   

13.
豆浆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预防心脏病、癌症、骨质疏松症等良好保健功能的植物蛋白饮料。然而其所含有的豆腥味严重影响了整体风味,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其喜爱程度并限制了相关产品推广。该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醛、醇、呋喃、酮等与豆浆豆腥味相关的挥发性化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形成的酶促和非酶促反应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影响豆浆豆腥味形成的因素包括大豆品种、生长环境、制浆工艺和储藏条件。同时对目前已有的一系列有助于消除豆腥味的方法如开发无脂肪氧合酶系大豆、增加大豆预处理工序、改进制浆工艺等进行了总结;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归纳与展望,为开发适合消费者偏好、无豆腥味豆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酒大曲是以小麦、大麦和(或)豌豆为主要原料、经人工制曲而成,是白酒酿造所需的糖化发酵剂和生香剂。 其原料的分解 产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构成了白酒的风味物质。研究大曲风味物质对研究酒香、改善基酒质量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 介绍了大曲的制作工艺及分类,总结了大曲风味物质研究现状,包括前处理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和已检测的风味物质,以期为今后研 究大曲风味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自然空气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静水解冻、微波解冻和超声波解冻对早熟蟹蟹肉理化性质及挥収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冷冻早熟蟹蟹肉为原料,通过分析解冻时间、保水性、挥収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和挥収性风味物质指标,考察5种不同解冻斱式对蟹肉理化性质及挥収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不同解冻斱式对冷冻蟹肉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自然空气解冻和静水解冻后,蟹肉的蛋白质降解和脂肪氧化程度较高,鲜度降低。微波解冻和超声波解冻虽然解冻时间短,但解冻后的蟹肉保水性降低,对风味影响较大。与其他解冻斱式相比,冰箱冷藏室解冻后蟹肉的保水性最强,蛋白质降解和脂肪氧化程度较低,对蟹肉风味的保持最好,且检测出的挥収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同解冻前蟹肉相似度最高。结论冰箱冷藏室解冻是冷冻早熟蟹蟹肉最适宜的解冻斱式。本研究数据为今后开展冷冻早熟蟹肉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平  翟刚  陈功  黄湛  李峰  谢彪 《中国酿造》2015,34(1):27
以三种一级传统郫县豆瓣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豆瓣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再通过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及香气活性值法(OAV值)对郫县豆瓣中的特征香气物质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在三种郫县豆瓣中共检测出11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糠醛、异戊醛、3-甲硫基丙醛、芳樟醇、苯乙醇、4-乙基-2-甲氧基苯酚、十六酸乙酯对郫县豆瓣的贡献最大(OAV值>1),初步确定此七种香气化合物为一级传统郫县豆瓣中的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7.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抑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文章简要综述了各类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抑菌机理、抑菌能力等最新研究进展,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果醋风味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醋作为一种新型饮品和调味品,经济效益日益突显,市场前景广阔。果醋风味是评价果醋品质的重要指标,其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和组成是影响其风味品质的核心因素。该文对果醋中主要风味物质成分和分析方法以及国内外果醋风味改良的工艺进行了阐述,指出发酵原料、发酵菌种、发酵方法、澄清和陈酿是影响果醋风味的主要因素,提出风味改良的一些重要措施,比如水果要新鲜成熟、利用生香酵母、混菌发酵、固定化发酵以及樱桃木桶陈酿等,以期对今后开发优质果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乳酸菌配比、总固形物浓度等对大豆酸奶形成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其生产工艺条件。本研究中的大豆酸奶生产是对大豆浸泡、磨浆和细滤后与奶粉等混合,接种S-嗜热乳链球菌和L-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获得了良好风味的产品。研究表明,添加酪朊酸钠和水解酪朊蛋白有利于促进乳酸菌生长,并添加水溶性香精可以改进大豆酸奶的香型缺陷,还进行了普通商业酸奶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