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世强 《兵工科技》2003,(2M):77-80
如同美制飞机与苏制飞机风格迥异-样,美制航母与苏制航母也差别很大。翻开现代武器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美国搞出了原子弹,苏联也紧接着搞出,美国发展出了核潜艇,苏联也不甘落后。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美国拥有的武器苏联也都会去拥有,而更使人称奇的是许多武器都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如美国有M系列坦克,苏联则有T系列坦克,美国有M—16步枪系列,苏联就有AK-47步枪枪族,作战飞机则更具特色,F-86对米格-15,F-100对米格-19,F-4对米格-21,F-16和F-15对米格-29和苏-27。但是在航母的发展上美苏就缺乏那种一一对应的现象。和在发展航母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美国相比,苏联的航母不但发展得很晚、很慢,而且在设计风格上与美国的同类有着显著的不同,并且在航母的使用和注重的程度上也相差很大。究其原因,影响的因素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2.
正航空母舰作为海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已成为一个国家军事、工业、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但其巨额的开支也令一些国家难以接受。冷战结束后,由于来自苏联的威胁减小,北约国家海军持续紧缩预算,开始裁减海军力量。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也由于国力渐衰,无法承担巨额的军费开支,多艘航母早早退役。大量退役航母的处理问题一直在困扰各国,特别是头号航母大国、退役航母数量居全球之最的美国。而退役美国航母的最终命运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母战斗群实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翔宇 《兵器知识》2010,(10):54-56
虽然美国人整天叫喊其它国家的反舰实力正在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但更多的是对国会要钱的一种伎俩,或者是对未来威胁的一种前瞻式预测。而从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装备实际变化情况看,主要是增强打击能力和海上反导能力,并且还推出了"航母打击群"的新名称。  相似文献   

4.
正核动力航空母舰无疑是强国的标志,昔日超级大国苏联,为了拥有这一武器曾作出了无数的努力。今天的俄罗斯,为了证实自己也是世界级的强国,还在不断地为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而作出各种规划。了解苏联核航母发展史,将有助于了解苏联以及今天俄罗斯对核航母的发展态度与整个发展经过,对我们有着非比寻常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2日,俄罗斯媒体率先爆出一条令世界意想不到的新闻:美国海军打算炸沉以美国国家名字命名的“美国”号航母,为研究航母的抗攻击能力提供相关的数据。随着潜艇、反舰巡航导弹、制导鱼雷等反航母武器技术性能不断提升,航母防御能力较差的弱点日益暴露,航母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美国海军率先将航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是美国海军退役军官撰写的一篇文章,通过1982年美国两个航母编队进行的一次演习,对航母编队如何隐蔽自己进行了阐述。在该演习中,美国两个航母编队成功地在苏联毫不察觉的情况下通过了库页岛附近,并对苏联的战略核潜艇基地进行了模拟进攻。苏联后来感觉到了一个美国航母编队的存在,在苏联各军兵种联合搜索的情况下,仍有一个航母编队成功地隐蔽了自己。原作者为安迪·皮可(Andy Pico),美国海军退役军官。1978—1981年间任海军飞行教官,1981—1983年在"中途  相似文献   

7.
正当苏联军方和政治局为了1160/A型航母讨价还价、争论不休的时候,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居然破天荒地同意了1153型工程,这是7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很显然,苏联军方提交了新的航母方案,来自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压力成为最好的借口。北方设计局从1973年正式开始设计1153型核动力航母,  相似文献   

8.
汤志成 《兵器知识》2010,(10):51-53
提起反舰弹道导弹,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网上盛传的DF-21C或DF-21D,认为正是DF-21C/D开了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概念之先。其实早在1969年,苏联就制成了远程(射程185~1100千米)弹道式反舰导弹SS-N-13,用于攻击航母及其它大型水面舰艇。1973年,苏联对SS-N-13导弹重新进行  相似文献   

9.
对抗航母——巡航导弹优于弹道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反航母战斗群主战装备的两种方案,对巡航/飞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弹道导弹的反航母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巡航/飞航导弹仍是反航母战斗群的主战装备,必须从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和国情出发,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巡航/飞航导弹的跨越性发展;同时,反航母战斗群作战需要巡航/飞航导弹主战装备与精确制导弹道导弹等其它弹种的合理配置,共同构建反航母战斗群的多层次、优配置的立体进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目前反航母作战面临的巨大困难,非航母编队对海域的指挥控制范围偏小、作用能力有限,通过数据对比、理论分析得出无人机超防区反航母作战优势,提出反航母侦察打击一体化系统,设计了基于反航母的小型反辐射与封锁弹药的配置方案,为攻击无人机后期弹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航母杀手--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反舰导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崔峰  徐文 《飞航导弹》2004,(5):4-10
冷战要求前苏联与美国在公海进行较量。但前苏联没有这种能力,因此冷战时,他们不得不寻求回避美国在海上占统治地位的问题。答案是潜艇和导弹。由于航母战斗群是美国海军力量的象征,因此,装备导弹的潜艇就成为了前苏联海军力量的象征。现今俄罗斯继续沿着这条路子走,希望重铸其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12.
“尼米兹”级航母抗毁伤能力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岭 《鱼雷技术》2002,10(3):8-13
分析了美国“尼米兹”级航线基本结构特点,根据二战期间航母毁伤战例统计的分析,结合现代航母结构和装甲抗爆能力以及现代鱼雷和导弹等武器的实际爆炸威力,经估算给出了使现代航母毁伤所需鱼雷和导弹数量,本文的结果对于分析打击航母的作战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反航母,改装一批巡航导弹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联国家领导人认为对苏联的最大威胁是来自荚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强大海上登陆作战兵力,为了在未来的战争中与美国及其两方盟国进行对抗,苏联在二战之后的1945~1946年曾经制定了一项鹿大的以抗登陆为核心的海军二十年发展规划,这项规划除了规定要建造大埴的水面舰艇之外,还打算建造1200艘潜艇。  相似文献   

14.
反航母"撒手锏"导弹的需求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未来反航母作战对“撒手锏”导弹的迫切需要出发,通过对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弹道导弹的反航母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之后提出反航母作战应优先发展精确制导弹道导弹的观点,并浅析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二战时期,航母的装甲防护侧重方向首先就是"水平防护",应对的就是敌方航空兵的空中垂直攻击。这时期舰载机对航母的主要攻击方式是俯冲轰炸,舰载机在航母上空俯冲投弹,炸弹借助俯冲的动能对飞行甲板进行动能穿甲和爆破杀伤。到了二战末期,美英海军的航母还要面对日本"神风"特攻队俯冲撞击的自杀式攻击。而航母上的机库和飞行甲板就是航母战斗力的直接体现,所以航母的"水平防护"就是针对机库和飞行甲板的防护,直接体现就是增加两者防护装甲的厚度。在敌方航空兵的威胁下,强化的飞行甲板可将空袭弹药的爆炸阻止在飞行甲板之上,保护了下面的航母机库,将危害降到最  相似文献   

16.
冷战时期,美国的国防预算主要是针对前苏联,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军事上的威胁已经不存在。“9.11”事件之后的国防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把反恐作为国防预算优先考虑的因素,同时兼顾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一直对美政府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高性能、高价格的武器装备持有异议。2005 年美国政府不顾反对,公布了海军2006年度、2007年度财政预算。06年度预算案中  相似文献   

17.
美军航母战斗群反舰作战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航母战斗群基本编成及其反舰作战兵力兵器 ,重点对美航母战斗群的反舰作战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航母试航     
张媛 《兵器知识》2011,(8):59-62
<正>试验与试航是确保航母交付后安全使用和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重要环节。由于航母自身的复杂性,国外海军对试验试航工作均十分重视。美国航母试验试航美国航母从建造完成到交付海军的测试活动应主要包括系留航行、建造商测试和海军验收测试等。系留航行系留航行是在即将开始首次海上测试之前,由海军人员组织、对航母舰员进行的码头适应性训练,其目的是尽可能真实地模拟海上作业的实际情况,使船员熟悉各种设备并检查机械运转情况,从人员角度具备开始海上试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航母编队是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主要支撑力量,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其重要的安全保障。介绍了航母编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组成和作战流程,并对作战能力及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时下,“航母”已成为美国耀武扬威的最主要工具,每当各地发生危机,美国总统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人们往往根据美军航母出现的数量来判断危机的严重程度。2004年6月5日~8月25日,美军又拉开了一场全球大演习——“夏季脉动04”,据说有七个航母战斗群参加了演习,这足以表明,美军对这场演习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