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嘉怡 《包装工程》2017,38(2):239-242
目的研究移动终端界面设计创新趋势。方法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在移动终端界面设计中,对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广泛影响,提出移动终端用户整合化、情感化、个性化的新需求。结论大数据时代的移动终端界面设计需具备创新的设计特征,包括简洁、有效的视觉呈现,自由、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定制体验,只有运用以上特征才能满足设计的创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用户的认知心理和使用习惯出发,归纳总结移动终端界面设计的基本标准,并就如何实现诸标准之间的有机协调,提出了几项流程化设计原则,从而有效提高移动终端界面设计产品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
刘秀珍  丁建朋 《包装工程》2017,38(22):135-140
目的从可用性的视角出发,研究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的启示性。方法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基于移动端的使用特性,从认知准确、结果预知、行为契合3个方面对智能手机APP界面的启示性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践设计以验证。结论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过程中,遵循个体的认知习惯、把握启示性的应用特性以有效降低用户认知压力,在提升产品易用性的同时不断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情感化体验。  相似文献   

4.
李峻  朱琰翎 《包装工程》2018,39(12):32-37
目的研究游戏虚拟物品交易APP的界面设计。方法从研究游戏虚拟物品交易APP的特点出发,采用用户访谈法和实际案例研究法等,获取用户的需求习惯特点,分析现有游戏虚拟物品交易APP的优缺点,探索游戏虚拟物品交易APP界面创新设计方法。结论游戏虚拟物品交易界面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在界面设计中要注意界面设计的合理化、平台形象设计的生动化、视觉安全的重视化3个方面,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优化用户体验,同时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支锦亦  杜洋  冯纾 《包装工程》2020,41(10):62-70
目的在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用户为中心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IVIS)设计正在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界面设计需要考虑与用户视觉搜索、视知觉及其认知有关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设计人员通过优化用户界面以达到更为友好的用户体验。方法进行文献搜集和整理,分析驾驶界面布局和图文设计的研究现状,从界面布局、元素编码对司机的视知觉与认知影响研究入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结论分析界面设计对用户客观辨识效率和主观偏好的影响,探讨了驾驶显示界面图文编码与布局类型、界面信息对司机视认知的影响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李姗 《包装与设计》2022,(6):140-14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在使用基础平台软件时,不仅追求功能的完善,更注重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拥有良好的体验感。本文从基础平台软件用户体验设计的五个层面出发,探讨了制定界面视觉设计规范的必要性以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期为视觉界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在扁平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  李航 《包装工程》2019,40(8):72-75
目的扁平化设计是当前移动端与PC端UI的主流视觉风格与设计理念。在保证设计风格的同时,扁平化设计更加强调用户使用产品的交互性与易用性。本文结合用户对图形视知觉的感知规律,探索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知觉原理在扁平化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人感知心理的分析以及人对物象的视知觉感知规律,指出在视知觉过程中的扁平化设计风格与用户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扁平化设计风格的案例及图表分析,探究扁平化设计风格与用户心理的格式塔对应规律。结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验证扁平化设计风格是符合用户心理的设计风格,得出扁平化设计风格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为产品界面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亚伟  焦杰  刘小雪 《包装工程》2020,41(18):229-235
目的 在现有部分界面设计存在问题从而失去用户流量的基础上探究基于用户触点的界面设计优化方案。方法 以用户触点为研究核心,对界面设计中各个触点模块进行合理化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提高用户粘性的产品界面可行性优化策略。结论 立足于用户触点,合理有效的界面设计提升路径能够使产品更人性化、情感化。一方面能提升产品的用户信赖感,帮助产品塑造品牌形象,赢得口碑,另一方面又能极大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赢得用户信任感,提高用户体验。分析现有部分界面存在的导致用户流失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得出了五条策略,即界面设计规范化、视觉构图平衡化、信息内容简约化、色彩系统条理化以及界面效果多样化这五个界面设计优化提升的可行路径来重铸产品界面。  相似文献   

9.
龙娟娟  闫北歌 《包装工程》2017,38(24):130-136
目的运用无意视盲现象的研究成果探讨运动类APP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方法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无意视盲"概念引入到运动类APP界面设计中,结合Green影响无意视盲的四因素模型,探讨其指导运动类APP界面设计的可能性。结论通过研究影响无意视盲现象的显著性、心理工作负荷、定势与期望、加工能力4个方面,并从视觉元素、视觉层级、设计能供性、数据可视化等方面来探索运动类APP界面设计策略,旨在降低无意视盲率,提升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贾复生  何人可 《包装工程》2022,43(16):92-100
目的 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础上,以用户认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方向下,探究并总结会话式交互的具体设计原则及策略。方法 基于用户的行为差异与认知特征,分析影响用户认知流程的界面设计问题,提出用户界面认知过程中感觉与审美、注意、学习与记忆以及思维特征等需求,结合明确产品型用户与非明确产品型用户的行为差异,建立认知特征—会话式交互界面体验需求映射模型。结论 通过认知特征与购物聊天机器人会话式交互界面体验需求分析,从用户的感觉特征与审美体验、注意特征、学习与记忆特征、思维特征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界面设计策略。结合信息架构的微观网络体系,根据信息整体、信息关联与信息实体3个方面对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整理,从设计需求、认知需求、界面设计需求、设计策略4个层级构建聊天机器人会话式界面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1.
移动应用粘性的行为意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久强  孙远波 《包装工程》2016,37(22):87-91
目的研究移动应用用户的吸引与保留机制,探索粘性因素的影响与构成关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归纳移动应用用户粘性形成的相关可能因素,这些因素将作用于用户对软件的态度,而态度是影响并决定用户粘性行为意向的关键变量。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验证粘性因素与用户行为的关系。结论研究发现在用户粘性形成的过程中,对移动应用用户粘性行为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沉浸体验、总体满意、习惯与平台服务属性。而在学术界被广泛讨论的转换成本与替代品吸引力对于用户粘性的形成总的影响并不具有显著性。另外,研究还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针对软件设计与开发提出了促进黏性形成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韦艳丽  王松琴  孙虹  王磊 《包装工程》2019,40(20):114-117
目的 研究互联网产品中的情感温度的设计触点及其提升策略,丰富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方法 从用户的感知层面出发,分析互联网产品在视觉、触觉、意觉三个层面的情感交互内容,并以此为设计点,提出设计策略,提升用户体验。结论 指出了提升互联网产品情感温度的重要性。从用户的感知层面将情感温度分为视觉层面、触觉层面和意觉层面,不仅有针对性地探索了优化视觉层面的导流设计、扁平化触觉层面的信息层级、简化触觉层面的行为路径,而且深入地解读了用户在意觉层面的需求等。通过使用这些方面的策略,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实用性,更好地满足用户情感需求,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陈惠 《包装工程》2023,44(10):258-264
目的 根据体现幸福感的产品设计方式,由此寻求提升产品设计幸福感的意义与策略。方法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以及分析有关的设计案例,论述幸福感因素在产品设计当中得到体现的重要性,并从用户的五感体验与情感体验出发,探讨幸福感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结果 基于设计研究与思考,提出通过五感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促使用户在接触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元素的过程中,体验到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以注重用户内在需求为前提,在体验中考虑用户的情感,令交互过程充满设计温度,以提升产品使用的幸福感;明确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并重 视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愉悦度。结论 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前提,而创造出使用中的幸福感体验是产品设计的附加值,当功能与精神同时被满足时,用户可达到自我实现与满足,也自然能体会到使用的幸福感,这正是设计中最高层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移动界面中信息传达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戈文  辛向阳 《包装工程》2017,38(6):81-86
目的基于移动界面特殊性,结合界面设计信息传达理论,探讨用户界面信息传达对于提升用户与体验的意义。方法基于移动界面下信息传达与用户的联系,从交互设计视角下对信息传达的本质与要点进行有效分析,剖析界面信息传达与用户体验的关系。结论移动设备的显示载体尺寸有限,信息通过界面的信息元素与交互行为进行传递,移动界面信息传达过程中关注用户的行为逻辑、行为路径与信息情感关怀,由此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需求、人群特质且体验良好的移动界面。  相似文献   

15.
覃京燕  续爽 《包装工程》2017,38(14):80-84
目的针对现有的社交类APP的交互设计原则和用户体验研究成果,从形式层面、内容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情感交互设计出发,研究基于强弱连接的社交类APP的设计方法。方法对比分析国内以强弱连接为出发点的社交类APP产品设计的情感交互层面,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用户需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以情感为导向的社交类APP产品设计。结论在形式层面上,将不同形式的动态交互设计以及符合下意识的温馨反馈机制融入形式层面,提升用户的情感感受;在内容层面上,加入符合用户情景需求的用户自生产内容和图形化视觉语言的信息运用,减少用户因失联而带来的孤独感,让用户在交互过程中感受到产品的情感和气质;在行为层面上,引入具有企业特征的形象和传统的Emoji表情结合的创意网络表情符号设计,既节约用户挑选时间,又增加用户和企业形象之间的情感互动,提升用户的情感体验,满足多维、多向度、多视角、多种表达方式、多路径转化的强弱社交关系的情感交互需求。  相似文献   

16.
唐佩璐  李娟 《包装工程》2019,40(14):247-252
目的 分析用户在真实动态浏览新闻类APP的视觉规律及典型界面设计的可用性评价,提出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的新闻类APP界面设计建议。方法 分析现有的3款新闻类APP界面的信息构架和图文布局,归纳为两点式、四点式、五点式的信息构架,以及左文右图、右文左图、上图下文和上文下图4种图文构建方式,通过眼动视觉跟踪技术,对眼动指标(轨迹图、热点图、焦点图、网格图)及行为指标(误操作、犹豫点)进行分析,针对用户浏览时的表现,以用户访谈的形式询问用户的理解和操作行为,进行新闻类APP界面可用性评估。结果 提出了更有利于新闻类APP阅读的界面设计建议。结论 此次可用性评估测试是基于APP的动态眼动仪测试,是具有普适性的新闻类APP用户界面设计的可用性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覃京燕  马晓驰 《包装工程》2018,39(10):86-90
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单词记忆软件没能将用户体验与记忆规律进行深度结合,希望通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信息活动层次来构建单词记忆应用软件的信息架构,结合必应词典的背单词功能设计,提升手机词典背单词用户背单词的个性化与针对性,保证用户使用的有效性、效率及满意度。方法通过对人的信息活动层次理论分析与用户研究,同时以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为主要手段,利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更大程度地获取用户的个性需求。结论认知科学与信息认识论对于认知记忆类软件的交互流程和信息架构的设计,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符合用户的认知规律的应用流程,能够极大提高用户的心流体验,增强信息产品的可用性目标及用户体验目标的达成;智能化的算法可帮助用户形成以需求与兴趣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用户体验的洗衣机软界面设计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奕飞  何人可 《包装工程》2019,40(10):196-202
目的研究智能洗衣机全软界面的设计原则。方法以智能洗衣机全软界面的用户体验评估为基础,采取联合分析法,从全智能洗衣机软件界面入手,将界面的主要构成要素和要素类型拆分并正交重组,让实验对象对正交组合后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并根据体验和偏好进行量化打分。统计实验数据后,计算得出主要构成要素和要素类型的效用值及重要性值,分析用户在洗衣机全软界面的使用偏好,进而得出智能洗衣机软界面的设计原则,生成最终的界面设计方案。结论通过联合分析法得出,智能洗衣机软界面设计需充分考虑用户偏好的行为习惯、行为逻辑和行为反馈,界面的设计应符合用户心理模型且具有品牌识别性,从而提升界面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