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电引火药头发火时间是影响火工品延期精度的重要因素。制备药头药剂质量固定的电引火药头,统计质量分布;模拟药头发火环境,制备样品,测试不同质量水平药头的发火时间。结果表明:在现有生产工艺条件下,药头质量成正态分布,整体质量比工厂控制水平偏大,发火时间随质量变化在6.1 ms左右波动,在质量分布较为集中的15.74 mg区域附近,药头发火时间波动小,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谢斌 《爆破器材》2009,38(4):21-24
文中介绍了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的配方,通过试验对氯酸钾.木炭系电引火药头和铅丹一硅系电引火药头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试验和批量生产表明,铅丹.硅系引火药头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可靠,发火同步性好。秒量精度高,安全系数高。用该引火药头装配的电雷管,产品质量达到了GB8031《工业电雷管》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使用F10数码电子雷管发火测试仪,研究苦味酸钾系电点火药头的发火时间与电容器的输出电压、桥丝直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高速摄影仪拍摄药头的燃烧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可测试电压范围内,数码电子雷管电点火药头的发火时间随着输出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发火时间极差和标准差也逐渐减小;输出电压大于15.0 V后,苦味酸钾系电点火药头的平均发火时间稳定在0.42 ms左右,发火一致性很高;直径较小的桥丝电阻较大,桥丝与点火药剂之间的传热效率好,有利于提高电点火药头的瞬发度和发火可靠性;苦味酸钾系电点火药头的火焰明亮,药剂燃烧充分,燃烧时间较长(百毫秒级),点火能力可靠。  相似文献   

4.
现在普遍使用的工业电雷管的发火可靠性和一致性并不理想,并带来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原因之一是采用KClO3-C-DDNP系列引火药剂制造电引火元件.通过理论分析对比和部分试验论证,从感度、安全性、燃烧精度、安定性、产品性能等方面,探讨研究了将苦味酸钾用于电引火元件的引火药剂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电引火元件制造中,采用苦味酸钾作为引火药剂的主要组分,具有热稳定性好,发火可靠性和一致性高,药头机械强度高、生产过程废品少,无环境污染的优点,在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改善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对提高电雷管的发火可靠性和一致性有利.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国普遍使用的电引火元件发火一致性和可靠性不是很理想,在南方潮湿天气下库存期达不到要求,在高湿度的环境下库存半年左右小头就有腐蚀的现象,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高氯酸钾用于电引火元件制造是可行的。结果表明,在电引火元件制造中,采用高氯酸钾有极大的优越性。具有药头机械强度高,生产过程废品少,发火可靠性和一致性高,库存期长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制造电引火元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木炭系引火药头的几种配方进行了对比试验,经优选后生产的引火药头的性能达到或超过了硫氰酸铅系引火药头的性能,可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研制一种由苦味酸钾、高氯酸钾、硫化锑与聚乙烯醇混制的无起爆药电引火药头,对该药头试样的耐热和吸湿性、感度、相容性、点火可靠性、电学特性等参数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头各项性能指标明显优于KClO3/C/DDNP系电引火药头,由该药头组装的无起爆药延期电雷管具有延期精度高、发火可靠性好、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电引火药头。  相似文献   

8.
雷管爆炸过程,实质上是热量传递的过程,如果热量传递受阻,必然导致雷管瞎火或半爆等。那么,电雷管出现瞎火原因何在?首先得从电雷管结构谈起:它是由电引火装置(电点火药头)和火雷管组合而成。当电雷管通电后,由于桥丝发热,使药头内药剂受热加温,逐渐形成“热点”,桥丝继续加温,药剂内温度上升,活化分子扩大,加快了化学反应、释氧量增强、热量积累提高,导致“热点”扩大增强,当达到药剂发火点时药头燃烧发火,其火焰点燃雷管,使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肼镍为点火药基药,利用零氧平衡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电点火头,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零氧平衡配方的点火头,其发火冲能比较低,发火时间精度高,发火可靠性和发火一致性较好。新型电点火头在储存期间,发火时间会逐渐增加到某一个值,然后不再变化;发火时间极差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工业电雷管的电引火头大都为金属桥丝灼热式电引火头。桥丝材料有康铜丝和镍铬丝两种,焊剂有强酸性的和弱酸性的,药头药剂为氯酸钾和木炭粉,粘合剂大都为骨胶(或桃胶)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胶液。采用康铜丝电引火头的,为了改善药剂的发火感度,在药剂中加入小结晶DDNP,但这样做易因摩擦引起火灾,不利于安全生产,同时还增加了小结晶DDNP的制造,而且由于  相似文献   

11.
选用某雷管厂批量生产的刚性雷管点火头,采用LGS-2A型毫秒雷管测试仪,研究在1.0~4.0 A电流范围内灼热桥丝式电雷管点火头发火时间随电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对试验数据分析发现,灼热桥丝式电雷管点火头的发火时间随着试验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步趋于稳定;同时,不同电雷管点火头在同一电流强度下的发火时间差异也逐渐减小。确定了电雷管点火头的稳定发火时间为0.7 ms。  相似文献   

12.
张彦  刘锋  韩体飞  朱帅  张涵  陈磊 《爆破器材》2016,45(6):35-38
点火方式是影响毫秒延期雷管延期时间及精度的重要因素,文中以铅丹-硅系毫秒延期雷管为基础,采用2种延期药配方平行试验,控制延期体切长等差增加,对比电点火头和导爆管2种点火方式条件下雷管延期时间,并计算延期时间标准偏差。结果表明:平行试验结果一致性好,同种配方2种点火方式下,延期时间存在差异,开始时电点火头点火的延期时间高于导爆管点火,后面则是电点火头点火的延期时间低于导爆管点火;试验切长范围内,导爆管点火时的延期精度普遍高于电点火头点火,且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抑制锆包壳剪切过程中锆粉着火的方法,采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定仪、红外热成像仪、真空手套箱等测定了不同粒径的锆粉尘层在空气和含不同浓度氮气、氩气的空气中的最低着火温度和火焰温度。结果得出:锆粉的中位粒径从2.4 μm升至71.7 μm,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200 ℃升至390 ℃,表明粒径越小的锆粉着火敏感性越高;4种粒径的锆粉燃烧火焰最高温度都在1 776~1 913 ℃范围内,锆粉粒径较大时,燃烧的剧烈程度较低;氮气或氩气体积分数从60%~65%升至70% 85%时,锆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升至400 ℃,表明空气中高浓度的氮气或氩气对锆粉燃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锆粉粒径越小,抑制效果越好。氩气的抑制效果强于氮气。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制品用FeCoCu预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金刚石制品用FeCoCu预合金粉末,研究了共沉淀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与还原温度、时间对粉末收得率与粒度的影响,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良好的预合金化粉末,随着混合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溶液的浓度的增大,预合金粉未的粒度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同时收得率也随之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点火头基药2,4-二硝基苯酚铅(LDNP)的制备原理,结合制备LDNP的生产工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NP制备方法。该方法加料时,NaOH后于Pb(NO_3)_2加完,并且在后处理时利用冰醋酸将反应体系pH值调成中性。将采用改进方法制备的LDNP用来生产电点火头,经发火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电点火头机械强度、发火可靠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用电点火管的0.01%发火电流I0.01%和99.99%发火电流I99.99%表征汽车安全气囊用电点火药的电感度。研究了共沉淀物中苦味酸钾(KP)与高氯酸钾(KClO4)质量比对电点火管1.2 A、2 ms和0.4 A、10 s发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P与KClO4质量比为4.0∶6.0的共沉淀物,满足美国汽车行业USCAR—28标准规定的电点火管的功能指标。筛选了氟橡胶为电点火药的黏合剂,石墨为电点火药的惰性添加剂,并通过升降法测试了优化配方的电感度,I0.01%=0.458 A、I99.99%=0.851 A,满足电点火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指标。共沉淀物中KP与KClO4质量比为4.0∶6.0,外加质量分数3%的氟橡胶和适量石墨,可制备一种能满足汽车安全气囊用电点火管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电点火药。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Cu3Ti4O12粉体,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表征,并探讨CaCu3Ti4O12粉体的烧结特性及电性能。结果表明,干凝胶经750℃低温煅烧可获得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80~100 nm的CaCu3Ti4O12粉体。CaCu3Ti4O12陶瓷在1 000℃时实现致密烧结,比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粉体烧结温度降低100~200℃,具有较宽的烧结温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陶瓷经1 050℃烧结2 h,获得优良的电性能,相对介电常数为20 190,介电损耗为0.022,非线性系数为4.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