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目前众多茶文旅产品单一、文旅融合浮于表面等现状,从文旅融合的视域出发,以南平市茶文化创意产品为例,探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依据多模态隐喻理论,从元素、色彩、文字和材质4个维度转喻产品文化理念,为设计赋予文化内涵。在文旅融合视域下,根据多模态隐喻理论,找到地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结合点,通过实现产品设计元素的普遍性、叙事性和鲜活性,来实现理念可视、产品可读和品牌忠诚,并由此创造南平市茶文化创意产品"茗心"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赵艳梅 《包装工程》2019,40(20):125-129
目的 探讨传统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构建传统文化符号隐喻机制及隐喻设计方法。方法 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传统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探讨如何对传统文化符号特征进行抽象提炼。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实现从来源到目标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文化符号意义的传达。重点提出基于人类认知的隐喻设计方法理论框架,并运用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地论证应用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深远的传承价值和意义。通过现代产品中的隐喻设计,不仅可以传达其自身隐含的价值和意义,为设计师提供创意源泉和设计思路,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认同,丰富现代产品设计的语义。这为文化产品的构思与设计提供了系统清晰的研究思路,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
周屹  韩甜甜 《包装工程》2024,45(2):424-431
目的 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为基础,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其设计经常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对比模型与结构映射模式相结合,建构一个以特征为思考单位,以关系为基础,以相似性为依据的思考架构;通过相似性判断、特征提取模式和特征组合脉络图等方式,建立一个适用于少数民族文旅产品的设计模式。方法 模式以少数民族文化为来源物、旅游纪念品为目标物进行设计实践,利用关系相似为架构,分解整合特征的相关元素,使其转化为一种具有隐喻性和创新性的设计方案。结果 通过相似性比较,将抽象的文化概念与具象的文化器物结合,运用提取、融合、转化等方式对隐喻目标和隐喻来源进行界定,从而开发出造型独特、功能创新且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文旅产品,为少数民族文旅产品的设计与创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南南 《包装工程》2021,42(2):258-263
目的以长白山生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研究方向,构建长白山生态文化素材基因库,将生态文化素材和设计方法应用于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挖掘长白山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知识,关注当地民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文化适应性,概括与提炼“人、文、地、产、景”五个要素,分析具有优势的特色元素,以构建长白山生态文化素材基因库。探讨设计知识的系统、有效运用问题,形成长白山生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框架。在设计定位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创新,检验观点理论和方法。结论通过长白山生态文化素材基因库的构建和设计方法框架的整理,为设计具有长白山生态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提供较丰富的素材、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奇勇  王一仁  余果  李冠达 《包装工程》2023,44(12):391-399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文创产品需求量的加大和对其品质要求的提高,在设计者对情感体验的理解实验基础上,以最真实和客观的角度构建出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并结合武夷山当地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新型的武夷山文创产品。方法 通过分析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对文创产品设计可用因素进行调查,并结合关于文创产品创新及福建文旅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找出目前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文化和产品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实地考察,构建新的文创产品设计框架和思路。结果 研究发现,武夷山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发挥设计者创造力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满足大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通过文化底蕴分析及设计方案构建,运用地域性文创产品情景构建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武夷山特色倒流香炉,运用文化构成到产品设计转化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创新型茶壶和创意茶叶罐。结论 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征在于其创意价值与文化价值高,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要先对当地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切有利于产品设计的因素后,设计者再基于自身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发挥创造力,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传播当地优秀文化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和实现路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的发展特征、发展方向、发展轨迹等。方法以文化为视角,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特征、设计要素、技术支持三个角度入手,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路径,并对具有特色的成果进行介绍和论述。结论文化创意产品是国家"文化自信"实现路径中的必然产物,文化创意产品的繁荣是国家文化多样性繁荣的体现,因此只有不断启迪思维,由表及里地进行理论性的构架,同时结合高科技等前沿技术,深刻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努力打造良好的创意实现路径,才是未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7.
羌族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玉萍  陆瀚 《包装工程》2015,36(4):93-96,116
目的研究文化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方法从文化产品设计的概念模型、研究方法及设计过程等内容入手,概括分析了羌族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羌族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等内涵特征。结论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因素的设计是受消费市场欢迎的,也是文化和设计交叉融合,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产品本土化、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更是当代民族文化建设以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提出了将羌族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产品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申晟  许雅柯 《包装工程》2019,40(2):236-239
目的探究传统文化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策略。方法基于多维度视角分析创意产品的价值内涵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利用。选取剪纸、回纹符号等传统文化元素,就其在各类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设计技巧进行论述。结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产生的力的博弈与转化是现代创意产品设计需寻求的"变化"之道的根本。在深入挖掘传统元素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借用文化意蕴、混搭文化张力、中式审美、现代化工艺技巧及意象化处理等"变化之道"设计手法能在艺术表达形式上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更符合社会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创意产品设计结合,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能够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且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为创意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产品复合隐喻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利  周强 《包装工程》2013,34(22):97-99,111
根据目标物和来源物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匹配特点,可将隐喻细化为造型隐喻、功能隐喻和情境隐喻,按照产品设计特征获取、特征相似性判断、特征关系结构匹配、产品设计语意生成和产品创新设计实现5 个主要阶段的流程,详细论述了产品复合隐喻编码方法。最后,以“福禄灯”设计为例,提出了产品复合隐喻设计方法的主要特征和编码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产品设计的符号隐喻修辞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宋文娟  杨永发  王坤茜 《包装工程》2015,36(16):91-94,103
目的对产品设计的符号隐喻修辞方法进行解析。方法以设计符号学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产品符号概述、产品符号化过程、产品符号隐喻修辞方法的分析与应用3个方面进行研究。结论通过对产品符号隐喻修辞的分类研究,归纳出产品设计的符号显性隐喻分为显性表现自然物和显性表现人造物两种,符号隐性隐喻分为隐性揭示功能、隐性象征文化两种,用以指导若干产品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1.
向敏  武月琴 《包装工程》2023,44(6):392-400
目的 基于现有文创产品特征,探索成语在产品中的文化内涵与外形体现,融合语言学理论,建立一种能够表现成语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在“认知联想”中介入原型范畴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认知分级雪花模型,分析目标成语。根据其物象与意象,收集各形式作品后,简化作品图像并抽取内部形状的关键线条,同时,提取目标类别产品的外形特征轮廓。经矢量处理后形成设计元素形状参考库和产品形态素材库,再选取线条形状元素与目标产品外形,按形状文法规则进行组合并生成创新成语文创。结果 成语经过语言学的认知分析与设计学的创意转换及图像表现,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创表达方法。结论 归纳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于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价值,推动成语内涵在产品外观设计与文化象征两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王昌军 《包装工程》2022,43(2):341-345
目的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图书馆文化内涵的载体,是高校图书馆传播文化的创新途径,文创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价值内涵的广泛传播的方式,通过探讨树立高校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意识的文化价值体现,提出文化传播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路径。方法提出文化传播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内涵和意义,阐述文化传播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以地域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为传播价值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进行体现,得出高校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理念的实现途径。结论把我国多元的文化设计要素融合到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的创新思维和方式,探索适应大学生用户文化感知和精神体验需求的文创产品,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素养和国民素养,具有社会传播和知识文化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海楠  许占民 《包装工程》2020,41(2):305-310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文创产品动漫化的设计方法,使文创产品设计能够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方法在用户体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动漫化表现手法对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和意义,归纳总结了用户体验三层次与文创产品动漫化设计表现的映射关系,建立了表达文创产品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法流程。将鼎文化中鼎的造型进行动漫化设计,以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文化元素为代表,并对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进行动漫化设计表达,得到了满足用户体验的文创产品动漫化设计方案。结论该设计方法解析了用户体验,并将其映射为设计要求,结合动漫化设计表现,使用户在与文创产品接触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用户体验,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苇  黄畅畅 《包装工程》2021,42(14):290-295, 311
目的 文创产品的趣味性设计可以增加产品对买家的吸引力、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使文创产品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传播文化内涵.如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植入趣味性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方法 对目前市场上众多文创产品进行调研,挑选出其中具备一定趣味性的文创产品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文创产品趣味性设计的方式和方法.结论 趣味性是文创产品能够吸引消费者、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特性.文创产品趣味性设计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图形图案的趣味性应用、产品使用的趣味性设计、传统典故的趣味性运用和材料工艺的趣味挖掘.通过对文创产品趣味性设计的梳理和研究,可以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乌日勒 《包装工程》2022,43(8):257-259, 265
目的 探索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与思路。方法 首先,对地域文化和文创产品分别进行论述,并对两者进行艺术层面的关联研究,引出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趋势。其次,提出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综合作用下的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原则与思路,根据去表面化、丰富功能、突出内涵等原则,总结可以进行尝试的探索方向。最后,在实践层面深入探索,结合传承与创新、情感的丰富与升华、市场趋势和可持续化等具体方向进行设计实践的尝试与落实,研究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具体呈现方式。结论 积极推进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丰富与发展,让这些承载独特地域风格的文创产品成为一张名片,助力文创设计领域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李楠 《包装工程》2023,44(4):336-338, 342
目的 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视觉表现方式,以期找到提高新时代文创产品设计效果和实际价值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方法 从文创产品的兴起着手,深入了解文创产品的内涵、艺术价值与发展现状,分别从审美、文化和技术三个层面,深入探析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视觉表现路径与方法。结论 视觉表现的巨大艺术张力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带来了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内涵的丰富与创新,其艺术处理方式更好地表达了产品思想,也引发了更高层面的受众共鸣,是文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7.
基于感质体验的文创产品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呙智强  牛路遥 《包装工程》2018,39(10):96-100
目的探讨感质体验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阐述感质体验的内涵以及文创产品的外在层、中间层、内在层设计属性,结合"境"之美学体验分类,总结出文创产品感质物境体验、情境体验、意境体验的3个层次,分析不同层次的感质体验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表现特点,探讨不同层次的感质体验设计方法。最后以小夜灯为设计实践,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感质体验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使用户在与产品的互动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相似文献   

18.
姜仁峰  王莉 《包装工程》2023,44(10):373-376
目的 以“故宫文创”的设计与营销为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带来启示,从而丰富现代文创产品的内容与形式,提高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将“故宫文创”中的一些产品作为案例,为现代文创设计提供参考。结论 在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实用性、创新性、特色性原则,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