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思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曹鑫 《包装工程》2014,35(6):37-40
目的研究和改进北京地铁导视系统的交互设计。方法通过交互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对北京地铁的主要用户在使用现有以平面标识设计为主的导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中存在的用户需求矛盾,以及交互设计深层理论中的"认知摩擦"问题。结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北京现有地铁的数字化设施进行改造,或将用户手中的智能手机结合地铁站内无线局域网,构建交互式数字导乘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赵晓利  王金军 《包装工程》2019,40(10):88-93
目的通过分析以用户为中心的东京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案例,探讨地铁导视设计中关注用户体验的必要性,并推导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规律。方法对东京地铁的历史背景及其导视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根据研究方向,选择个别地铁站的导视系统开展重点分析,梳理设计脉络并研究其设计方法。将东京地铁导视设计的现状、演变进程和设计手法与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结论以用户体验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地铁导视系统设计能够改善设计的质量。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关注用户行为、认知规律及心理需求,通过基于行为逻辑的信息架构为用户提供连续不断的信息流,并依据人机工程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呈现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营造地铁站的独特魅力,建立用户与城市及空间的情感联结。  相似文献   

3.
方兴  刘恋  郭绮涵  董江月 《包装工程》2024,45(14):26-35
目的 对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现状进行梳理,旨在从信息加工视角出发,探究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策略,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方法 通过文献和现状调研分析现阶段地铁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论述信息加工模型切入的可行性,构建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以武汉地铁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对当前导视系统效力进行评估并确定痛点,基于模型从感知处理、记忆储存、决策执行三个层面对地铁导视系统痛点进行分类分析。结论 构建了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提出了以感知为基础的表现层设计、以记忆为依托的结构层设计、以决策为主线的行为层设计三条策略。从信息加工视角审视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还能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我国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地域性符号的作用进行研究,从多个方面对地域性视觉符号在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加以分析,结合相关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设计经验,分析我国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现状。通过导视系统的合理设计,为我国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帮助人们在地铁空间内不至于迷失方向。地铁导视系统在实现空间位置信息指示功能与路线引导功能的同时,依托地域性视觉符号的应用,也可以起到传播城市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双豪  胡伟 《湖南包装》2022,(6):154-157
上海地铁建成较早,其建设缺乏基于用户体验设计下的导视系统服务设计,致使乘客在接受上海地铁服务的全过程会遇到各种乘坐体验问题。上海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研究有助于提升乘客的整体体验感,这不仅能提高上海地铁的服务质量,同时能提高全国的城市地铁乘坐体验。运用访谈法以及观察法对乘客乘坐行为进行分析,绘制行为地图以及对触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三大触点目前存在物理触点缺乏规范、数字触点功能匮乏以及人际触点冗余单一的不足,得出全方位构建上海地铁导视系统、智能交互功能开发满足多元导视需求,以及人性化服务优化提升情感化导乘体验的设计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逐渐形成一个老年人、外国人和正常人群融合一体的共生社会系统,借助科技手段,使导视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老年人感官相对应的知觉经验,引导正确的寻路行为。方法构建可预测未来趋势的模型研究,该模型由确立问题领域、焦点小组、PEST卡片制作与分析、聚类分析、用户体验地图构建、评价的步骤组成,探讨了老年个人专属导视系统的服务设计思路。结果基于现有地铁的数字化设施进行改造,通过硬件面做到定点投放,产生热点交互并提供自适应功能,构建交互式数字导视系统的设计假设。结论为老年人提供快捷且直观的导视信息,能够节约寻路过程中所消耗的脑力与体力,针对"未备先老"的地铁导视系统现状,具有现实指导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和森  洪圣珈 《包装工程》2018,39(12):134-139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交互设计角度提出新型地铁换乘APP服务系统设计想法,切实提高用户出行效率和换乘体验。方法以武汉地铁2号线洪山广场站换乘视觉引导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的地铁换乘APP服务系统的问题,调研了大量用户实地换乘的切身体验与问题。从用户、行为、场景、技术等4个方面提升和改良现有地铁换乘APP服务系统,运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并结合实时定位,为用户换乘时规划线路和提供实时线路引导,提高换乘效率。结论寻找提高地铁内换乘体验和效率的解决方法必须从深入分析交互设计构成要素入手,充分考虑用户群在地铁环境内的换乘行为与目标需求,才能设计出高效的换乘服务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丁楠  赵青青  全利  王玖 《包装工程》2024,(10):450-459, 468
目的 本文以重庆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背景,满足各类人群高铁出行的适宜性与多样性需求,升级城市形象展示窗口。深入剖析高铁站点导视系统在换乘枢纽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紧密关注城市智慧交通导视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致力于解决用户在换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视觉困扰和引导不足等核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方法 对城市高铁站轨道换乘导视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布设方法进行举证研究,重点就城市智慧出行、数字导视系统进行分析,结合对乘客空间寻路、安全感、舒适感等心理需求的调研,总结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导视系统的设计思路。综合考虑色彩及应用、字号及对比度、字体及视觉度、布设逻辑与信息分级,把控导视系统的视觉度、布设尺度、色彩材质、技术工艺。结合我国高铁站轨道换乘导视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重庆西站换乘导视系统的优化设计策略。结论 在尊重空间动向、用户体验、视觉流程的基础上,以智慧交通导视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探寻高铁站点轨道换乘导视系统的高效性、便捷性,旨在提升枢纽的建设水平、运行效率,以及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9.
赵婧洁  刘时燕 《包装工程》2020,40(24):226-230
目的 以城市区域文化建设为背景,探讨地域文化元素在地铁导视系统的融合,总结其应用价值及在新媒体下的发展趋势。方法 从地域性文化特征与设计心理学角度出发,逐一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元素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及人文情怀的转译传达;利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地域性特征在西安地铁3号线及成都地铁4号线中文化内涵的传达、情感体验的构建。西安地铁3号线“一线一景”的叙事形式全面地展示丝路文化背景、延伸站点文化的意义;成都地铁4号线内公共设施的设计无不流露出熊猫故乡的气息,分析总结在地铁导视设计中地域性、特征化的新方向。结论 地域文化元素在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打造城市的独特气质,增加城市的活力及好感度,促进区域文化自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曹淮  龚昕玥 《包装工程》2024,45(2):200-208, 225
目的 为了提高乘客在地铁车厢内的乘车体验,优化地铁列车旅客界面的合理性与便捷性。方法 以场景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法,收集现有地铁乘客的用户需求,提炼客观场景。运用Kano模型明确地铁旅客界面设计的用户需求权重,基于对用户需求权重的考量及QFD质量屋展开,功能需求被转化为产品特征,用以分析用户需求与产品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归纳了典型地铁乘车场景,构建地铁列车乘客界面的用户需求与产品特征之间的关联矩阵,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车厢布局、信号灯提示、扶握系统和导视系统四个方面,提出了地铁列车旅客界面的配置策略。结论 从场景分析的角度结合多重定量、定性分析方法,验证场景理论对挖掘地铁乘车需求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并提出地铁列车旅客界面在提升旅客乘车体验方面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戴雪梅  关琰 《包装工程》2019,40(4):258-262
目的 对依托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现状,指出了儿童出版物软件行业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儿童出版物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该类产品的特点与不足,从表现形式、内容及营销策略着手,提出了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发展方向。结论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儿童出版物应借鉴传统儿童出版物的内容优势,结合儿童认知特点,在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商业模式以及渠道推广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郭媛媛 《包装工程》2018,39(24):210-214
目的 基于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运用情感关怀交互产品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设计针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庭陪护的情感关怀产品系统。方法 在进行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交互设计在形式、内容、行为3个层次对情感交互的设计要求和侧重,进行产品设计的探讨。结论 提出了将音乐疗法与敲击游戏、脑力训练与日常就餐、专业指导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设计需求,并在实物产品和移动应用两个方面研究其情感交互的组成及创新。  相似文献   

13.
Now construction of metro is developing quickly in China, and high requirements should be advanced 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metro. So it’s necessary to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metro in Chin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system of metro in China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Guidelines, objective system, new management ideas and contents of thi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system are set forth particularly.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system of metro can meet needs of building harmonious and economized society and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also important part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4.
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悦 《包装工程》2016,37(12):93-96
目的研究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功能特性和设计策略。方法在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地铁空间中交互性公共艺术最本质的功能特性,结合案例分析交互性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结论地铁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交流窗口,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和交互手段逐步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未来的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应结合便捷交通功能和交互媒介功能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交互空间模式、全信息艺术设计、交互媒体叙事和数字情感体验等设计策略进行创新探索,在吸引乘客参与更多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地铁公共艺术的科技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张博远  方兴  罗蕾 《包装工程》2024,(10):158-167
目的 明晰我国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现状,发现现存问题,为使线路标识色更好地适应大运量轨道交通情境提出新的设计策略。方法 对相关学术文献和现有实践进行探讨;搜集并整理国内各城市已投入使用的地铁线路标识色,并依据孟塞尔系统对色彩的色度属性进行分析;以问卷方式展开色彩舒适度调研,以探索地铁线路标识色色度属性对其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阐释了当前国内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实践的基本原则及对应的实施方法,将其设计诉求总结为功能和赋能两种层次,并梳理了其内部的六种向度;发现了关于色彩可读性和舒适性的规律。结论 在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中,色彩可读性的潜在影响常被忽略,其应被作为相关设计实践的重要考量因素;地铁线路标识色的舒适度受其明度对比的影响;提出了面向复杂地铁线网的色彩设计策略,以维系地铁信息界面兼顾辨识度和舒适度的色彩秩序。  相似文献   

16.
赵敏婷  姚蕾 《包装工程》2018,39(18):255-260
目的基于数字化技术,对平遥漆器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探索,实现对平遥漆器的数字化保护,使其避免工艺流失与文化消淡,在数字化保护背景下展现漆器发展新风貌。方法简要分析平遥漆器的发展现状,从平遥漆器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出发,结合数字化技术,提出平遥漆器的数字化保护方法与开发策略。例如搭建漆器数字艺术馆和数据库,将器物信息进行永久性存储和多样化展示;漆器的数字化修复技术为器物原始风貌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展开平遥漆器艺术APP(游戏)的开发设计,提升用户对漆器的兴趣以及了解等。结论平遥漆器的数字化保护方法实现了传统意义上无法达到的保护要求,其开发策略符合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需求,推动了平遥漆器的保护与发展,促进了平遥漆器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方浩  张言林  周婷婷  向梦飘 《包装工程》2016,37(20):113-117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设计原则及实践,为基于移动应用的学龄前儿童教育软件交互设计提出方法论指导。方法从国内外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入手,根据学龄前儿童生理与心理特征表现,提出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原则,并将所提出的原则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检验。结论定义了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原则,并通过具体案例设计,初步验证了所做研究的适用性,使学龄前儿童与APP之间的交互体验契合学龄前儿童成长发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故宫作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被世人熟知,而其宫殿飞檐上的脊饰却因体量小易被忽视。脊饰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对故宫飞檐脊饰进行推广和创新。方法 运用图像基因提取法,从飞檐脊饰图像设计切入,将立体的脊饰雕塑转化为平面展示形式,在此过程中结合其历史典故、发展历程及其图像、色彩基因信息,系统性分析其纹样构成后与其神话性背景纹样结合,完成平面化的创新组合与重构。结果 考虑以重构的飞檐脊饰图像为中心的数字艺术交互装置落地方案,并寻求其适配的商业化场所与运用方案,从而完成飞檐脊饰在数字艺术中的运用与传播。结论 脊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巧思、信仰、神话等。通过分析未来数字艺术呈现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强化数字艺术的沉浸感与互动体验,为传统纹样数字化呈现提出了新思路,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普适计算的穿戴产品交互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严  郑杨硕 《包装工程》2018,39(2):102-106
目的针对信息时代穿戴产品具有的数字化功能特征,基于物联网普适计算的控制原理,在穿戴产品设计中植入具备普适计算能力的先进制造,弥补传统穿戴产品在实现用户体验模式上的功能性和交互方式创新性的不足。方法对基于普适计算穿戴产品设计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分别对增强现实交互、情感交互和叙事交互3个层面进行分析,详细论述普适计算在实现信息时代用户体验中的差异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穿戴产品设计的交互应用。结论面向未来的穿戴产品设计融合普适计算的交互模式创新,在视觉层面满足用户对于物理现实空间的虚拟增强体验;在情感层面根据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全天候值守并与家长进行及时反馈和联系;在叙事层面能够帮助用户分析膳食搭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有助于用户对于自我保健的认知与学习,提升良好的用户体验感。  相似文献   

20.
方潇 《包装工程》2023,44(10):411-419
目的 基于图像叙事理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数字文创为研究内容,探索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路径,旨在助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数字传播。方法 通过挖掘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像叙事特征,梳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像素材与叙事主题,制定提炼叙事主题、设立表述层次、创设叙事场景、产品设计实践4个阶段的设计流程。根据用户移动社交行为与消费偏好,进行年画图像和角色IP的提取、转化及衍生品设计,建议利用数字文创打破非遗文化的传统圈层,拉近年画与年轻消费群体之间的距离。结论 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文创设计,提出应用场景个性化图像、角色IP延展等创作方式,有利于用户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自觉融入非遗传播,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