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U/EP共混物中的化学反应及粘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同环氧树脂(EP)共混,加入扩链剂、交联剂,制得PU/EP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共混体系中的化学反应,考察了两聚合物组成对聚合物网络间互穿程度的影响,研究了共混物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呋喃/环氧树脂/胺类固化剂的共混物。采用粘度测试仪、DSC、FT-IR、力学测试仪、SEM对共混体系的加工性、固化反应机理及固化后样品的力学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发现在共混体系中呋喃树脂与部分环氧树脂可以在180℃附近反应,剩余部分环氧树脂需要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进一步完全反应。共混体系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随着共混体系中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多在逐渐升高,其中弯曲强度最高达到113 MPa,弯曲模量最高达到4129 MPa,冲击强度最高达到19.1kJ/m~2。对冲击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共混体系浇铸体具有相分离结构是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方法研究了马来酸配接枝聚丙烯(PP-g-MAH)增容动态固化聚丙烯(PP) /环氧树脂(EP)共混物非等温结晶过程,并运用(hawa方程和Kissinger方程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同时研究共混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动态固化PP/PP-g-MAH/EP共混物中EP颗粒可明显促进PP的结晶,(hawa方程可以有效处理PP和共混物非等温结晶过程,在相同温度下共混物中PP的结晶速率常数[K}(T)〕大于纯PP的[K} (T)]。依据Kissinger方程,共混物中PP的结晶活化能(4E)明显小于纯PP的,在EP含量为20份(质量份数,下同)时,4E有一极小值。偏光显微镜显示PP的晶粒是典型的球形结构,其晶粒尺寸明显大于动态固化PP /PP-g-MAH/EP共混物中PP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聚苯醚/环氧树脂(PPE/EP)共混物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计算出了共混物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随着PPE含量的增加,PPE/EP共混物的最大放热峰的峰温降低,共混物的反应级数基本不变,而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明显减小。确定了PPE/EP(20/80)共混物的固化工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固化工艺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6,(12):2221-2224
通过溶剂法对环氧树脂(EP)和聚酰胺酰亚胺(PAI)进行共混,加入增韧剂、润滑剂、固化剂及其他助剂,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涂层材料。采用热失重分析仪(TGA)、环块型摩擦磨损试验机(MRH-3G)测试了复合涂层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PAI含量为10%时,涂层材料的降解温度可达到273℃;润滑剂总量为25%,石墨与二硫化钼(MoS_2)配比为3∶2时,其摩擦磨损性能最佳。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涂层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润滑剂添加过少,复合涂层表面磨损严重,出现犁沟且变形;添加过多会产生轻微裂纹,润滑膜翘起甚至脱落。采用能谱(EDS)分析了涂层表面磨损前后的元素成分,结果表明润滑剂均匀分散在基体树脂中,形成自润滑膜。  相似文献   

6.
就近年来国内聚酰胺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相容性、流变行为、力学性质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PP-g-GMA)/环氧树脂(EP)共混物,研究了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和相容剂PP-g-GMA对共混过程扭矩的影响,探讨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讨论了EP固化与相容剂对共混物热稳定性与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固化剂和相容剂提高了共混扭矩,加入相容剂提高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与模量,但降低了断裂伸长率,环氧固化与相容剂提高了共混物的最大分解速率温度和PP的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8.
在EP(环氧树脂)/低分子PA(聚酰胺)胶粘剂体系中,通过添加适量的改性液体m-PDA(间苯二胺)固化剂,能明显提高胶粘剂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m(EP)∶m(PA)=10∶5时,胶粘剂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当固化剂中m(m-PDA)∶m(PA)=31.03∶100时,相应胶粘剂的剪切强度(17.68 MPa)和压缩强度(94.34 MPa)俱佳,其EP/低分子PA/m-PDA固化体系的表观活化能(49.39 kJ/mol)介于EP/PA固化体系(59.11 kJ/mol)和EP/m-PDA固化体系(42.15 kJ/mol)之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A6/NMA/EP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热变形温度测试仪、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了EP与PA6的质量比对PA6/NMA/E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与PA6的质量比的增加,PA6/NMA/EP共混物的结晶度先减小后增加,但热稳定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EP与PA的质量比为2%时,PA6/NMA/EP共混物的热变形温度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72.8℃和77.7 MPa,分别较纯PA6的提高了37.6%和11.8%;而弯曲强度随EP与PA6的质量比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软质PVC环/氧树脂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秋艺  罗筑  于杰  吴建军 《聚氯乙烯》2010,38(4):19-22,29
考察了PVC/环氧树脂(E51)共混物(未固化与固化)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①在试验条件下,E51质量分数为5%(以PVC/E51质量为100%计,下同)时,试样的力学性能较好。②当E51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物的最大转矩最低;当E51质量分数为13%时,共混物的平衡转矩最低。③经过固化的试样的力学性能优于未固化的试样。④E51的加入能够改善试样的相容性与粒子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带有特制静态混合器的φ30单螺杆挤出机用于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体系的生产是可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体系中,正确选用ABS树脂极为重要,讨论了“合金”组份与性能的关系,并比较了在低温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氰酸酯树脂(CE)具有优异的电性能、热性能、耐湿热性能以及介电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电子等高尖端技术领域,但其基本性研究仍存在着各种争议。综述了目前氰酸酯树脂的几种固化反应类型及机理特点,为积极推动氰酸酯树脂的研究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化学和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氰酸酯 (CE)树脂 /环氧 (EP)树脂是一类具有特殊反应活性的树脂混合物。CE/EP的固化物由于自身独特的结构特征 ,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树脂共混物。重点介绍了CE/EP的反应机理和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选用可以发生交联固化的热塑性酚醛树脂(PF)对聚丙烯腈(PAN)进行改性。采用共混方法,制备了PAN/PF共混物。应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样品的储能模量与固化时间和温度的依赖关系,求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固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估算了样品的固化反应活化能Ea,PAN样品的Ea为13.02kJ/mol,15%-PF/PAN的Ea为19.75kJ/mol。  相似文献   

15.
任秀艳  刘丽 《中国塑料》2016,30(1):39-44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PA6/ACM)共混物,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对PA6/ACM共混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及晶体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融熔温度(Tm)和结晶温度(Tc)均略有下降;由于环氧型ACM的加入,PA6的晶型也由γ晶型转化为 α晶型,且随着橡胶加入量的增加,结晶度逐渐降低,晶粒逐渐变小,结晶也越来越不完善;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是一种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在尖端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在热、微波辐射、电子束辐射和紫外光等作用下固化成型技术及固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ABS/PVC共混体系中添加α-SAN树脂,进行三元共混改性的研究,找出了能使共混物综合性能较佳的三元共混物的配方。实验证明,通过添加α-SAN树脂,可改进ABS/PVC共混物的性能,有利于该共混物进一步降低价格,扩大应用。此外,对该共混物中,最适宜于PVC改性用的ABS品种,也进行了选择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制备出一种剥离型MMT/EP(蒙脱土/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X射线衍射(XRD)法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法等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插层剥离行为、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MT对EP分子结构无影响,有利于EP结构和性能的设计,也便于确定其固化工艺。在无促进剂的情况下,当体系中引入5%MMT(相对于EP质量而言)时,复合材料的干态热变形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39℃、21℃、27.30%和10.50%;适量的MMT能有效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新型聚酰胺/环氧固化体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部分国产多元胺替代进口多元胺研制出新型低粘度、低分子质量聚酰胺系列固化剂。通过热失重(Tg)、FT-IR及力学性能等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环氧树脂E-51固化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聚酰胺固化剂具有较普通聚酰胺固化剂粘度低、粘接强度大、韧性大及耐热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聚甲醛/共聚酰胺共混物的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共聚酰胺含量对聚甲醛/共聚酰胺(POM/COPA)共混物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M/COPA共混物中存在氢键相互作用;结晶温度对POM的结晶形态有较大影响,温度较高时POM结晶较完善,球晶尺寸较大;同时,COPA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球晶细化,极大地改善了POM的韧性。当COPA含量为4%时,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几乎不变,POM/COPA具有较理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