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间歇式泡沫分离法处理含铬(Ⅵ)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式泡沫分离法处理废水中的铬(Ⅵ).系统地考察了pH值、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以及进水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进水浓度为10 mg/L,处理量为3L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0、气量0.9 L/min、表面活性剂浓度300 mg/L,铬(Ⅵ)的去除率可达97.80%.  相似文献   

2.
铁盐共沉淀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铬离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红星  孙兆申  裴建  谷水波 《化工学报》2006,57(9):2116-2122
采用铁盐共沉淀泡沫分离法对水中的铬离子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Fe2+/Cr(Ⅵ)摩尔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浓度、气液比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铬离子含量为8 mg·L-1时,去除率可达97.1%.根据泡沫分离过程与化学反应过程在物理行为上的类似性,引入等效的化学反应常数,对采用共沉淀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的铬离子进行宏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泡沫分离过程可等效为一级反应,结合停留时间分布测定对该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泡沫分离法回收大豆蛋白废水中蛋白,考察了pH值、气体的流速、进料浓度、液柱和泡沫层高度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低进气速度、高泡沫层高度、适当的pH值以及低进料浓度有利于较好的分离.结果表明:当进料浓度为0.54 g/L、pH值为5、泡沫层与液池高度比4∶1,通气量为15.0 L/h 时,富集比可以达到3.25;当进料浓度为0.54 g/L、pH值为5、泡沫层与液池高度比3∶1,通气量为15.0 L/h,此时脱除率可以达到48.5%.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洗浴废水,其载体为软性泡沫填料。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及CODCr容积负荷对CODCr、BOD5、LA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h,气水比为1:1时,出水CODCr≤50mg/L,去除率为≥73.91%,BOD5≤10mg/L,去除率为≥77.32%,LAS≤1.0mg/L,去除率为≥90.89%,符合杂用水标准。CODCr容积负荷对洗浴废水CODCr、BOD5和LAS处理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铁盐共沉淀泡沫浮选法去除废水中Cr(VI),用FeSO4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状态,考察了还原剂用量、捕捉剂品种及pH对总铬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浓度为10 mg/L的含Cr(VI)模拟废水,使用FeSO4作还原剂,LAS作捕捉剂,铁铬摩尔比为7∶1,pH=10,鼓泡10 min的条件下,Cr(VI)去除率可达99.1%。  相似文献   

6.
采用氯气-泡沫分离法处理尿素氧化法水合肼生产废水,考察了pH值、氯气投加量、废水循环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11.0、氯气投加量为400 mg/L、废水循环处理时间为2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经氧化、分离处理后,NH3-N、CODCr含量大幅度削减,其去除率分别达到94.35%、96.07%。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级A/O-海绵填料工艺处理DMF废水,探究一级A/O缺氧池(A1)和二级A/O缺氧池(A2)分段进水比(8∶2、7∶3、6∶4、5∶5)对系统脱氮除碳效能影响。结果表明,两级A/O-海绵填料工艺在不同分段进水比条件下均能实现对COD的高效去除,COD平均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而系统对TN、NO;-N和NH;-N的去除受分段进水比影响较大。在较高(8∶2和7∶3)分段进水比条件下,系统TN去除率为81.39%~89.03%,此时TN主要以NH4+-N和NO3--N形式存在;当分段进水比减小为6∶4时,系统TN去除率达到最优值91.33%,出水NH4+-N和NO3--N均明显低于其余进水比工况,分别降至8.04 mg/L和7.06 mg/L。因此通过优化两级A/O-海绵填料工艺分段进水比,可提升高浓度有机氮废水中难降解碳源的利用率与控制氨化反应进程,实现DMF废水有机氮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8.
泡沫分离法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低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以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体系,对泡沫分离法脱除甲基橙染料废水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pH值、气体流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装液量对脱色的影响,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捕收剂,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值6.0,气速0.04 m3/h,CTAB质量浓度90 mg/L,装液量1 000 mL,第1次脱色富集比β为111.0,脱色率R为99.5%。然后,对破沫液进行过滤,所得的滤液可代替部分表面活性剂进行下一次脱色。当补加的表面活性剂与废水中甲基橙的摩尔比为0.89∶1时,第2次脱色率为99.4%,富集比为50。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化海泡石做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填料,考察该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海泡石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和总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水为10L的最佳进水量时,人工湿地对氨氮去除率较高,进水浓度在12mg/L,pH在5.5时去除率可接近85%;总磷的去除在进水浓度为2mg/L,pH值为6.5时去除率可达到91.1%。  相似文献   

10.
以生活污水和水热反应废水为培养基,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菌藻体系。在水热反应废水间歇添加阶段,总悬浮固体(TSS)达到最大值670 mg/L,停止添加水热反应废水后,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持续降低,其去除率分别为39%和65%;连续进出水能够促进微藻的生长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培养第34 d,TSS达到1 220 mg/L。当进水水热反应废水浓度为0.5%时,反应器中COD和氨氮去除量分别为81.2 mg/(L·d)和10.2 mg/(L·d)。当进水水热反应废水浓度提高到1%时,反应器中COD和氨氮的去除量随之增大,分别达到128.4 mg/(L·d)和12.0 mg/(L·d)。  相似文献   

11.
泡沫分离法处理结晶紫染料废水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结晶紫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体系,对泡沫分离法脱除结晶紫染料废水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捕收剂时,pH、气体流速、表面活性剂浓度、装液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操作条件. 结果表明,当pH为11.0、气速0.018 m3/h、SDBS浓度450 mg/L、装液量500 mL时,富集比为10.3,废水中结晶紫脱色率为93.5%.  相似文献   

12.
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对染料废水的泡沫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生鹏  唐奕  廖学品  王茹  石碧 《化工学报》2015,66(11):4493-4500
以结晶紫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CBS)对染料废水的泡沫分离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气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泡沫相与液相高度比(HF/HL)、染料初始浓度、乙醇添加量等因素对废水中染料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CBS适用于碱性条件下染料废水的泡沫分离;随着气速的升高,染料的去除率增加,但富集比降低;随着CBS用量的增加,染料的去除率先增加而后降低,富集比随CBS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泡沫相高度与液相高度比为3左右时,染料去除率较高;添加适量的乙醇对泡沫分离是有利的;在较佳的分离条件下,染料的去除率可达80%,富集比达到1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染料废水的泡沫分离。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一种膜炭生物反应器,并研究其降解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效果,与膜生物反应器相比,该系统耐表面活性剂冲击能力强,在表面活性剂负荷不超过 0.126 kg/(m3·d)时,进水 COD 为 1 600~4 500 mg/L,LAS 为 200~1 300mg/L 时,MCBR 出水 COD 稳定在 100 mg/L 以下,LAS 小于 1 mg/L,去除率接近 100%。氨氮平均去除率 85% 以上,总氮去除率在 9.47%~47.74%,系统同时存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粉末活性炭强化了物理吸附-厌氧生化降解过程,实现了表面活性剂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分离,有利于难生化物质的降解。该系统的突出优点为在处理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过程中无泡沫产生,避免污泥流失,表面活性剂一步去除率超过 99%。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段式进水一体化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除磷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区和缺氧区进水流量比为3∶1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3%以上;在好氧区DO的质量浓度约为2.0 mg/L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1%以上;在HRT为8 h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3%左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TP去除率的因素优先顺序为DO、进水流量比、 HRT,最佳组合工艺参数为厌氧区和缺氧区进水流量比为3∶1, DO的质量浓度为2.0 mg/L, HRT为8 h。  相似文献   

15.
超重力气提法处理丙烯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翠芳  刘有智  焦纬洲 《化工进展》2014,33(9):2501-2505
基于常温下气提法处理丙烯腈废水去除率低的问题,提出了超重力强化气提法处理丙烯腈废水的研究思路。实验研究了超重力因子β、气液比、丙烯腈模拟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丙烯腈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超重力单级气提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就去除效果与传统气提法和搅拌法进行对比,着重考察了三级气提后丙烯腈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超重力因子β为50.14、气液比为1300的条件下,超重力单级气提丙烯腈废水初始浓度为(3000±100)mg/L时,丙烯腈去除率为69.1%,相近条件下较传统气提法去除率提高了1.6倍,较搅拌法去除率提高了12倍,三级气提时丙烯腈去除率可达97.1%。超重力气提法强化了气液传质过程,实现了废水中丙烯腈的高效去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羧甲基纤维素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曝气、停留时间等关键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16000mg/L,进水初始pH值为3.5,停留时间75min,铁炭体积比为1∶1,曝气量为5L/min,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35.14%,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选用以竹丝为填料的缺氧生物滤池,并结合气升式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组成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改进工艺,研究其对低C/N比水产养殖废水中COD_(Mn)、NH_4~+-N、TN、抗生素等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该改进工艺在水力负荷q=18 m~3/(m~2·d),A/O体积比为1.8,硝化液回流比为100%,气水比为6:1时,出水水质较好。上述工艺COD_(Mn)平均进水为8.00 mg/L、NH_4~+-N、TN的平均进水质量浓度分别为2.33、4.50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3.11%、88.86%、84.67%,COD_(Mn)平均出水为4.55 mg/L,NH_4~+-N、TN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26、0.69 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标准。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抗生素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本改进工艺在不同季节对水产养殖废水中的磺胺甲噁唑(SMX)都有很高的去除效果。夏季系统对SMX的总去除率为99.39%,秋季系统对SMX的总去除率为93.85%。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铁盐共沉淀泡沫浮选法去除废水中Cr(Ⅵ),用FeSO4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状态,考察了还原剂用量、捕捉剂品种及pH对总铬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浓度为10mg/L的含Cr(Ⅵ)模拟废水,使用FeSO4作还原剂,LAS作捕捉剂,铁铬摩尔比为7:1,pH:10,鼓泡10min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可达99.1%。  相似文献   

19.
以火山岩陶粒和贝壳生物陶粒制备了混合床生物滤柱(MB-BAF),研究其对不同浓度苯扎氯铵消毒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苯扎氯铵稀释比(1∶160、1∶80、1∶40)的进水条件下,MB-BAF出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2%、89%、78%,出水COD均20 mg/L;苯扎氯铵消毒废水进水的总氮5 mg/L,在3种稀释比下(1∶160、1∶80、1∶40)的去除率分别为80%、68%、55%;出水浊度5.0 NTU,BAF出水p H在6.5~7.0之间。MB-BAF处理后的苯扎氯铵消毒废水的各项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的城市绿化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某强碱三元污水处理站已建的序批式沉降罐,开展序批式静态沉降与序批式曝气沉降应用效果对比研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进水ρ(油)300 mg/L、ρ(硫化物)10 mg/L、ρ(悬浮固体)150 mg/L,水力停留时间基本相同,序批式曝气沉降比序批式静态沉降在气液比为6∶1、 9∶1、 11∶1时,油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 16.5%、 10.3%;硫化物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3.2%、 37.7%、 45.6%;悬浮固体去除率分别下降了7.8%、 5.2%、 12.3%。综合分析,推荐序批式曝气沉降采用半程曝气的方法,气液比控制在9∶1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