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人类水利工程建设史和全球跨流域调水工程进展现状;根据自流调水、就近调水、技术可行原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规划设计了欧亚草原9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和欧亚运河网络,并对关键工程进行了技术分析,对调水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阐述了欧亚草原跨流域调水和内河航运工程的多重间接效益。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欧亚草原调水和运河工程技术可行,国力可承受,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明显,可以大大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山东省引黄济青、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三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概况,分析了山东省跨流域调水工程特点及运行环境,初步探讨了山东省跨流域调水工程近期运行管理模式,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发挥工程效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管理与运营包含了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行业和多学科的许多复杂问题,如何进行合理运行、科学调度和有效管理,是实现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最终规划目标和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的一些做法和探索性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调水管理提出研究思路,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北方天然缺水的必然选择,却往往由于水价机制不合理,长期亏损,无法稳定地发挥供水效益。因此,跨流域调水工程应该推行更科学、合理的两部制水价。本文分析了适用于跨流域调水不同环节的两部制水价,并提出了可行的计算方法,以期水价管理部门提供水价制定和调整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5.
跨流域调水水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新霞  贾仁甫  蒋维  盛东升 《人民黄河》2005,27(12):62-63,67
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其自身也面临着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中水价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论述和介绍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分摊方法、三部制水价的计收方式、跨流域调水水价测算的层次和重点、供水口门水价的测算原则和内容、调水工程用户水价的测算方法等。用户对调水水价的承受能力,可按水费占工农业产值(或效益)和居民收入的比例及调水工程对水价总水平影响的程度等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谈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述了跨流域调水对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意义,国外已建成的重点跨流域调水工程,国内已建、在建及规划中的重点跨流域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国外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管理与运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环境、法律以及经济等多学科的问题,从立法、水权、水价、水资源统一管理、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以及跨流域调水的运营管理模式等"软环境"方面,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方妍 《人民长江》2005,36(10):9-10,28
跨流域调水是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大规模工程措施.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已建、在建和规划设计中比较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论述了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建设前景,同时就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这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论跨流域调水的节水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跨流域调水需要修建规模宏大、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的调水工程,为了充分发挥效益必须节约用水。为此调水必须先节水、调水过程中的节水、调水后的节水三个方面分析了调水与节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提出了调水应重点研究的节水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融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管理体制包含了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的问题。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入手,结合调水的特点,具体分析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可能融资渠道。在阐述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分担的主要原则后,对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水价的参考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跨流域调水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而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2013年10月,中国水利学会调水专业委员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学术研讨会,就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继2013年第20期刊登相关文章之后,本期推出"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专题",为相关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调水工程调水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资源性缺水的重要手段。跨流域调水工程规模的确定,既关系到调出区未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问题,也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合理性问题。本文结合某跨流域调水工程实例,通过调出水资源量分析,调水规模与供水量关系分析,以及调水规模单方水投资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工程规模。  相似文献   

13.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元明 《人民长江》1997,28(3):11-13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促进缺水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以及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发挥其最佳效益,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措施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系统。根据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调查资料与有关分析成果,以美国距流域调水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代表,结合其它一些国家的情况,简要介绍国外跨流域调  相似文献   

14.
响应水质型缺水社会需求的跨流域调水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中国水利》2006,(1):14-19
在分析了国际现有跨流域调水工程普遍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两个已建和拟建工程特例,对面向水质型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剖析,进而重点阐述了实施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并提出了面向水质型缺水社会需求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是我国的水情特点,开展跨流域跨区域科学调水是实现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系统空间均衡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文章分析了我国实施跨流域跨区域调水的必要性,概括总结了我国调水实践取得的成就,围绕调水工程顶层设计、水资源供需两侧以及调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现状调水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科学调水的基本内涵,研究提出了实现科学调水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许多地区是通过大型调水工程解决水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大型调水可以在一个流域内进行,也可以跨流域实现(即流域与流域间的调水)。近年来,一些调水工程规模愈来愈大,距离长达数百公里,年调水  相似文献   

17.
李茜 《陕西水利》2010,(3):112-113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跨流域调水的各种可能方案,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三条线路,进行可行性、合理性、可调水量分析论证。对渭河水资源进行供需平衡分析,说明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渭河流域近、中期缺水的根本途径,而远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西线调水工程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跨流域调水系统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宏江 《中国水利》2004,(11):11-13
就跨流域调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管理决策分析研究状况,跨流域调水系统研究与实施的作用与意义以及跨流域调水系统规划与管理决策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引滦入津跨流域调水系统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结合我国现状,从规划后评价与运行管理的角度对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中尚未被重点研究而又很关键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缺水地区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由跨流域调水引发的生态补偿问题是制约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目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主要是沿用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导致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主体缺失、补偿对象不全面、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极大地限制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实践的开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流域内与跨流域调水在受工程影响、水权转移形式、涉及的利益主体关系、生态补偿主导部门、生态补偿核算标准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以区域水权为理论基础,以生态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形式以及补偿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实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0.
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前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尚未构建一套普遍适用的指标体系。在对工程实例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跨流域调水对水源区、输水区和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征出发,遵循系统性、代表性、科学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独立性和客观性等原则,从物理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方面分别构建跨流域调水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解决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等不同目标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上所体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可供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