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7组地震时程曲线使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渤海某平台的抗震能力,结构的塑性利用率处于较低的水平,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时程,发现:结构的最大响应均出现在地震动加速度的最大时刻,但响应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将结构的响应转换为频域并与地震动时程的频谱特征对比发现地震可以激发结构的稳态振动。  相似文献   

2.
针对导管架平台抗震分析标准和目前平台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非线性的导管架平台地震韧性分析方法。以渤海地区BH平台为例,考虑平台材料非线性,利用p-y方法模拟桩-土之间非线性特性,在韧性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平台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该平台整体位移时程曲线、桩头力时程曲线、地震基底剪力时程曲线等;与常规线性分析方法结果相比,考虑非线性特性进行导管架平台地震韧性分析,该平台整体结构保持完整,满足API规范"不倒塌"的要求,能够明显降低桩基壁厚,对于降低油田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洋环境中的固定平台,除承受结构自重及甲板设备重量等静荷载作用外,经常受到诸如风、波浪、海流、地震、船舶撞击等各种环境动力荷载的作用,其中地震是一种较典型的动力荷载。地震分析的方法很多,本文主要对响应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对比,响应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使用的计算软件和结果判断标准均不同。通过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响应谱分析法计算结果过于保守,会浪费钢材,时程分析法使平台设计更经济节约。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地震载荷作用下的海洋平台结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采用海事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ACS,建立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使用Guyan缩聚法对平台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在动力特性分析基础上,选用API RP 2A-WSD地震响应谱从X、Y、Z 3个方向对平台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得到3个方向结构地震响应的最大值,最后对结构强度校核进行校核.结合工程应用,对辽东湾某钢制固定平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是安全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可靠度理论对渤海某油田平台桩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进行了可靠度分析。首先根据搜集的渤海海域土的钻孔资料及设计资料建立了数据库,然后利用其统计结果,并选取一个平台应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进行可靠度计算并进行相关的分析。阐明了各个设计参数的重要程度及其变化对分项系数及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将分折结果与API规范中规定的分项系数进行比较,从而证明其对渤海油田桩基础设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可靠度理论对渤海某油田平台桩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进行了可靠度分析.首先根据搜集的渤海海域土的钻孔资料及设计资料建立了数据库,然后利用其统计结果,并选取一个平台应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进行可靠度计算并进行相关的分析.阐明了各个设计参数的重要程度及其变化对分项系数及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将分折结果与API规范中规定的分项系数进行比较,从而证明其对渤海油田桩基础设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中国海洋油田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地震数据是海量的,现有软件无法在当前硬件配置下完成其数据显示,为此本文讨论了海量地震数据显示以及海量地震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即利用刀片式数据模型管理Geoframe和Landmark等数据格式的地震工区,快速构建一个虚拟地震数据库,建立三维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已经成功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应用,可在当前主流工作站配置下显示渤海区域所有地震数据,而且不用再建地震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中国海洋油田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地震数据是海量的,现有软件无法在当前硬件配置下完成其数据显示,为此本文讨论了海量地震数据显示以及海量地震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即利用刀片式数据模型管理Geoframe和Landmark等数据格式的地震工区,快速构建一个虚拟地震数据库,建立三维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已经成功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应用,可在当前主流工作站配置下显示渤海区域所有地震数据,而且不用再建地震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时移地震属性分析系统是由863计划支持下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它由工程浏览、测井解释、地震层位解释、地震属性提取分析、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属性优化分析、地震属性可视化等8个子系统及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组成。该系统为复杂构造解释、岩性识别、油气检测与预测以及各种储层物性参数的定量计算提供依据,满足了渤海大油田时移地震监测中有关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应用的要求,是勘探开发人员进行地质分析、储层预测、油藏开发的有效工具。它完成了时移地震属性应用技术的程序化、自动化、科学化、可视化和标准化,为石油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综合信息挖掘、分析决策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渤海油田某开发项目,将湿式静态集束海缆供电方案与常规单束海缆供电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集束海缆供电方案可优化平台规模、降低工程投资。该项目实现湿式静态集束海缆在渤海油田的应用,对渤海边际油田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阿东区块沙丘起伏大、地下构造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线性干扰严重、地震资料面貌差的特征,在充分分析野外资料品质的基础上,研究了静校正、线性去嗓、叠前随机噪音衰减、反褶积等处理方法,有效的改善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地震成像的地震速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夏盐3井区存在时间域与构造域高低幅度差异大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前期研究对该地区进行三维叠后重新处理和利用三维速度建模变速构造成图,为夏盐5井的钻探提供了决策依据。钻探后发现。夏盐5井构造高点并不存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该地区构造复杂、地震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能使反射波正确归位,需要使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能实现复杂目标区的高精度成像。研究指出速度建模是关键,并给出了相应的速度建模对策。解决了该地区构造深度与地震双程时间不一致的矛盾。为随后钻探的井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研究舞阳凹陷地震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从地震层序划分、地震相类型及特征分析入手,对舞阳凹陷地震相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了凹陷内主要发育与冲积扇、扇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相对应的地震相类型,剖面上具体表现为九种类型。展示了各层序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是把常规的地质界面型剖面反演成地层岩性型剖面的一种特殊地震处理技术 ,是确定储层岩性特性 ,进行油藏特征描述的重要方法。该技术应用于泌阳凹陷赵凹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 ,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在综合分析了反演和储层参数预测结果的基础上 ,并充分考虑了构造配置关系 ,提出了 3口井的井位部署建议 ,为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区奕江 《石油仪器》1996,10(1):43-44
表面安装技术(SMT)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先进的电装联技术。为满足野外石油勘探仪器所要求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及小型化的要求,在研制生产地震勘探仪器中,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元器件、应用先进的电装联技术,保证了仪器 先进性、可靠性和小型化。  相似文献   

16.
正交地震道在二维地震岩性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交地震道建立在复地震道的概念之 上,与实地震道构成复地震道的虚部和实部。对实地震道进行90相移滤波得到正交地震道的同时,地震子波的形态由零相位子波变为不对称子波。因此,正交地震道能突出反映实地震记录中某些模糊.朦胧的振幅信息。一般在常规显示的剖面中,二者没有明显区别,仅有90°相位差。当采用合适的显示参数后,有时振幅差异性较明显。在二维偏移地震剖面及其正交地震道剖面上将对应层段的振幅值进行对比解释,平面上找出振幅异常区,即为可能的岩性异常体的分布范围。笔者用该方法在塔里木盐地塔中32井以北、以西志留系内幕发现了一个振幅异常分布区,该异常与塔中32井.塔中34井钻探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各种地质体的清晰度取决于记录的分辨率。分辨率可以分为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本文通过模型和实例说明地震记录分辨率的限制以及偏移和反褶积对分辨率的改善。提高频率是改进分辨率的根本途径。因此,研究宽高频地震技术应当是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三叠-侏罗系储层主要是各类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及河道砂、滨浅湖砂坝等沉积环境的砂体。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合成记录分析的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沉积表现为强振幅连续平行相(A相)反射;辫状三角洲(夹扇二角洲)前缘、滨浅湖、曲流河沉积表现为弱振幅不连续发散相(B相)反射。在此基础上分析全区地震反射特征,‘可预测沉积环境和有利储层的展布: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湖盆的北部(YM1井至LN1井附近地区),三叠系辫状三角洲前缘沉积较厚,该区以东的B地震相等时差的高值区代表了滨浅湖砂坝沉积厚度较大的区块,是良好储层的分布区;在塔里木盆地南部,分布有多块等时差高值区,表明这些区块的砂体沉积厚度较大,是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9.
海上地震虚反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较为详细地分析和探讨了海上地震虚反射产生的物理过程,根据海上地震虚反射的模,计算了不同震源深度或电缆深度的Z-f特性曲线,并从实际的东海深海地震频谱资料上测得了虚反射。这对研究海上地震虚反射,探讨震源沉放深度和电缆沉放深度对地震信号频率特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丰兴化地区火山岩地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岩具有形态不规则、横向结构变化快的特点,这给火山岩识别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更准确、快速地识别火山岩,以大丰兴化地区为例,进行了火山岩地震识别方法研究。大丰兴化地区主要发育3类火山岩岩相——火山口、火山通道和火山侵入岩,不同岩相的火山岩具有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和属性特征。运用地震剖面识别法、振幅和相干时间切片、地震属性分析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对该区3类火山岩岩相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较好,说明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