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本体聚合方法,以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引发苯乙烯、丙烯腈在聚丁二烯橡胶上接枝共聚合.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预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规律,并求出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动力学曲线均符合一级线性关系;镍系高顺式橡胶BR9004体系的预聚合反应速率最快;增加引发剂DP275B浓度、提高引发温度、降低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700A用量和聚合搅拌速率均可加快ABS预聚合反应速率;当w(700A)为5.0%, w(DP275B)为0.021% 时,共聚单体的表观增长反应活化能为10.84 kJ/mol,频率因子为0.12 min-1.  相似文献   

2.
《弹性体》2016,(1)
为了提高现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产品的白度,改善其色差的稳定性,增加产品在白色家电市场的竞争力,考察了接枝ABS(G-ABS)胶乳后处理工艺对ABS产品白度和色差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抗氧剂加入温度、颜色改进剂加入方式和G-ABS胶乳凝聚浆液pH值。结果表明,温度对G-ABS粉料的抗氧化性能影响明显,在50℃时把乳液抗氧剂加入到G-ABS胶乳中所得到的G-ABS粉料氧化诱导期最长;ABS树脂的白度和冲击强度随着G-ABS凝聚浆pH值升高而增加,GABS凝聚浆液接近中性时,ABS树脂的耐高温老化和耐光氧老化性能最佳。向G-ABS胶乳中添加颜色改进剂等助剂能明显提高产品的白度、耐高温老化和耐光氧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主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工艺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还原剂通常由葡萄糖(DX)、焦磷酸钠(SPP)和硫酸亚铁(FES)组成。因含糖和磷所以存在还原剂溶液储存周期短、生产废水含磷量高等问题。使用甲醛次硫酸钠(SFS)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分别替代原有配方中的葡萄糖(DX)和焦磷酸钠(SPP),通过间歇聚合和半连续聚合试验,考察了不同SFS/FES质量比和EDTA-4Na/FES质量比对还原剂活性,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高胶粉接枝率和最终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S/EDTA-4NA/FES等于50/5/1时,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胶体分散体系稳定性基本原理,阐述了在凝聚和熟化的不同阶段,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的凝聚颗粒结构和形态变化过程。在凝聚阶段,凝聚剂能快速破坏胶乳粒子的双电子层结构,使其瞬间形成聚集体,进而互相交联形成中间包含介质的三维网络结构,并逐渐形成了絮凝结构体—"凝胶"。在熟化阶段,被破碎成小块的"凝胶"收缩脱水,形成"初级"凝聚颗粒,"初级"凝聚颗粒开始互相碰撞、黏结,最终形成具有微孔结构的凝聚颗粒。对比不同生产装置的工艺可看出,使用不同连续凝聚工艺所得凝聚颗粒的结构和形态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分批次加入凝聚剂和梯度升温熟化可改善G-ABS高胶粉流动性和致密度,减少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堆积和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采用乳液接枝-本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掺混法生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过程中,为了维持上下游生产平衡,接枝胶乳需要在储罐内储存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抗氧剂,而后进入凝聚单元。当储存环境中有氧气存在时,胶乳中的聚合物会发生氧化,导致最终产品白度和色度稳定性下降。本文通过实验证明,胶乳中残留的引发剂是促使聚合物氧化的关键因素。通过降低储存温度和缩短储存时间,能够有效降低接枝ABS(G-ABS)胶乳在储存过程中聚合物的氧化速度,提升产品白度和色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胶体分散体系稳定性基本原理,阐述了在凝聚和熟化的不同阶段,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的凝聚颗粒结构和形态变化过程。在凝聚阶段,凝聚剂能快速破坏胶乳粒子的双电子层结构,使其瞬间形成聚集体,进而互相交联形成中间包含介质的三维网络结构,并逐渐形成了絮凝结构体—"凝胶"。在熟化阶段,被破碎成小块的"凝胶"收缩脱水,形成"初级"凝聚颗粒,"初级"凝聚颗粒开始互相碰撞、黏结,最终形成具有微孔结构的凝聚颗粒。对比不同生产装置的工艺可看出,使用不同连续凝聚工艺所得凝聚颗粒的结构和形态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分批次加入凝聚剂和梯度升温熟化可改善G-ABS高胶粉流动性和致密度,减少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堆积和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7.
《弹性体》2016,(3)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乳胶(PBL)粒子表面接枝共聚丙烯腈和苯乙烯单体,通过改变聚合工艺条件合成了一系列AB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备ABS树脂。主要考察了PBL存放时间、胶乳粒径、接枝单体丙烯腈含量、接枝聚合温度等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PBL存放时间、降低单体丙烯腈含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白度,但会降低产品的冲击性能;降低聚合温度有利于提高ABS树脂的冲击性能和白度;增加PBL小粒径胶乳的含量会降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提高白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的聚丁二烯橡胶(PB)接枝共聚物,然后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共混制备了ABS树脂。研究了预溶胀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聚合过程中乳液粒径大小及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溶胀有利于ABS树脂冲击强度的增加;接枝聚合反应的最佳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65℃和120 min。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高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的胶乳凝聚机理,研究了凝聚剂用量、凝聚温度和搅拌器转速对凝聚效果的影响.结合装置实际生产情况得出最佳凝聚工艺条件:凝聚剂用量35-45 kg/t,凝聚温度为76℃,搅拌器转速为100 r/min.对现有凝聚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ABS树脂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3种单体共聚,介于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之间的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其微观结构是聚丁二烯(PB)橡胶微粒分散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连续相中"海岛"型两相  相似文献   

11.
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产装置中,凝聚干燥单元易出现凝聚颗粒形态不佳、结构松散、浆液水层浑浊、真空过滤机滤布堵塞、脱水机电流超限和湿粉料含水量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装置的生产能力。在凝聚过程熟化阶段加入辅助凝聚剂,可显著改善凝聚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的辅助凝聚剂占凝聚浆液中固体质量的1.0%~2.0%时,凝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减少近60%,悬浮物减少97%,湿粉料含水质量分数由23.6%~23.9%降至19.4%~20.1%;辅助凝聚剂的使用对凝聚、脱水、干燥等单元操作的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和最终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采用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工艺生产ABS时,需要采用凝聚的方法将接枝聚合物从乳液中分离,获得G-ABS高胶粉。在以硫酸作为凝聚剂生产G-ABS高胶粉时,残留在高胶粉中的硫酸会对ABS的白度和储存应用过程中的色度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方法下残留酸性凝聚物的去除效果,发现通过优化凝聚过程、改变升温和碱液加入的方式,能够使凝聚颗粒中的凝聚剂残留最少化。  相似文献   

13.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Ⅰ. 相转变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以4种聚丁二烯橡胶作增韧剂,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法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用折光指数法监测预聚合阶段的单体转化率,重点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橡胶对ABS合成过程中相转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Li系700A橡胶聚合体系的黏度最大,相转变过程亦最为显著;随着橡胶用量的增加,聚合体系的黏度显著增加;采用DP275B(用量大于或等于210 μg/g)和适中的搅拌速率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相转变过程;随着Li系700A橡胶和DP275B用量的增加,相转变过程均有所后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的橡胶种类和橡胶配比与苯乙烯、丙烯腈进行连续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中试生产,并对不同条件下的ABS产品进行微观结构和溶胶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独山子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50AF)制备的本体ABS产品性能全面优于上海高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55AE)、50AF与燕山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BR9004)组成的混合胶; 混合胶中,当50AF与BR9004的混合配比为7∶3时ABS产品性能更好;ABS产品冲击强度均随着胶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熔体流动速率均随着胶液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乳液接枝-本体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掺混法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装置聚丁二烯(PB)胶乳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一步法工艺、两步法化学附聚工艺、两步法压力附聚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在工业装置中的应用概况。在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40万t/a ABS装置中,优化组合设计聚丁二烯胶乳生产工艺,建立了一步法、两步法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实现对聚丁二烯胶乳品质的灵活控制,使ABS树脂产品的性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通过自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与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双组份接枝马来酸酐的新型相容剂(ABS/EMA-g-MAH),并与国内外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g-MAH)、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比较,研究了相容剂种类、相容剂含量及挤出机螺杆转速对尼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BS/EMA-g-MAH为PA/ABS合金的最佳相容剂;在添加量为12%时ABS/EMA--g-MAH表现出最佳的增容增韧效果;降低挤出机螺杆转速可使PA6/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的研究,设计了ABS-750SW生产中的聚丁二烯胶乳配方、ABS接枝聚合配方以及凝聚、掺合生产工艺,开发出超白ABS-750SW产品。该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为45~60g/10min,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或等于167J/m,屈服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40MPa,黄色指数小于或等于19。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B-g-SAN)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ABS),考察了橡胶含量对该ABS树脂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密度和硬度均有所降低,而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因此可通过调节橡胶含量来制备具有不同物理力学性能的ABS树脂,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乳液接枝聚合法合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接枝粉料,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得到ABS树脂。探究丙烯腈含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耗散因数、体积电阻率、维卡软化温度以及两相之间相容性上升,但熔体流动速率、表面电阻率、介电常数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乳液技术在聚丁二烯(PB)和丁苯橡胶(SBR)乳胶粒子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合成了PB质量分数为60%的ABS接枝粉料,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组成和结构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粒子粒径对ABS树脂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和SBR橡胶粒子的粒径分别为0.3μm和0.05 μm左右时,橡胶粒子的粒径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单独采用小拉径SBR橡胶粒子不能有效地增韧SAN树脂,而大粒径PB橡胶粒子对SAN树脂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