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盆景起源研究--中国盆景艺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祥云  李峰  贾曼 《中国园林》2004,20(7):51-53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青州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奇石产地.近年的考古发现以生动翔实的画面提出了佐证,不但有庭院置石,又有山石盆景作品.盆景在当时已作为礼品,赠与外宾,使中国的盆景艺术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武忠 《中国园林》1997,13(5):46-49
本文探讨了在艺术与审美范畴内盆景的意义和特点,认为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具有现实的时空与艺术的时空的审美二重性,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可以从“美在物理、美在创造,美在奇丑,美在意境:这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欣赏中国盆景可概括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赏者在感受作品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于盆景的艺术审美欣赏活动。  相似文献   

4.
浅谈盆景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朝霞 《山西建筑》2003,29(10):161-161,166
从盆景与盆栽、盆景与自然景观、盆景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盆景的综合性几个方面对盆景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对盆景艺术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韦金笙 《中国园林》1991,7(2):11-20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盆景艺术经历东汉盆栽发端时期;唐代盆景形成时期;宋代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两类的发展时期;元代“些子景”的深化时期;明代总结经验,纷立理论萌发时期;清代形成流派大发展时期,遂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建国后,继承创新,开创盆景美学,走向世界的新阶段。本文籍以清本正源,发扬光大。在我国盆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再度成为世界“盆景之母”。  相似文献   

6.
潘仲连 《中国园林》1992,8(2):53-56,58
一当今盆景已发展成为普世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并按所在国家的国情相继形成了不同的造型风格,其中不乏后来居上、青胜于蓝的国家和地区。在如此喜人的空前盛况下,作为盆景创始国,如何奋发自励,继续力争上游,这对于我国盆景界来说,无疑是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我们为求发展而展望前景的同时,有必要反思国内盆景众多的地方风格与总的民族风格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探明其因果,总结其利弊。以  相似文献   

7.
韦金笙 《中国园林》1992,8(2):49-52
本文通过布展实践,就布展原则、布展材料、布展道具、布展色调等进行探讨,以供布展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邵忠 《园林》1999,(1):45-45
苏州盆景历史悠久,技艺精巧,风格独特,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一个主要流派。苏州,为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西临太湖,河港环绕,山青水秀,景色旖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代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成就,及明代声振画苑的“吴门画派”的崛起,给苏州盆景制作技艺提供了借鉴和范本。这里,历代盆景艺术大师辈出。如唐代诗  相似文献   

9.
潘玉华 《园林》2005,(9):48-49
岭南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五大流派之一。它风格独特,造型、构图丰富多采,擅长表现自然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0.
花汉民  刘玉莲 《园林》1995,(3):34-35
如皋市是一座已有1580年历史的苏北文化古城,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如派盆景(也称通如派)。其中最典型,最能体现如皋盆景艺术特色的当数“S”两弯半。并由此衍生出“一弯半”和“三弯半”。如皋盆景起始于北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本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如皋盆景之所以能汇流成派,秉仗的是自己的艺术特色。如皋盆景老艺人称如派盆景为“寸折寸弯鸡爪翅,云头雨足美人腰”。其  相似文献   

11.
韦金笙  李何 《中国园林》2004,20(7):54-56
在总结已建盆景园经验教训基础上,根据中国盆景艺术特色,论述盆景园是通过造园艺术手法,创造便于研究、创(制)作、收藏、展览盆景:营造适宜养护管理盆景环境,以供游人或园主(私家盆景园)欣赏盆景的专类园.建设盆景园时,要明确功能,合理布局,精心建设,把中国盆景园建设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古雅的艺术风格,盆景、名园相得益彰的盆景专类名园.  相似文献   

12.
张纵 《中国园林》2003,19(4):57-60
从西方现代设计理论与现代抽象艺术的形态演绎角度,分析了二者对风景园林设计艺术形式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我国园林设计中如何互融与借鉴的问题,提出了亟待重视园林设计的艺术性这一极为现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园林艺术中文人园的隐逸精神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吕明伟  胡晓雷 《中国园林》2003,19(12):63-65
从文学艺术审美的角度,探寻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发展历程,通过论述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大夫所特有的隐逸精神的发展与审美情趣,指出古典园林艺术中,如何从消极避世的“隐于园“的观念,向积极看待人生的“娱于园”的观念转变的,以及古典园林意境对于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和城市化,给景观设计学带来众多挑战和机遇,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危机、精神信仰缺失,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重任.而面对这样的重任,景观设计学必须重归土地设计监护的生存艺术,挣脱空洞虚伪的"造园艺术"的羁绊,解开有闲士大夫审美趣味下的裹足,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寻找大禹的精神,汲取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现在到了该申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源于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艺术",而这门艺术在中国及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阉割了.中国的问题已经和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倪亦南 《中国园林》2004,20(12):63-66
从美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探讨东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多为几何式园林,讲究规整、对称,强调人工美;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具有自然性、曲折多样性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6.
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包括导致其典型形态的所有影响因子和相互关联性。换句话说,景观可以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自然景观被人类干预(通常是农民和农业)到一定程度,即成为文化景观,生态系统演变为农业生态系统,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是主要的生态因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文化景观,尤其在中国,是9 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自然和人类相互的影响之下逐步地改变、影响或适应特定的生态因子后形成的。由此产生的文化景观反映出人与自然在悠久历史中的相互关系。由于农业必须有定居点的存在,因此典型的文化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系统以及村庄和建筑。更重要的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文化景观是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结果,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审美价值。经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景观向文化景观的转变不应被看作是对自然或自然景观的破坏,而应被理解为对景观的(重新)塑造。取决于是否适合农业发展,文化景观在21世纪面临的发展趋势包括集约化或彻底遗弃。风景园林的任务即在这两种极端情形之间找到平衡点,提出发展理念,同时考虑文化景观的历史的和美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红卫  蔡如 《中国园林》2003,19(3):7-10
大地艺术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许多大地艺术作品与景观和生态问题密切相关,大地艺术关注自然因素,时间因素,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工业废弃地问题,从而开拓了风景园林师的思维,影响到风景园林师对工业废弃地的处理方式,并丰富了风景园林师的形式语言,从而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空间特征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特征之一。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多年来持续探索风景园林的空间教学模式并不断进行改革。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央美术学院风景园林的课程设置,然后分析了风景园林的基本空间类型:图形化基面和层状空间,并总结了各自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图解为工具,建立了一个以空间作为知识对象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从具有确定背景和对象的案例研究或者特定场地开始,进一步发展为剥离背景的抽象研究,然后加以转化,是一个从具体走向抽象再转化为具体的理性过程。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展望--中国LA学科教育研讨(2)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林广思 《中国园林》2005,21(10):73-78
通过对中国LA学科教育发展的全面回顾,论证学科诞生于1951年创立的造园组,分析讨论学科中译名的原则,提出学科的核心是空间规划与设计,认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景域,倡导建构具有中国人特点和中国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