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减灾中心)成立于2002年,20年来,减灾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提高防洪抗旱科技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水旱灾害损失视为己任,在宏观战略与对策、微观技术与方法、科研平台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介绍了减灾中心在防洪减灾、抗旱减灾、遥感技术与应用、水利史与...  相似文献   

2.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减灾中心)成立于2002年,长期致力于防洪抗旱减灾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防洪减灾领域一支举足轻重的科研力量.总结了减灾中心在防洪减灾国家战略、洪水运动及致灾机理、洪水预测预报、洪水调度、洪水损失评估、防汛决策支持、工程抢险技术等方面理论及技术取得的学术成果,有效支撑了行业防洪...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干旱灾害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抗旱减灾工作现状,在明确抗旱减灾主要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我国抗旱减灾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我国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抗旱减灾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在旱情监测、识别、评估以及抗旱减灾风险评价、预警和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治淮》2018,(9)
正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事关流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充分展现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关心淮河防汛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宣传中心决定开展"2018年淮河流域防汛减灾"主题征文活动。一、征文内容2018年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成效;防汛减灾工作经验交流和实践探索;淮河防汛减灾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等。  相似文献   

5.
《治淮》2018,(7)
正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事关流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充分展现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关心淮河防汛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宣传中心决定开展"2018年淮河流域防汛减灾"主题征文活动。一、征文内容2018年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成效;防汛减灾工作经验交流和实践探索;淮河防汛减灾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等。  相似文献   

6.
刊首语     
正自1989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设立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减灾中心)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减灾中心已成为集防洪、抗旱、遥感、水利史和水文化研究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防洪抗旱减灾综合性研究机构。30年来,减灾中心以建立防洪抗旱减灾领域高层次的决策支持中心、高水平的科技先导中心、高产出的技术转化中心、高效率的信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7.
张中杰 《陕西水利》2017,(Z1):257-258
近年来洪涝灾害依然频繁发生,虽然国家不断加大防洪减灾投入,但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成增长之势,有必要研究各类防洪措施及其相互结合,充分发挥防洪减灾作用。结合冷水沟水库工程,分别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者相结合防洪减灾作用分析,研究各类防洪措施防洪减灾作用。通过研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能更好的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充分认识和研究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对预防和治理洪水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文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旱减灾研究团队从2005年成立至今的抗旱减灾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历程。团队始终坚持国家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在抗旱减灾相关的制度、标准、技术等方面产出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建立了抗旱减灾学科体系,为国家抗旱减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旱灾学、防旱学和应急抗旱技术等学科方向深入开展研究,为提高我国抗旱减灾管理科学化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防洪抗旱减灾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防洪抗旱减灾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几代专家辛勤耕耘,为此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以来,随着防洪减灾研究所与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防洪抗旱减灾领域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进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向“洪水管理”与“全面抗旱”的两个转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从灾害学、防灾学与防灾减灾技术3个层次介绍了减灾中心近年来在防洪抗旱减灾领域取得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灾能力评估是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方法】首先,综述了减灾能力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减灾能力、恢复力和适应能力概念间的关系;其次,界定了综合减灾能力的概念,剖析了其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从资源要素和过程要素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探讨了减灾能力综合评估的方法及其适用性,以及未来减灾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结果】结果表明,国外减灾能力相关研究倾向于将恢复力和适应能力的概念广义化,国内学者通过时间尺度区分减灾能力和适应能力;减灾能力评估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灾种减灾能力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结论】减灾能力具有综合性,综合减灾能力评估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难点在于通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未来需进一步关注其动态评估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空间信息技术与防洪减灾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洪水灾害频繁,洪灾损失严重,防洪减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防洪减灾研究中,必须积极引进当今社会最新科研成果,以高新技术改造水利传统产业,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防洪减灾中,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今天,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将防灾减灾体系更趋完善,探索新的防灾减灾工作新理念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对在防灾减灾体系中注重减灾保险新体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立防汛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客观反映区域防汛减灾能力、查找薄弱环节的重要措施。将上海市防汛减灾能力划分为工程性和非工程性能力两大部分,共分3个层级、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形成了可以覆盖全市防汛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治淮》2018,(8)
正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事关流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充分展现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关心淮河防汛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宣传中心决定开展"2018年淮河流域防汛减灾"主题征文活动。一、征文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防汛抗旱》2005,(4):62-63
11月2日,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在青岛召开了2005年年会。出席会议的有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德坤,减灾专委员会秘书长黄朝忠,减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防办海河松辽处处长万海斌,以及专业委员会委员、委员代表41人。减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朝忠就减灾专业委员会2005年的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安排意见做了发言。  相似文献   

16.
加快构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 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治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此表达对地震死难同胞的沉痛哀思,警醒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关于美国自然灾害减灾战略及其目标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峰 《浙江水利科技》2003,(3):53-54,57
自然灾害的减灾目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对各种自然灾害具有良好恢复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美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减灾现状、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对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和减灾与环境公平问题等减灾行为的再认识,美国自然灾害减灾战略及其主要科技目标,以期为浙江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全国各县市防灾减灾基本单元构成,而防灾减灾体系中,群防群控是重要、有效的防御手段。文章以宁城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基层县域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洪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县域山洪灾害群防群控体系建设具体措施及主要做法,可为其他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减灾专委会),原名减灾研究会,挂靠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于1990年3月。2003年12月22日,减灾专委会在大连召开会议,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国干旱灾害呈现多发频发趋势,对我国的城乡居民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抗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和抗旱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抗旱减灾工作的需求,提出了我国建立防旱抗旱减灾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