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预评估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参照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规范要求,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BIM建筑信息模型,对建筑空间几何信息、建筑空间功能信息、建筑材料以及设备等各专业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数据集成与一体化管理,为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计算与评估提供必要的分析依据;利用三维数据信息可视化技术实现了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评价功能,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得力的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2.
采光、能耗、通风、噪声分析是绿色建筑评价的关键。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与绿色建筑分析软件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BIM模型的信息化优势,快速分析绿色建筑评价信息。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合BIM与绿色分析软件可量化计算分析的因素,构建绿色度采光、能耗、通风、噪声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绿色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针对武汉地区的气象特点,以华中科技大学西十二教学楼为例,借助Revit软件构建BIM模型,并以gbXML格式文件导入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中进行采光、能耗、通风、噪声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最终绿色度评价结果为优。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具体分析Revit软件和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间互操作性问题,分析信息传递过程中丢失的内容类型及其对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建议,为绿色建筑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过去经验发现,全国发展绿色建筑采取的技术措施、绿色材料等都极为相似,缺少了对建筑特定地域的地域性思考。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协同设计、参数化表达等优点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平台,梳理BIM技术与昆明DBJ53/T-4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BIM与地域特性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地域性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观念模型,该模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地域特性建立早期设计模型,结合绿色建筑性能分析软件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得到优化模型,为今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提供设计思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自2006年我国第一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已有逾800个项目通过评价获得星级标示,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标准新版本的修订工作,新版本标准对绿色建筑提出了更广泛、更严格的要求。同时,各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实施要求普通设计师快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能力,而我国软件市场上尚没有一套成熟的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独立完成新国标下绿色建筑设计的软件产品,论文将重点从软件框架、主体功能、数据接口、计算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新国标下绿色建筑设计软件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设计具有系统协同性、地域性、高效性、自然性、健康性、经济性、进化性7个原则.提出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包括观念目标和评价目标.分析英国BREEAM、美国LEED、日本CASBEE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指出部分评价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共识和能源危机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绿色建筑在建筑行业受到了全社会成员的重视,随着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断深化,我国也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本文对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质量监管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隋馨 《门窗》2013,(10):41-43
现如今绿色建筑蓬勃发展,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结合绿色建筑评价的特点,并以澳大利亚NABERS为重点研究对象,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做出系统研究。通过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现有的建筑设计软件主要满足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标准和设计施工图的需要,软件模型数据只能供单独软件使用,无法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共享,绿色建筑设计中还缺乏基于BIM技术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些绿色建筑设计计算工具都是独立的软件,其输出计算结果无法在绿色建筑评价软件中共享使用,绿色建筑评价软件中也只能输入数据直接打分,无法直接使用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 ,没有形成绿色建筑设计软件体系。通过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软件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数据共享程度,从而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效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集成软件。通过课题的实施增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软件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同时为绿色建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绿色建筑正在建筑领域引发一场"绿色革命"。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因此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的LEED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对现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以及完善。全文提出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引入绿色建筑周围配套基础设施以及步行指数的观点。同时,对现行北京市中心城区获得评级的绿色建筑进行实证研究,着重探讨其周边基础设施以及步行指数的情况,提出Neighborhood指数对其进行衡量,其后与现有评级对比,探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合理程度,从而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风景线,如何合理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从目前的评价体系来看,超高层建筑适应性方面存在条文匹配性弱、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应针对超高层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促进城市建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七大评价指标,探讨有关BIM技术改善和提升可持续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适配性和可能性,助力绿色建筑运用BIM建造技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通过结合某工程案例分析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2.
绿色公共建筑电气设计要求简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金剑 《建筑电气》2012,31(3):35-39
通过对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条文、得分点的介绍,分析绿色公共建筑中针对电气设计要求采用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我国建筑业节能的发展,改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量大的现状,对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某一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BIM技术的应用,运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工具DeST软件对其分项能耗进行分析,得出其建筑热工性能、照明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节能统计结果,为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方向。基于统计结果的分析可知该公共建筑整体能耗量大,需进行实时监测,因此从三方面设计了能耗监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系统架构,旨在构建可靠、高效、共享度高的能耗数据库,建立能耗监测、统计、公示平台,对推动BIM技术在建筑节能方向的应用具有一定研究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筑节能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徐汇区公共卫生中心建筑节能设计过程的描述,提高了本人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认识,同时强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对Revit平台的协同设计应用进行了探讨,将结构专业协同设计的具体流程与常规设计流程进行了对比。之后,对基于Revit的结构施工图设计软件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总结了基于BIM技术的三种结构设计方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某个实际工程,采用常用BIM施工图工具软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evit结构施工图软件和结构计算软件能够实现BIM施工图设计;建筑体量较大,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协同模式的选择对设计过程和结果影响较大;Revit结构施工图软件导出结构计算模型稳定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项目根据预制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需求, 基于自主BIM平台, 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各环节协同工作关键技术研究, 建立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全流程集成应用体系, 并进行工程示范应用。通过本项目实施, 完成自主知识产权装配式建筑BIM平台、软件、系统及标准, 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项目充分挖掘BIM技术信息集成优势, 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20%以上, 降低80%的拼装检测的人工量, 降低工程成本, 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而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BIM环境下高效率的建筑协同设计实现方法,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与质量,从而避免在二维建筑设计环境下常出现的不同专业以及不同设计视图之间信息不一致和冲突现象。采用REVIT系列和Navisworks Manage 2013软件,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项目为例,结合BIM执行计划书,研究建筑、结构和机电等多专业在BIM设计环境中的协同技术。通过RVT标准格式将Revit模型导入NavisWorks Manage 2013等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查,实现专业间在BIM环境下的协同设计。与二维协同设计方式相比,在BIM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增强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实现了不同专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在同一个模型中工作,减少甚至避免了因设计、施工人员缺乏协同工作所导致的设计变更和工程返工,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交通枢纽能耗大的现状,笔者课题组对京沪、京广沿线已建成的中小型城市交通枢纽进行实地调研。本文从空间集约化设计、建筑形体设计、围护结构遮阳设计、屋顶采光设计、室内吊顶空间以及新材料利用等方面分析城市交通枢纽能耗大的原因,并提出了节能措施,并基于BIM技术,采用GBS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从2011年广联达项目开始引入BIM技术, 通过一年的技术培养和经验积累, BIM工程设计中心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服务包括辅助设计、管线综合、建筑能耗分析、三维虚拟漫游等内容, 并在院内承接《建筑工程三维协同设计形式应用研究》科研课题。中心逐步积累BIM项目实施经验, 积极寻求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应用BIM的最佳三维协同设计解决方案。本文将结合项目实际, 分别从BIM可视化设计、BIM模型分析等方面详细阐述BIM应用的内容、方法与主要工具, 介绍三维协同设计过程中的BIM应用探索情况, 并通过归列BIM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其应用价值, 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