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Sm3+掺杂MnO2/TiO_2催化剂(Sm-Mn/Ti),研究Sm3+掺入对MnO2/TiO_2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可见光拉曼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m3+的掺入抑制了TiO_2的颗粒长大,不仅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同时提高MnO2/TiO_2催化剂的缺陷浓度,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反应气体的吸附以及催化反应的进行。因此,适量Sm3+掺入会明显提升MnO2/TiO_2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抗硫中毒、抗碱金属中毒能力,拓宽其活性温度窗口。5 000 h-1条件下,4%Sm-Mn/Ti催化剂在195℃达到最高脱硝率99%,并且在115℃脱硝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2.
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Sm3+掺杂MnO2/TiO_2催化剂(Sm-Mn/Ti),研究Sm3+掺入对MnO2/TiO_2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可见光拉曼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m3+的掺入抑制了TiO_2的颗粒长大,不仅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同时提高MnO2/TiO_2催化剂的缺陷浓度,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反应气体的吸附以及催化反应的进行。因此,适量Sm3+掺入会明显提升MnO2/TiO_2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抗硫中毒、抗碱金属中毒能力,拓宽其活性温度窗口。5 000 h-1条件下,4%Sm-Mn/Ti催化剂在195℃达到最高脱硝率99%,并且在115℃脱硝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3.
依次采用气相和液相浸渍的方法对商用脱硝催化剂V_2O_5-WO_3/Ti O_2进行模拟砷(As)和碱金属(K)复合中毒处理,以氨水和乙二酸溶液对中毒催化剂进行了联合再生;并对中毒及再生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氨的浓度为0.001 5 mol/L,乙二酸浓度为0.001 mol/L时,再生催化剂的脱硝率在300~400℃范围内可恢复至新催化剂的94.3%~97.4%。采用氨水和乙二酸溶液联合再生可有效去除中毒催化剂表面的As和K,同时再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酸性得到恢复,且再生催化剂表面没有生成新的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4.
赵莉  韩健  吴洋文  陆强  杨勇平 《化工进展》2019,38(3):1419-1426
分别制备了钒钨体系和钒钼体系的新鲜催化剂,并通过浸渍法、固态扩散法与干混法分别制备了碱土金属中毒的催化剂,比较了中毒方法、碱土金属以及催化助剂种类等因素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利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中毒方法中,浸渍法碱土金属中毒对催化剂毒害作用最大;Ca对催化剂的毒性大于Mg,且钒钼体系催化剂比钒钨体系催化剂具有更强的抗碱土金属中毒性能。碱土金属的存在会降低催化剂表面的总酸量与酸位点的强度,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改变活性组分的价态并降低催化剂上表面活性氧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将不同含量的Cr2O3负载在工业V-Mo/Ti脱硝催化剂上,并通过XRD、NH3-TPD、H2-TPR、XPS、N2-吸附脱附、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使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脱硝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工业V-Mo/Ti脱硝催化剂上负载Cr2O3,对催化剂的孔结构影响较小;V-Mo-Cr/Ti催化剂与V-Mo/Ti催化剂相比具备更多的表面酸量。但由于受Cr2O3的影响,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较低,化学吸附氧含量较少。与V-Mo/Ti催化剂相比,V-Mo-Cr/Ti催化剂在250~430 ℃温度区间内的脱硝效率较低,N2O生成量较多。  相似文献   

6.
李欣 《浙江化工》2004,35(8):11-12,26
考察助催化剂加入量(Al/Ti摩尔比)和外给电子体加入量(Si/Ti摩尔比)变化对MgCl2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聚合时的聚合性能的影响.发现A1/Ti摩尔比增大会使催化剂活性增加,并存在最佳的助催化剂用量.同时,Ai/Ti摩尔比增大还会使聚丙烯的等规度下降,但当存在外给电子体时,下降速度稍缓.而外给电子体的加入通常在提高聚合物等规度的同时会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对聚酯的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在聚酯反应中的催化特性,讨论了催化剂浓度、Ti/Si比、催化剂添加 方式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影响,并与常规聚酯催化剂醋酸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Si复合 催化剂中Si含量的增加,催化剂浓度增大,PET缩聚反应时间缩短。相同反应条件下,Ti/Si比为94/6与 90/10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约为醋酸锑的2倍;同时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对酯化阶段和缩聚阶段都有 较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文氢  杨岭  赵曦  满毅  李秉毅  张颖  杨万泰 《化工进展》2011,30(6):1231-1236
研究了一系列不同烷基铝处理的TiClx/MgCl2/THF体系Ziegler-Natta催化剂,并采用XPS、EP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了烷基铝变化对催化剂化学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对Ti价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烷基铝的作用,催化剂中活性组分Ti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其中烷基铝预还原过程对催化剂的结构影...  相似文献   

9.
赵瑛祁  丁洪生  张于 《应用化工》2012,41(12):2106-2108
用二氯二茂钛/三异丁基铝/B(C6F5)3催化体系对1-辛烯的聚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Al/Ti摩尔比、B/Ti摩尔比等对齐聚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辛烯齐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催化剂浓度0.026 6 mmo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 h,Al/Ti摩尔比100,B/Ti摩尔比1.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放大实验,产品收率为96%。  相似文献   

10.
负载有CuO的La_2Ti_2O_7的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负载有CuO的La2Ti2O7(CuO/La2Ti2O7),并对其紫外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以甲醇作为牺牲剂时,在紫外光照射下CuO/La2Ti2O7是一个高活性的光解水制氢催化剂。CuO的负载量为5%(mol/mol)时,产氢速率可达54.7μmol/(h.g)。在光催化过程中,CuO所起的作用是促进电荷的分离并成为产氢的活性位点。实验结果还表明在CuO/La2Ti2O7催化体系中,CuO是一个良好的助催化剂,完全有可能替代Ag、Pt等常用的贵金属助催化剂。这一研究结果为La2Ti2O7系催化剂在光解水制氢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