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的建筑—北京兴涛会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算深入却一直未曾中断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现象让我越来越感兴趣:就是在中国建筑传统中,对于我们今天称之为“建筑”与“城市”的两个概念并没有特别的区分,而这恰恰成了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干中国的传统来说,城市(如紫禁城、北京城)不过是放大的建筑,而建筑(如四合院)却可是缩小的城市。用今天的话来讲,所谓的“城市”与“建筑”具有平面与空间布局的同构特征。可能并不恰当:我把这种“城市”与“建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称作“城市”与“建筑”的复合性。 中国建筑的另外的特点上一在于它的特别简化单一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中的“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指的是一种建筑类型(“文化类”).后者可以看成是一系列条理化、符号化的“行为模式”。“文化与建筑”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来表述确实很难。因此.只能通过说“文”解“化”简单地阐述笔者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文化建筑”和“建筑文化”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绍森 《新建筑》2014,(3):78-81
针对建筑设计的真实存在及内心世界两种不同的环境,对应采取谦恭的态度和自由的方式,形成真实环境下的“弱建筑”和抽象环境下的“若建筑”,其中“弱建筑”可以在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区别体现对环境的关照,强调客观理性,立足现实;“若建筑”则是以建筑的原理感悟城市与建筑,并抽象表达环境存在,强调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抽象性,自由畅想。并结合设计说明之。  相似文献   

4.
即然我们把建筑理解为一种叙述语言或文体,就存在着“修辞”问题。在建筑中,除“功能”与“结构”之外,建筑的其他形态均可被视为“修辞”。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本体”其实就是修辞形态。比如彩绘,色彩、材质、造型、体量、比例、线条、路线、秩序及其互为穿插的庭院、园林,形成的空间序列感等。中国古代官方建筑的形式组合是一种社会象征秩序,其组合原则如西方的结构主义学者说的那样,可进行互相组合。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是权力的形式,它是伦理和政治秩序重叠。建筑形式与社会游戏性质极重的社会仪式接连在一起。建筑场所的真正…  相似文献   

5.
山梨知彦 《建筑创作》2013,(11):108-115
在启动该项目之前,我们就在考虑“下一个项目要以水为主题”。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认知中,对于建筑这样的干性物体而言,水是不受欢迎的元素。 但我们常常会想,建筑能否像人类的皮肤那样使之保持适当的水份,从而改变人们一直以来的建筑印象呢。 能否使“水”与“建筑”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作为亲水湖居的典范,本案落址于以闲逸文化著称的成都。比邻湖岸水境,这栋别墅的建筑外形如同“贝壳”,建筑理念取自自然,天然雕饰的异形与肌理间,流露出独树一帜的美。原室内为陈旧的精装房形态,与造型别致的建筑外观相生相伴的,是室内空间相对异形、结构零碎、采光受限、实用性差的实际痛点,这对后续改造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空间重新梳理后,整栋别墅从外观到内里隽永流畅,艺术与生活深度融合,建筑与室内的层次相得益影,艺坚家的趣味美感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前期是中国建筑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此时形成了一种融合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于一体的新的建筑理念,而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国营造学社”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也曾有一些建筑理论方面的著作提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至今尚未有人具体研究过“中国营造学社”与20世纪前期新兴的中国建筑思潮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核心,从文献研究、学术活动、建筑师及职员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这个学术团体对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想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梦琪 《城市建筑》2014,(14):276-276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对居住的建筑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在如此多建筑的风格变化中,无疑都又回到了“多”与“少”、“繁”与“简”的问题。可见,不同的空间形式给予了居住者、使用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9.
汪丽君  舒平 《新建筑》2001,(5):39-42
我们的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新时期隆生和向新世纪过渡的时代,一批建筑师开始思考并着手探索“未来建筑”的形态。虽然不同建筑师表达的建筑思想不同,但他们都在探寻用最简单的语意来回答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骑楼与竹竿厝的结合是漳州传统建筑的独特形式。本文分析了漳州“竹竿厝”骑楼的发展,介绍了其结构布局,建筑意义等。其赋予建筑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我们应当从传统建筑中提取精华并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1.
黄劭彦 《城市建筑》2014,(21):279-279
骑楼与竹竿厝的结合是漳州传统建筑的独特形式。本文分析了漳州“竹竿厝”骑楼的发展,介绍了其结构布局,建筑意义等。其赋予建筑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我们应当从传统建筑中提取精华并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2.
沐小虎 《时代建筑》1994,31(2):56-57,61
时至今日,“文化”一词已经用得十分频繁了。衣食住行均是文化,故此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之说。“文化”一词虽常用,但我们对它的理解,多数情况下却是狭义的。有人将文化和技术看作是建筑的两极。这种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显然局限在社会的人文领域,而把技术排斥在外。对建筑文化的狭义理解本来也无可厚非,不过,我们据此是无从把握建筑文化的整体结构特点。因为文化并非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那样一种神秘的精神实体,而是能为我们把握,认知的复杂系统。对建筑文化进行全面再认识,揭示这个系统的内在规律,我们以为是很有…  相似文献   

13.
林琳 《建筑科学》2006,22(6):87-90
在对骑楼的由来、形态、功能、结构及文化风格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对骑楼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广东骑楼建筑是基于印度“外廊式”殖民建筑、地中海“柱廊”宗教建筑、欧洲“敞廊式”市场建筑、中国“檐廊式”店铺建筑、中国“干阑式”居住建筑等不同形式发展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诺 《华中建筑》1997,15(3):24-25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曹诺1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在一般人看来,“建筑”与“艺术”一个是工程学科,一个是艺术学科,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建筑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专业特点,又产生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建筑文化”等等这些学科交叉融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今世界纷繁的建筑风格,何以延续我们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何以在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保留下更多的内涵信息,应当成为今天中国建筑师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应只局限于建筑结构、外观等物质形态,还应把目光投向传统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信息”等非物质形态遗产。  相似文献   

16.
王瑾瑾 《建筑师》2005,(3):74-77
民居里的堂屋是民居建筑里的“神圣空间”,在我们阅读这种神圣空间的同时,我们不仅能够读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观念,而且可以读出中国文化里的思维模式,以及中国文化的结构体系。而这些与中国民居建筑手法融合,使得民居的“堂”成为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神圣“话语”符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及“解构主义建筑”的产生、观点和实践的分析,阐述了“现代建筑”没有灭亡,“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补充和发展——“现代建筑”的多元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黄家瑾 《建筑与环境》2007,1(3):1-1,6,2
“建筑意”最先由前辈梁思成先生提出,一直为业界所关注与讨论。“建筑意”可以理解为建筑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离不开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换言之是由审美意象升华而成的。建筑审美又因建筑之特性而有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审美,它必然表现出建筑物质性、功能性、空间性的和谐统一。“建筑意”的阐发往往因象征而生,因移情而起,又因时间而异,对“建筑意”的思考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价值在于有助于建构一种现代化的,有生命的,有意于社会和人类的建筑观点,培养我们对历史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让我们长于就自生的生存环境提问。  相似文献   

19.
周海燕 《城市建筑》2014,(2):212-212
“功能、结构与美”是建筑生存的条件和原则,同时也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要求。不论是哪个时期、哪种流派的建筑,都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否则它就不是建筑。在这里笔者主要是以北京鸟巢为例来概述后现代建筑空间功能、结构、美方面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0.
吴梅 《南方建筑》1997,(1):44-47
本对建筑起源-“窝棚”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其与“瓜棚”的比较,揭示出原始人创造“窝棚”是一个苦痛的过程,如此得到的“窝棚”蕴藏着非凡的力量,这正是国内建筑所普通缺乏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即:艺术是苦行的过程,“光的层次”存在于创造心灵的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