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二十年来的超常规发展让世界瞩目。近年来西方对于中国格外关注,以中国当代建筑为主题的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荷兰建筑协会(NAI)等最重要的展览机构登台亮相,也使中国诞生了一批活跃于国际建筑舞台的"明星"建筑师。但是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于中国建筑的关注,似乎仍然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上,对于中国大批量建造的建筑产品,更多听到的则是一种负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建筑细部》2007,5(T04):66-66
建筑时报:近年来,中国大量的建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被建造,但中国的发展现状对于建筑建造时间的极大限制,导致了许多建筑在细部处理上不被重视。到现在,甚至有国外建筑师认为中国建筑根本就没有细部,中国的建筑师根本就不懂建筑细部的处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也许并不在于我们的建筑师,这跟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建造技术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900 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一方面,是由巴黎美术学院毕业的法国青年建筑师路易·马松-德图尔贝将参考图像及其受到的传统布扎体系教育相结合所完成的;另一方面,其参考图大多为近代中国北方传统官式建筑的摄影作品。而这次布扎体系与中国建筑的碰撞出现在布扎建筑师保罗·克瑞与梁思成等中国建筑先驱在美国相遇之前,与其说它是关于中国建筑设计的现代化,不如说它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被观看、研究和再现的全球化与现代化。本文试图就马松-德图尔贝的中国馆设计图进行分析,结合 1900 年巴黎世博会的历史政治背景、19 世纪末巴黎美术学院的折衷主义风潮以及近代西方在中国的摄影史, 还原中国馆设计的方法、折衷主义的参考语料库与构成原则,并寻找此中国馆建筑设计在近代西方对中国建筑景观重塑过程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新建筑》2016,(2)
通过介绍乌拉圭河区域不同时代的砖砌建筑中所采用的适宜性建造策略,探讨了建造工具和工艺如何与现实条件相结合而生产出高品质的建筑作品。主要介绍了乌拉圭建筑和结构大师埃拉蒂奥·迪埃斯特在建造中对工具和工艺创造性的应用,并以阿根廷建筑师迭戈.阿拉伊加达的作品作为参照,对比说明在不同社会条件和新技术下适宜性建造策略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正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伴随着国家和上海的城市发展,在改革开放后与外国建筑师合作完成了许多建筑精品。请问这种合作模式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一般中方主要负责哪些内容?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放,境外建筑师开始进入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当时国内的建筑设计水平、建筑技术及建造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门打开之初,中外合作项目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同时,国外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也对中国建筑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建筑师亦有了更多走出国门的机会,对国外建筑设计的发展水平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这段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期。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国际获奖是全球化时代对建筑实践价值的肯定,第五代中国建筑师以国际建筑奖见证了该群体的成长与崛起,对技术的重视成为极重要的获奖原因,也是同前几代建筑师相比巨大进步之处。文章从近些年该建筑师群体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入手,分析奖项评选标准;以获奖作品作为线索,探讨建筑师群体的设计实践技术体现。认为其实践中通过对材料与建造的再认识实现创作的理性化,意识与策略的共进促进传统以更具时代性的方式再现,以实现对"物"的升华,进而反思技术如何体现创新与对现实的关注,最终得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技术创造性的群体设计实践特征。  相似文献   

7.
光,被西班牙建筑师阿尔贝托?坎波?巴埃萨视为建筑“基本的建造材料”,该文试图通过对他的两个住宅作品的解读,揭示建筑师在实际建造中的用光策略。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世界建筑》2013,(1):12-15
1著名建筑师华揽洪在巴黎逝世著名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华揽洪先生于巴黎当地时间 12 月 12 日逝世,享年 100 岁。华揽洪 1928 年曾留学法国,1951 年回国,1951 年-1954 年在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任第二总建筑师,1954 年之后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77 年退休后旅居法国,于 2002 年获得法国文化部长授予的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最高级勋章。他设计的北京儿童医院、花园村华侨公寓、水锥子住宅小区等建筑至今为人称道。1989 年,他主持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完整实现,是每一个建筑师关心的不变的话题。在建筑呈现出空间、细节、材质与色彩的同时,也表达了建筑师对于建筑及其设计本身的思想与态度。在"建筑师负责制"被热烈讨论的当下,面对亟待提高的建筑完成度,建筑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与策略,怎样整合建筑、室内、灯光、景观、幕墙等多专业,怎样应对不同地域、不同施工状况下的差异,怎样最大程度发挥建筑设计的价值,成为每个建筑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此专题作为2016年《跨越"边界":建筑师之于建筑表与里的策略》专题的延续,关注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漫长"过程,期间可能充满着场所、环境、造价、施工等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也有业主不同意愿、决策的主观影响。建筑师应当从更广义的维度挖掘和发现项目的本质,或聚焦于"朴素"的设计手法,或着眼于建筑、地景的营造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或专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介绍摩弗西斯事务所第一件在中国完成的作品——上海松江巨人集团园区,简述建筑师如何在一片处在城市边缘的基地中,将园区所要求的多样功能以"层叠"的方式穿插整合,塑造建筑与景观勾连起伏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笔者与项目建筑师的对话回顾这座建筑在中国建造现实下的实现过程,反映了"几何"在事务所建筑生成与建造控制两个过程中的连续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君健 《新建筑》2010,(1):46-51
原始人类堆筑土墩作为最原初的基座形式以支承其上的木构架伊始,基座与构架就成为建筑的基本要素。在现当代建筑中,诸多的建筑呈现出了承重实体上的轻质构架这一形象,其"重"与"轻"这一对二元对立体不仅仅体现在材料与建造的意义层面,更是建筑师的一种设计策略。以加勒比原始茅屋为原型,简要分析了基座与构架的建筑学意义,并分析了密斯·凡·德·罗、约恩·伍重以及坎波·巴埃萨等三位建筑师以"基座"与"构架"作为设计策略的几个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2.
梁树阳 《四川建材》2016,(4):111-112,114
建筑师从结构的技术策略入手,对老建筑的改造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在创造新的结构的同时,又很好地保留、尊重老建筑的原有建筑模式,在新与旧的对立与融合之间,恰好把握住了建筑语言的临界点,赋予老建筑新的功能与存在使命。同时,新结构的出现,展现了建筑师对建筑结构的别样理解与创造力,能如愿体现其建筑思想,坚持自己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建筑整体概念的连续性,对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秩序上的创新,呈现出一种生长、有机的建筑观。  相似文献   

13.
马汀 《四川建材》2016,(4):116-117
本文通过探讨当代建筑师在农村的地域性建筑营建中遇到的误读地区地域性、建筑功能与乡村生活不适应等诸多问题,分析其背后的矛盾是城市生活的建筑师设计与乡村生活的使用者的矛盾。再通过发掘地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建筑的自发性建造行为来认识这一营建活动的自发性与参与性,以此提供一种对于地域性建筑的研究方向和建筑师介入地域性建筑建造的一种方式,即参与当地的自建活动,以此理解与认识当地建造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乌拉圭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迪埃斯特的生平与代表作。通过与其他建筑大师、结构大师的对比,阐述他独特的建筑思想与建造哲学。在此基础上,从建造方式的可行性、建筑效能的综合性两方面,分析了砌体结构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凌琳 《时代建筑》2010,(3):13-21
文章记述了对世博主要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的项目建筑师的采访,如实呈现建筑师视角下从设计到建造的过程。访谈述及工程的难度和限制,以及建筑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 中国的城市正处于多、快、好。省的大跃进建设中,甚至多而快,但有时候不见得好,也不见得省。有时只注重过程的速度和求新、求变、缺乏理想的城市目标。中国的城市化的速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每年全国要建造大约20亿M^2的建筑,据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1999至2002年间,全国兴建了将近61亿M^2的新建筑,与以往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从1985年至2001年期间,上海一共建造了4.68亿M^2的各类建筑。其中大约59.8%是住宅。然而,如此大量的建筑理应出同的优秀建筑却相对较少。中国建筑师在当代世界建筑史上依然处于边缘状态。而建造量与中国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师却世人刮目相看呢?其核心是文化问题,而不仅是“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筑数字化建造》和《建筑数字化编程》两书(以下简称《建造》和《编程》)将数字化建造技术和数字化编程视作研究建筑学问题的基本工具,书中收录的建筑师通过理解和使用这些工具,研究数字化编程和建造工具与传统设计方法和建造方式的区别,并发现了一些新规则。读罢两本书,再重新审视当前数字建筑研究,根据建筑师是否在新规则的框架内工作,可以将其研究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将德国斯图加特建筑设计事务所LRO介绍给中国的读者。2019年初,我们与低调、纯真、风趣的建筑师阿诺·雷德勒在其事务所里进行了一次长谈。话题涉及求学、工作、事务所、教育、历史与若干重要作品。作为二战后出生的第一代德国建筑师,雷德勒面对的是社会动荡、城市废墟与历史断层。在四十年的实践生涯里,LRO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造了大量公共建筑。雷德勒始终坚持"先城市,后建筑"的设计原则,并且认为建筑师应该学习历史,但不应受限于历史主义。其清晰的城市观与历史观,对德国建筑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域性是建筑的最本质属性之一,显示了一定独特的建造特征及文化特色,与普适性相对。作为建筑师,在龙潭中心学校项目设计中,期望用一种适时的途径和轻松的状态来反映建筑的地域性,并使用"低技术",即使用简朴的设计策略来建造一个适合、真实及融入环境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提问马岩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琳  伍端  马岩松 《时代建筑》2007,(1):110-115
文章记录了《时代建筑》对青年建筑师马岩松的一次书面采访。被访者谈及对数字建筑的理解、对红螺湖会所的建造控制、对形式的回应,以及建筑师通过媒体影响社会的潜力等问题。通过若干案例,解析了建筑师和他的MAD事务所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回应以及与资本、决策层交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