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从岩性特征,沉积标志等方面研究腾县煤田石纪太原沉积环境,分析了岩相古地理。  相似文献   

2.
对下扬子鄂东南南华系地层进行剖面测量,描述南华系地层岩性、砾石发育特征及其与顶底地层的接触关系,通过地层对比分析南华系地层沉积相及物源方向。研究表明莲沱组与下伏大药姑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砾石砾径3~15mm,向上砾径逐渐减小,区内常缺失古城组和大塘坡组,南沱组砾石砾径2~15mm,上部砾石比下部略增多,与上覆陡山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莲沱期四斗朱水库剖面离剥蚀区较近,物源丰富,斜层理发育,为河流—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郭源村剖面离物源较远,粒度相对较细,岩石呈灰—灰绿色,为三角洲前缘—临滨相沉积环境。南陀组砾石特征表明区内南华系地层物源来自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主要含煤地层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钻井岩心观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含煤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中期为最大湖泛期,八道湾组晚期和西山窑组早期为最主要的成煤时期,识别了深湖、半深湖-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沼泽和扇三角洲等沉积环境,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为最有利的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4.
湖北二叠纪地层分布广泛,岩石以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硅质岩、砂岩及粘土岩。有16个岩相组合,其展布沿一定规律。湖北二叠纪沉积环境分为短暂陆地、三角洲、滨岸带、台地、陆棚等单元,以陆棚沉积为主。该系矿产有:栖霞阶下部的高岭石粘土矿、铝土矿及煤;栖霞阶上部的菊花石;龙潭阶下部的粘土矿、煤及黄铁矿;长兴阶的生物礁灰岩。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质填图、地层剖面测制、地球化学剖面连续采样、沉积界面及层序地层分析,查明震旦纪地层各岩性段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界面特征、含矿性特征等,探讨测区震旦纪地层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岩相古地理及成矿元素变化特征,建立震旦纪地层、空间上展布规律及上下叠置关系,总结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为铅锌矿、磷矿等的找矿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9,(12):51-54
为恢复城子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古地理演化和聚煤特征,寻找有利聚煤区,利用岩心、钻孔资料、测井资料等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特征进行研究。识别出岩相转换面作为关键层序界面,将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恢复了城子河组层序S1、S2的岩相古地理,主要的古地理单元有河流、三角洲、湖泊等,物源主要来源于盆地西南部。  相似文献   

7.
鄂西泥盆系33个沉积相柱状剖面的地层层序、岩石组合、沉积构造、生物化石、自生矿物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泥盆纪沉积铁矿形成于海洋远滨环境,铁矿主要沉积在远滨坡地,赋存于灰岩夹页岩砂岩微相。矿石的品位和酸碱性主要与Fe3成矿期的沉积微相有关:酸性矿石产于铁质岩页岩夹砂岩微相;自熔性和碱性矿石产于铁质岩页岩夹灰岩微相。矿石品位以产于铁质岩页岩夹砂岩微相中的最高。  相似文献   

8.
陕渑煤田东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景观与区域基本相同,因与剥蚀区邻近,地形坡度较大,岩相变化短距内较为明显,故小区域反映出大格局。中石炭世,海水从北、北东方向侵入,物源区为区南西的伏牛古陆,以泻湖相沉积为主。晚石炭世,海水从南东侵入,物源区为区北西的中条古陆,由于海水进退频繁,碳酸岩台地、泻湖、障壁岛、潮坪、泥炭坪等相发生有序变迁。整个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早期,该区继承了晚石炭世的古地理格局,进入海退型三角洲建设阶段,早二叠世早期初属三角洲前缘,以滨海陆相沉积为主,其后基本为三角洲平原,主要接受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9.
以黔西北龙潭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和低温N_2脱附-吸附试验测试,研究了黔西北地区龙潭组页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黔西北龙潭组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干酪根,处于过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页岩矿物组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中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最高;储层孔隙度低,孔隙类型多样,孔隙大小以中孔为主,脆性指数为57.6%,表明龙潭组泥页岩具有良好的脆性特征;通过N_2吸附-脱附曲线发现,龙潭组页岩样品的分形维数D1=2.68~2.77(相对压力≤0. 5),D2=2.70~2.89(相对压力0. 5),D1、D2数值均偏大,反映龙潭组页岩孔隙非均质较强,结构复杂。分形维数D1和D2与比表面积成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页岩平均孔径成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柴榜甲 《煤》2008,17(1):36-38
沙墕一带铝土矿、铁矿资源丰富,文章重点研究了区内本溪组岩相古地理与铝土矿、山西式铁矿及硫铁矿的成矿关系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6,(10):168-170
为深入研究煤矿沉积地质环境,从基础岩芯描述着手,观察岩相特征,逐个钻孔寻找研究岩相标志,充分利用测井曲线提供的岩相信息,结合相邻钻孔同层位的岩相特征合理确定岩相。通过对岩相剖面和岩相古地理图分析,最终可确定河流体系砂体的形态和分布范围,很好地解释了1~#与2~#煤层间距在这一带加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依据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晚三叠世瓦窑堡组沉积相、聚煤模式、层序地层格架、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提出该区聚煤规律。瓦窑堡组依据岩性共分为五段,其中底部的第1段和顶部的第5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第2段、第3段、第4段下部以砂岩为主,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根据瓦窑堡组顶部区域不整合面、第1段、第3段以及第4段底部河流下切谷冲刷面、瓦窑堡组底部与其下伏地层间地层颜色及岩性突变面等层序界面,将瓦窑堡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对应瓦窑堡组一段和二段,层序Ⅱ对应瓦窑堡组三段,层序Ⅲ对应瓦窑堡组四段和五段。通过统计各个三级层序内的岩性数据,绘制地层厚度、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各层序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物源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层序Ⅲ的聚煤作用明显优于层序Ⅰ和层序Ⅱ,最有利于成煤环境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聚煤中心大致位于石湾镇—玉家湾镇—安塞县一带。  相似文献   

14.
刘伟伟  杨辰雨 《煤炭技术》2014,33(12):104-105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山西组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钻井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识别性,分析煤层的发育特征及环境对煤层的控制作用。太原组T1小层顶部和山西组S1-3小层顶部煤层发育好,厚度大,连片性好,具工业开采价值。潮坪-泻湖中的泥炭沼泽和三角洲平原洼地中的泥炭沼泽都是聚煤的有利场所,其中潮坪-泻湖中的泥炭沼泽是煤层发育的最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5.
河镇乡玄武岩产出于二叠系中—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3em),具有分布范围广、埋藏浅、连续性好、储量大等特点,在该区对玄武岩研究程度低,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资源调查发现河镇乡玄武岩可用作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原料,通过阐述河镇乡玄武岩地质特征、拉丝实验评价依据、开发前景简述,提出了加快推进河镇乡玄武岩应用的建议,这对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炳雄  袁野  赵罡  欧洋 《煤炭技术》2015,34(4):130-131
西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具成煤时期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作为成煤时期最早的马查拉组,形成于海陆过渡环境中的潮坪沉积体系,厚煤层多发育于泥炭沼泽中。对煤质特征的分析表明,马查拉煤系属于低中灰、低硫-中硫、中高-特高热值贫煤。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收集钻孔、测井和地质剖面资料以及前人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煤组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了下煤组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及其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关系。根据太原组野外露头剖面观测及钻孔资料,在下煤组下部地层识别出5种沉积体系。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以下煤组下部地层(时间范围为巴什基尔期—格舍尔期)为作图单元,厘定恢复了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结果表明:华北北部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承德—兴隆一带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过渡为障壁砂坝—潟湖—潮坪沉积;宁夏以西、辽东半岛、华北中东部以及豫东、皖南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以38°N为界,华北地区南北下煤组最有利聚煤环境具有显著差异,该纬度以北厚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其次为潟湖—潮坪过渡地带,该纬度以南煤层主要形成于潟湖—潮坪,厚度相对北部较小。对比不同沉积环境以及厚煤层形成机理,总结提出下煤组沉积环境聚煤作用强弱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潮坪、潟湖和碳酸盐台地,煤层厚度逐渐变薄,煤层层数增加。对下煤组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研究表明,下煤组可采区煤层底板距奥陶系顶面的距离一般为10~80 m,南缘下煤组可采区一般在30 m...  相似文献   

18.
对永丰藤田煤矿区石炭系下统梓山组中段灰岩的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对本区早石炭世晚期(大塘期)中时古地理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承德大北沟组火山岩的下部由柱状节理玄武岩组成,其岩性为橄榄玄武岩,对其进行LA-ICP-MS 锆石U-Pb 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玄武岩中的锆石均为典型的岩浆告示,206Pb/238Pb加权平均年龄117 Ma-144 Ma,属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表现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左倾配分模式,表现出明显的铈正异常和铕负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巢湖地区龙潭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存在密切关系,为得出该地区聚煤规律,通过实测野外岩层剖面及室内粒度分析,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巢湖地区龙潭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识别出三角洲相、泻湖-潮坪相、碳酸盐台地相3种沉积相,其中三角洲相包括2种亚相、5种微相。研究表明:巢湖地区龙潭组含煤地层主要是由三角洲平原沼泽淤浅形成,三角洲平原是聚煤的最佳场所。巢湖地区龙潭组煤层与皖南其他地区相比,其特点是厚度薄、层位高、硫分高,这主要是与其沉积基底、沉积环境、形成时间的差异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