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试验对比了铌微合金化与钒微合金化成分对大规格耐候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铌微合金化能够获得相对细小且均匀的显微组织,明显改善低温韧性,提升塑性指标,且对提升强度更有利.  相似文献   

2.
 在未控轧控冷的轧制条件下,Q345E钢材终轧温度较高,铌推迟形变奥氏体再结晶的作用不明显。虽然铌/钒复合微合金化钢晶粒有一定程度的细化,由于微合金元素的沉淀强化及热轧态组织中贝氏体的出现,导致含铌微合金化钢低温韧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对Q345E钢化学成分进行控制,结合控轧控冷技术,并采取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使Q345E钢在保证高强度的基础上,-40 ℃低温冲击韧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赵圣功 《物理测试》2014,32(5):14-17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炼钢厂采用铌镍硼微合金化生产的Q345E抗低温冲击韧性H型钢易出现冲击性能波动,产品合格率较低。通过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尝试采用低碳钛微合金化工艺加强各工序工艺控制,稳定了钛回收率,低温冲击功数值检测良好,夹杂物及晶粒度控制水平也有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炼钢厂采用铌镍硼微合金化生产的Q345E抗低温冲击韧性H型钢易出现冲击性能波动,产品合格率较低。通过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尝试采用低碳钛微合金化工艺加强各工序工艺控制,稳定了钛回收率,低温冲击功数值检测良好,夹杂物及晶粒度控制水平也有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5.
用感应炉冶炼了Ti、B微合金化的42CrMo钢,分析了热处理试样的组织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Ti、B微合金化细化了42CrMo钢的晶粒和组织,提高了材料的回火稳定性。Ti、B微合金化显著提高了42CrMo钢的强硬度和塑韧性。其中42CrMoTiB-2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该钢的Ti、B含量分别为0.09wt%和0.003wt%。  相似文献   

6.
微合金元素对Q345E棒材低温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未控轧控冷的轧制工艺条件下,研究了Nb/V复合微合金化、Nb微合金化、V微合金化对Q345E棒材热轧态-40℃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b/V复合微合金化钢和Nb微合金化钢强度高于V微合金化钢,V微合金化钢-40℃的低温韧性满足标准要求,Nb/V复合微合金化钢和Nb微合金化钢均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在未控轧控冷的工艺条件下,采用V微合金化Q345E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了钛含量变化对铌钛微合金化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含量增加,铌钛微合金化钢中的贝氏休体积分数对钢材屈服强度的影响程度没有明显变化,而Hall-Petch关系斜率减小。同时,对铌钛微合金化钢的强度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8.
正42CrMo属于超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和韧性,淬透性也较好,无明显的回火脆性,调质处理后有较高的疲劳极限和抗多次冲击能力,低温冲击韧性良好。该钢适宜制造要求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大、中型塑料模具。调质处理后有较高的疲劳极限和抗多次冲击能力,低温冲击韧度良好,高温时有高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该  相似文献   

9.
李良  黄斌  冯绍强  冯波  刘中林 《连铸》2009,(5):25-30
介绍了川威集团微合金化热轧中宽带钢的开发情况,论述了铌、钛微合金化钢冶炼、轧制的难点及技术措施。通过对微合金钢的研究,已较好地掌握了微合金钢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探索出铌、钛微合金化热轧中宽带钢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田玉知  高万夫  雷晓维 《热加工工艺》2012,41(18):170-172,176
为提高35CrMo钢的低温韧性,采用常规热处理和“零保温”淬火工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金相组织、硬度、冲击功及断口的宏微观形貌,研究“零保温”淬火对钢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保温”淬火可使35CrMo钢获得非常细小的板条马氏体,能有效改善其低温韧性;890℃“零保温”淬火可使材料获得组织均匀细小的索氏体,材料低温韧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