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震引发青川县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的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造成大批的人员伤亡,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本文以地震引发青川县地区地质灾害为背景,介绍了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与地下水污染等主要地质灾害,并对主要地质灾害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汶川地震表明:在山区环境中,应加强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强震诱发了大规模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汶川地震诱发崩滑分布受发震断层影响明显,而且在断层两侧不对称分布。分析表明汶川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烈度存在相关性,但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与震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关系较为密切。利用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获得的近40个台站的强震记录,对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存在正相关性;水平向地震动水平对斜坡稳定性影响更大;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存在0.2g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界线,大于此值时崩滑明显增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地震诱发崩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损毁城镇的震害效应与重建选址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汶川大地震严重损毁城镇的震害效应主要有断层错动效应、场地及地基效应、地形震动放大效应及地质灾害效应等类型。损毁城镇重建选址问题涉及地震断裂、地质灾害及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诸方面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考虑问题的基本原则应是:对于位于地震断裂带上且地质环境恶化、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必须异地迁建;对于虽然损毁较严重、但远离断裂带且不存在致命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应按照“科学规划,规范避让,合理调整抗震设防标准”的原则,原址重建。重建选址还应重视地质灾害的隐蔽性、诱发因素的多重性与长期持续性等问题,加强地质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姜贤 《土工基础》2012,26(6):65-6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震诱发了山体滑坡、崩塌、落石、危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主要沿主发震断裂带和河流、沟谷呈带状分布,且规模大、数量多、密度高、类型复杂。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类介绍,分析了各种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特征。在降雨和其它条件的影响下,在近3~5年内各种地质灾害仍处于一个高发期,10年后才可能进入低发期,期间活跃期与平静期会交替出现。提出了震后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并针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给出了治理方法,为震后公路重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害特征与建筑物震害原因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Ms8.0地震产生了强烈的地表破裂变形,并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岩石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建筑物破坏与人员伤亡。在实地调查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以及大量建筑物破坏情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害特征;讨论了汶川地震灾区建筑物的破坏和分布情况与汶川地震发震断裂的关系。依据现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建筑物选址、建筑抗震设计及建筑施工等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害中的典型建筑物破坏案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可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工程提供经验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1前言: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烈度达Ⅺ度,使得山崩地裂,山河破碎。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因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本文主要探讨了都江堰市龙池镇小湾3号滑坡地质灾害,提出了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现场灾情以及灾后抢险、恢复重建工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地质灾害及造成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本文还就减轻地质灾害、提高规划选址水平、增强防灾意识等提出建议,供今后在工程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掌握震后地质灾害信息对民生经济至关重要。遥感手段能快速获取地质灾害信息。本文在ENVI平台下对汶川地区的影像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利用监督分类、支持向量机和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三种方法提取了该地区震后地质灾害信息,采用混淆矩阵对三种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在当前数据源基础上,监督分类的精度最高,支持向量机分类次之,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及工程抗震设计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及特点以及地震引起的铁路工程震害主要类型及特征,并对"生命线"工程、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近场效应及近场区工程设计、铁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修订、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进一步开展铁路工程抗震设计研究工作的建议意见:路网规划及工程建设中应对"生命线"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高地震烈度山区的铁路工程,必须重视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诱发崩坍、滑坡灾害的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绕避潜在地震诱发大型崩坍、滑坡灾害的地段,同时,避免路基高大切坡,选用有利于地震防灾减灾的工程形式通过;地震近场高烈度区或位于地震断裂带的工程,需要研究如何减轻地震灾害与如何快速修复震害的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尽快启动<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增加地震近场区(特别是地震断裂带)工程设计标准、方法的规定,增加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铁路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的原则等内容;建议开展基于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高烈度地震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基于地震临震预报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高地震烈度山区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了众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给四川省灾区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天宝村汪家坪滑坡为研究对象,对地震引起的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汶川"5·12"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这些次生地质灾害阻断交通,堵塞河流,对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并为灾区过渡性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遗留重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在分析四川省地震灾区松潘县东龙沟泥石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三个基本条件进行了深入论述,计算了泥石流的重度、流...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山地占比达79.52%,地质灾害频繁且类型多样,危害十分巨大。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随后发生的“9·24”泥石流,2013年的芦山地震和汶川“7·10”特大山洪泥石流,以及2022年的“9·5”泸定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等,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对山区房屋安全提出了严峻考验。而且四川地质环境脆弱区与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区及“川藏铁路”“西电东送”等重大基础设施、能源基地建设区等存在重合情况,一旦成灾,损失严重,影响巨大,亟需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切实保障房屋建筑安全。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乃至世界灾害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为缅怀大地震中罹难的人们,提升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以及应对灾害能力,《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拟于汶川地震3周年、玉树地震1周年之际出版"汶川大地震专集"。  相似文献   

14.
汪耀武 《四川建筑》2011,31(4):129-129,132
汶川地震过后两年多,主震区再次暴发大规模次生地质灾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文中分析了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1):167-170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园区已知地质遗迹包括2大类6类8亚类。5·12大地震对彭州园区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银厂沟地质遗迹损毁尤其严重,同时又形成了大量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在中、高山峡谷区保留了部分规模较大灾害类地质遗迹、在城镇附近小鱼洞地震遗址、白鹿中学遗址等,彭州园区地质遗迹类型更加丰富,增加到3大类6类14亚类,使彭州园区不仅是研究推覆构造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研究5·12地震成因的关键区域和地震科普教学场所。  相似文献   

16.
刘昱彤 《山西建筑》2014,(22):43-44
主要针对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两次大地震中房屋建筑的破坏情况做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分析房屋破坏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并证实了房屋建筑抗震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以汶川大地震为例论山区房屋建筑地震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军  孙启刚 《山西建筑》2010,36(23):76-77
为了给山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结合汶川大地震,研究了山区房屋建筑的地震灾害和房屋倒塌的原因,研究成果不仅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灾后重建,而且对控制并减少其他地区的房屋建筑地震灾害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对西安市安全供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导致重灾区多座城市供水中断,使得重要基础设施的抗震以及震后应急和恢复成为社会焦点。西安市紧邻汶川地震区,地处地震频发带,结合汶川及数次大地震对供水系统的震损统计和应急经验,模拟西安发生类似汶川地震的情景,对地表水源(金盆水库)、输水渠道、水厂、管网系统等进行了地震脆弱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系统抗震能力的技术措施,结合西安市供水系统的特点确定了震后临时、应急及恢复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4):593-596
汶川地震诱发形成了大量高位崩滑坡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震后每年均产生多起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调查2008年9年24日因暴雨引发的五星沟泥石流基本特征,讨论了泥石流物源堆积过程、活动特征、强度,预测了震后地震灾区泥石流发展趋势,为震后泥石流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对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县强烈地震等灾害分析,提出了用现浇整体性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给孩子们营造抗震的中小学校的各种措施及农房震损原因,并建议将逃生课列为必修课,把农舍、校舍营造成家长最放心的场所,尽快建立地震预警体系等,对灾后农房及灾后中小学营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