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结合兰州填挖改造与梁峁的大厚度Ⅳ级(很严重)自重湿陷性黄土建设场地的勘察资料,就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评价、地基湿陷可能性以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区、非黄土及湿陷性黄土挖填场地的地基基础设计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半挖半填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以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土沟壑区挖填方场地岩土的处理问题,结合陕北地区实际工程,从高挖方填方的挖填设计平衡点的确定、大厚度填土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盲沟设计三方面,阐述了高挖方填方场地的具体处理方法,并根据现场现状设计盲沟和挖填方交界面的工程做法,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方案处理减小了填方土层沉降,合理处理地表和地下水,有效的解决了场地岩土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黄土高填方场地中的现浇综合管廊为原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综合管廊在黄土挖填结合部位的受力与变形状态。采用石膏与铝棒材料制作1∶20的缩尺综合管廊模型,并模拟出黄土填方场地中挖填结合部位的阶梯状接坡结构。通过特制的沉降装置模拟填方场地工后沉降的发展,全程监测综合管廊的竖向变形、纵筋应变以及地基土压力变化。揭示了综合管廊在填方场地工后沉降发展过程中的受力规律与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方区土体沉降量的增大,综合管廊与底部土体接触状态变化是导致综合管廊在挖填结合区内侧壁拉-剪裂缝的重要原因,并且综合管廊剧烈变形的范围由挖填结合区向填方区有明显的扩展。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综合管廊的设计和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区黄土梁峁区域挖填改造后,场地内大面积离石黄土出露。在离石黄土场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活动越来越多,通过相关工程实践,认识了离石黄土的相关工程性质。但离石黄土场地上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仍存在较多争议。针对这样的实际工程问题,本文从天然离石黄土及饱和离石黄土的工程性质出发,验算了饱和浸水工况下的高层建筑离石黄土复合地基沉降,建议离石黄土场地上的高层建筑可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为持力层,对降低离石黄土场地基础施工难度,节约工程造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钻孔夯密桩复合地基和人工挖孔灌注桩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继续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该场地几种地基处理方法的系统研究,并结合工程实践,为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延安市某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西北湿陷性黄土丘陵沟壑区域开展挖填方工程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介绍了工程的挖填方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高填方地基设计和施工对策。结合场地形成的过程,对施工期及工后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黄土高填方场地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地基沉降的特点和规律:填方区工后沉降量随填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填土厚度相近区域,原地基覆盖土层的厚度越大,工后沉降越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兰州北拓的不断推进,黄河高阶地与黄土梁峁复合区域的挖填方建设日 益增多,场地地层条件愈加复杂.论文以兰州北高级阶地的大厚度挖方场地勘察为依托,对挖方揭露坡洪积层的工程力学性质进行多手段综合评价,提供承载力和变形指标,对地基基础方案给出建议,对类似工程场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分布及工程特征,分析了该类型场地在地质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基于目前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提出了综合整治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了某建筑病害严重的建设场地作为研究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填土贴坡建筑场地挖方区、填方区及挖填结合区的变形规律,不均匀沉降、滑移、扭转是导致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利用材料力学的第一、第二强度理论分析了建筑物破坏的机理,探讨了半岩半土场地和水对填方地基变形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填方区或挖填结合区的多种地基处理方案建议,为类似黄土地区填土贴坡场地选址、地基处理、结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场地整平常要求场地内的土方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达到挖填土方量平衡。如图1,设达到挖填平衡的场地设计标高为'H_0,则由挖填平衡条件,H_0值可由下式求得: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论述了湿陷性黄土场地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其优缺点、适用性。进一步就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深度选择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从而结合工程实践的调研结果总结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得出了不同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的基本思路归类。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从低阶地向高阶地扩展是建设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基础设计中,面临着缺少经验、按常规设计思路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分析认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应注重考虑工程场地的水环境和基底下土层的具体状况,当能确定通过一定的排水措施和防水措施可以避免黄土浸水湿陷时,可以以防水措施为主设计地基基础,选用合理的地基基础型式和地基处理深度。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加以分析,阐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魏常宝  滕文川  钱铭 《建筑结构》2023,(23):130-139
以处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某学校餐饮楼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为背景,研究与总结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既有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后的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场地因浸水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某既有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加固设计、设计服务等工作,总结了湿陷性黄土场地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采用坑式静压桩进行不均匀沉降所致的隐患治理程序和治理方法,也对静压桩加固的计算方法和局部顶升纠偏设计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形成了若干结论,可为后续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大厚度黄土与填土场地的成因类型、岩土工程特点、勘察方法、湿陷性与抗震评价以及地基基础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评价与地基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曹春林  付瑶 《市政技术》2015,33(1):27-29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城市道路由于受到地形、排水和周边建筑散水高程的影响,不能大填大挖,造成路基低填浅挖,笔者主要从保障低填和挖方路基的稳定性方面,阐述了道路设计中路基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厚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依托兰州和平镇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大型原位浸水试验,分析TDR水分计实时记录的体积含水率变化数据,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润区和饱和区均呈现类似椭圆状的形态,可能与试坑未设注水孔等因素有关。水分的扩散并不是沿着某一固定的浸润角向下入渗,早期浸润线基本上是直线入渗,随后过渡为椭圆状入渗。场地中竖向渗透要快于径向渗透,这与黄土的竖向节理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当水分运移至埋深较大的土层时,此时径向渗透作用加大,竖向渗透会变缓。湿润锋的竖径比在浸水开始时较大,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湿润锋竖径比会迅速下降,当入渗锋到达15 m之后,竖径比减小并趋于缓和。竖向扩散系数基本呈现出幂函数减小形态,而径向扩散系数呈现"小–大–小"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竖向和径向扩散系数随浸水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研究结果为认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水分运移规律提供了坚实的试验基础,亦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变形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陕北某黄土沟壑区高填方黄土场地为例,利用多重监测手段对填方体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变形监测,利用监测成果分别研究了夯填黄土场地地表和深部的沉降变形及水平位移变形特性。对影响沉降变形的压缩层厚度因素及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多因素沉降变形回归模型,讨论了以沉降变形速率作为稳定标准,不同填方厚度条件下的填方体沉降变形稳定时间。分析表明:分层强夯回填黄土场地的最终工后沉降量约为压缩层厚度的1.29‰,填方体的地表水平位移量较沉降变形量小,地表水平位移变形在方向上指向填方体临空面方向或填土厚度较大部位方向;在深层变形特性上,填方体表现出表层回弹、深部压缩的变形特性,填方体的深层水平位移表现出呈随深度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高速公路房建部分场地的复杂性,指出地勘单位应正确评价大挖大填场地的湿陷性,并说明了行业地勘存在的问题,分别叙述了在各种情况下的地基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方格法平整施工场地时.填挖方量的计算工作量大,计算公式的繁简直接影响计算的速度。一些教科书和文献中给出的填挖边界线斜跨方格的方量计算公式较复杂,计算费时效率低。本文推导出一种填挖边界线斜跨方格的方量计算简易公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