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特征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可划分为两套生储盖组合:下部组合的生排烃高峰期为晚三叠世中晚期;上部组合的生排烃高峰期为晚侏罗世。导致须家河组储层致密化的原因:一是机械压实;二是自生矿物充填。须家河组储层致密化时期为中侏罗世上沙溪庙期末至晚白垩世。流体包裹体指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的主要充注时期为须家河期须四时末至中侏罗世末。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形成了多期次的圈闭,以燕山期形成的大型古隆起与油气运聚匹配最好。综合源岩生排烃期、储层致密化期、流体充注储层时期、圈闭形成期,可以确定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的主要成藏期为印支中晚期—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2.
叶军 《天然气工业》2003,23(1):21-25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的勘探主攻目的层须家河组二段,其主要烃源岩为下伏马鞍塘-小塘子组。该套烃源岩沉积于浅海陆棚海湾环境,生烃岩石主要为海湾泥坪和滨岸沼泽相为主的泥灰岩,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及I,Ⅱ型为主,生烃潜力巨大,最好的烃源岩可能位于龙山推覆带以下。须二段储层经历了印支晚期聚油和燕山中晚期裂解成气两个阶段。早期原油运移的有利指向是坳陷上倾斜坡,可形成成岩圈闭,岩性尖灭圈闭和构造成岩复合圈闭以及印支期古构造圈闭。须二段气藏勘探成败关键取决于圈闭类型研究和圈闭识别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Һ�������ɰ�ҳɲ���������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通过对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构造形成演化、储层孔隙演化、生排烃史及其相互间的配置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非常规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的初步认识:①印支期、尤其是燕山期形成的古构造控制天然气的早期聚集和分布;②古构造—成岩圈闭是富集油气的主要圈闭类型;③天然有效裂缝系统是高产的关键;④古今复合圈闭是天然气勘探最有利的目标。这些认识和成果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分布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川西坳陷自晚三叠世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多期构造运动,导致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物性、构造特征、流体性质和地压场的多期次变化,油气运移聚集经多次反复而成藏。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富集带环绕彭灌生烃凹陷,在其东、西、北坡呈马蹄形分布,显裂缝系统构成天然气自然渗流的重要通道,天然气藏主要聚集在以早期构造为基础的各种复合圈闭中。综合源岩生排烃期-储层致密化期-流体充注储层时期-圈闭形成期的分析,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的原生气藏成藏期为印支中晚期-燕山中晚期。晚白垩世以后,储层整体致密化,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结束,油气被致密化作用所"封存"。喜马拉雅运动使区内产生强烈形变,主要表现为裂缝对早期致密化"封存"油气的活化作用。因此,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藏特征:早期"古构造"是天然气藏聚集的基础;中期"致密化封存"是天然气保存的条件;晚期"裂缝活化"是天然气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川中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含油气系统及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位于威远隆起北东向倾覆的斜坡地带,发育一个宽缓鼻状构造,须家河组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勘探程度低。结合储层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盆地模拟技术等研究资阳—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含油气系统特征,认为其在燕山中期以来构造演变为斜坡,烃源岩在燕山晚期进入生烃高峰期,充足的油气在储层优势通道中持续向高部位顺层运移,在沉积微相相变位置发生侧向封盖而聚集成岩性气藏;与资阳地区须家河组成藏地质条件相似的邻区安岳地区近年来岩性圈闭勘探获得重大突破,表明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岩性圈闭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其中沉积微相是须家河组成藏的主控因素,加强高分辨率沉积微相的研究有助于岩性气藏的预测识别。图4表1参15  相似文献   

6.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与古构造关系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基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超深、超压、超致密、超晚期构造"的地质条件,通过中坝、合兴场及平落坝3个已知气藏的生烃史、孔隙演化史、构造演化史等方面的系统分析,从勘探成功与失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古构造在气藏成藏过程中的奠基作用。燕山期古隆起带决定了气藏的展布;早期成藏具有普遍性;古构造-成岩圈闭是区内重要的含油气圈闭类型。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经历了早期常规圈闭、中期冻结、晚期改造等多个演化阶段。马井-德阳地区存在燕山期隆起,且具有相似的演化过程,应是一个前景良好的区带。  相似文献   

7.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史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曹烈  徐殿桂  黄川 《天然气工业》2005,25(12):22-24
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各烃源岩层生烃特点、成烃贡献。在川西坳陷生气量计算方法上,利用BASIMS 4.5盆地模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川西8个构造区带的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认为,主力烃源岩是上三叠统,其生烃高峰从中侏罗世起到晚侏罗世,结合川西致密化特点确定了油气成藏期,重塑了不同区带对应于生烃高峰时期的生气量和古构造。勘探实践证实:已发现气田基本都在燕山中晚期(生烃高峰)形成的这些古隆起带上。  相似文献   

8.
须家河组受多构造旋回、高古地温、早生排烃、储层致密等地质条件的制约,其圈闭具有形成早、演化强、隐蔽性大的特点。基于坳陷的油气地质特点,仅采用常规圈闭的静态研究方法难以正确认识非常规气藏的有效圈闭。因此,采取动态方法并结合典型气藏圈闭分析,发现与生排烃高峰期匹配、叠合后期构造并长期继承性保持的古、今构造叠合的复合圈闭是须家河组气藏的有效圈闭。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小草湖次凹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小草湖次凹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源条件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该次凹陷中侏罗统发育3套储盖组合,天然气藏类型主要为J2s―J2q的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和J2x―J1的深盆气藏,成藏期为燕山期和喜山期2期。认为古构造背景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是小草湖次凹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进凹寻找连片分布的岩性气藏是该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库车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利用生烃潜力法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排烃史与排烃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系排油高峰始于23Ma,早于侏罗系排油高峰(12Ma)。古圈闭被破坏,新圈闭形成时间晚于23Ma,不利于来自三叠系的油源聚集成藏。三叠系与侏罗系烃源岩排气量大,且时间与新圈闭形成时间耦合较好,有利于天然气的晚期成藏。三叠系源岩排出的天然气较难突破中上侏罗统的巨厚泥岩,但是该条件有利于天然气在下侏罗统圈闭内成藏。库车坳陷具备发育深盆气藏的烃源条件与致密储层条件,有利于形成大面积的深盆气藏,拜城凹陷与阳霞凹陷的斜坡带是潜在的深盆气藏资源区。  相似文献   

11.
川西坳陷J_2s储集岩特征与孔隙形成、保存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①通过对川西坳陷中段新场气田及其它地区中深层上沙溪庙组 (J2 s)气层储集空间类型的研究 ,提出了原生孔隙是中深层重要的一种储集空间类型 ;②将岩石学、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与川西坳陷油气演化历史、构造发展史相结合 ,论述了次生溶孔形成的化学机理、发生时期和原生残留粒间孔隙的保存机制 ;③明确指出原生孔隙是燕山期烃类发生运移聚集的证据 ,油气具早期富集特征 ,而次生溶孔是燕山中晚期以来与运移、致密、超压同步形成的产物 ;④根据成岩改造的次生溶孔与残留原生孔隙在构造上分布的极不均一性和钻探实际资料 ,确认复合圈闭是中深层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 ;⑤根据中深层储集岩特征与成藏史相结合进行的综合分析 ,提出川西坳陷中深层领域的勘探方向应该是燕山期古构造带上形成的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12.
浅析川西坳陷燕山中、晚期构造圈闭的有效性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领域,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勘探表明:K1-T3x2有16套含气组合的40个气层,埋深200~4500m.气层错落叠置,连片成带,其空间展布显示出了燕山中、晚期构造的关键作用。究其原因是燕山中、晚期为川西坳陷主力烃源岩的生气高峰期,大多数砂岩储层尚未致密仍处于有效聚集孔隙阶段,致使当时的正向构造带成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带。因此,川西坳陷勘探进程中,应加强燕山中、晚期构造圈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巨厚,发育了多套自生自储的天然气成藏系统。为了弄清该区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寻找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在分析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油气演化的时空配置,探讨了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西上三叠统烃源岩层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生烃强度大,具有有利的天然气成藏条件;有效时空配置是成藏的关键,生烃强度控制气藏丰度,古今构造叠置决定气藏品质,大断裂控制气藏改造、重组和充满度。进而指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川西地区南部以勘探常压、构造圈闭型气藏为主,其中川西南部三和①号断层下盘的老君山和邛西①号断层下盘的桑园等构造应为构造圈闭气藏的首选目标;川西地区北部以勘探超压、岩性气藏为主,其中地层上倾方向的梓潼凹陷-九龙山构造之间的剑门-龙岗地区是岩性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西部二叠系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气藏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对该区火山碎屑岩气藏储层、气源、成藏组合及圈闭等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川西简阳地区火山碎屑岩气藏的成藏有利条件包括:①永探1井以喷溢相火山碎屑熔岩为主,叠合后期蚀变和溶蚀作用,发育以脱玻化溶蚀微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孔隙型储层;②天然气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永探1井火山岩气藏天然气来源以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主,简阳地区德阳—安岳裂陷内发育巨厚的寒武系优质烃源岩,为气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③火山碎屑岩储层与寒武系烃源岩组成"下生上储"的近源高效源储组合,烃源断层有效沟通源岩和储层,上覆发育有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直接盖层和三叠系膏岩区域盖层,生、储、盖组合良好;④成都—简阳地区发育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初步证实有利含气区面积达1 300 km2,展现出极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结论认为,川西地区火山碎屑岩气藏与川西南地区周公山玄武岩气藏在成藏条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预测中江—三台地区火山碎屑岩分布面积超过4 000 km~2,其与简阳地区具有相似的火山岩气藏形成条件,是下一步集中突破的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5.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实践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正向构造带主体油气已经基本探明,勘探难度日益增大,凹陷、斜坡等负向构造带成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领域。为此,通过对该区烃源、沉积、储层特征的系统研究,重新认识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侏罗统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及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①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与下侏罗统暗色含煤泥页岩烃源条件极佳,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②侏罗系具有多个物源方向,具备形成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的地质条件,具有"满盆富砂"的特点;③碎屑岩储层砂岩致密化程度虽较高,但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均发育相对优质储层;④深层和中浅层普遍发生超压,源储压差是天然气运移、聚集的关键动力条件;⑤致密砂岩气藏存在网状和面状两种供烃方式;⑥中浅层气藏具有"源、相、位"三元控藏的特点。结论认为:川西坳陷负向构造带不仅砂体发育,而且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相似文献   

16.
叶军 《天然气工业》2001,21(4):16-20
川西坳陷中段新场气田首获深层上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单井高产工业气流,再次证实了川西地区深部致密-超致密砂岩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真正形成了新场气田从浅层(300m)至深层(4800m)各种不同类型气藏立体勘探开发的壮观场面。本文从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利用碳同位素和轻烃气相色谱方法,对X851井及邻区须二气藏天然气进行了研究,结合区域地质和岩石有机地化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对新场须二气藏形成机制的认识:即以须二段自身和下伏马鞍塘、小塘子组黑色泥、页岩与煤为气源,天然气呈水溶相经自西向东和自下往上两个方面的运移,于晚三叠世末开始在印支期形成的圈闭中富集,由上覆须三段形成区域性岩性封盖和流体压力及浓度封盖而成藏。文中同时论述了X851井发现须二高产工业气流对勘探深层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新场及其以西对龙门山前区域是勘探须二气最有利的地区,印支-燕山期古构造圈闭和复合圈闭的研究对于深部气藏的勘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斜坡区二叠系、三叠系具备良好生储盖组合,为近源寻找原生油气藏的重要勘探领域。前期勘探主要立足中浅层,以寻找次生高效油气藏为主,认为二叠系、三叠系由于埋藏深度大,储层不发育,一直未作为主探层系,勘探进展缓慢。近年来玛湖大油区的发现为盆地扇体勘探提供了重要启示。借助玛湖勘探经验,对该区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条件开展系统研究,通过扇体、储层、不整合面及断裂体系等整体评价,进一步深化了地质认识,提升了资源与勘探潜力。研究表明:盆1井西凹陷斜坡区发育二叠系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2套优质烃源岩,二叠系、三叠系规模有效砾岩储层发育,断裂、不整合面及砂体构成立体输导体系,区域、局部泥岩盖层、平原致密遮挡带构成多重封盖保存条件,为大油气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立了源上下生上储、源侧新生古储、源内自生自储3种成藏模式,并提出了各种模式下的油气富集规律。盆1井西凹陷斜坡区二叠系、三叠系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区,具有"多层系纵向叠置、优质储层平面连片、多成藏类型"特征,资源潜力大,勘探程度低,优选斜坡区二叠系上、下乌尔禾组和三叠系百口泉组作为油气勘探的突破口,实现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