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CD-ROM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并就高密光存储技术在世界上的最新发展作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存储机制的角度出发,对当前的光存储技术进行了分类,着重阐述了磁光存储技术,相变光存储技术、曝光型光存储技术和光谱烧孔光存储技术的原理、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全息光存储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信息存储技术,因其具有高信息冗余度、高存储容量和高存取速率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全息光存储系统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存储机制的角度出发,对当前的光存储技术进行了分类,着重阐述了磁光存储技术、相变光存储技术、曝光型光存储技术和光谱烧孔光存储技术的原理、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固体浸没透镜(SIL:Solid Immersion Lens)近场光存储能够突破传统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是很有发展潜力的第四代光存储技术。日本Sony公司在近场光存储领域一直位于领先地位,已成功研发了采用双轴力矩器装卡SIL的近场光盘系统,可以达到存储容量为112GB(80.6Gb/in^2)、数据传输率为72Mbps,以及存储容量为m2GB(80.6Ch/in^2)、数据传输率为108Mbps的记录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鑫  潘石  邢立伟 《电子显微学报》2007,26(1):78-82,83
本文介绍了光存储领域的现状及进展.目前,超高密度光存储技术主要包括三维体存储和近场光学存储.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场光学存储的原理,总结了几种近场光学存储系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超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超高密度光存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怡  金伟其 《激光与红外》2005,35(8):543-547
文章从三维体存储和近场光存储两个方向介绍了超高密度光存储技术。三维体存储 包括:体全息数据存储、双光子吸收存储和多层存储。体全息数据存储容量大、寻址快、存储寿命长;双光子吸收存储也属于多层记录存储,存储形式多样,本文以光致色变光存储为例进行讨论。海量存储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近场光存储,该技术与传统光存储显著的区别在于:用纳米尺寸的光学探针距记录介质纳米距离实现纳米尺寸光点的记录,从而实现超高密度光存储。文章最后对超高密度光存储发展及应用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蓝光存储技术被认为是第三代光存储的主流技术.在蓝光存储技术中,由于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特别是在高倍速蓝光光盘中记录数据,需要光盘和刻录机之间非常精密的配合,因此对写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用于蓝光存储的写策略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白木 《家庭电子》2003,(8):15-15
光通信技术、光盘技术与遥感技术广泛地投入使用,证明了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光子同电子一样,都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光子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揭示出光子与电子共兴共荣的时代正在来临。一、各种光存储技术及发展趋势1.感光存储技术这项技术现在已达到顶峰状态,适宜于各种光线状态的感光胶片应有尽有。新一代的数码影像传感技术和机读载体技术已完全脱离了目前的感光材料,银盐技术受到了冲击,但由于感光胶片像质分辨率高,相片成本低,感光摄影的普及程度高,感光胶片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它仍是21世纪初的主要影像存储材料。红外线感应器就是感光存储技术的成功应用,它是红外夜  相似文献   

10.
模块化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系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高秀敏  徐文东  周飞  干福熹 《中国激光》2005,32(8):127-1131
蓝光光存储是信息存储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测试系统是研究蓝光光存储材料的必备条件,为建立蓝光光存储研究平台,设计和搭建了一套模块化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系统。激光工作波长为406.7nm。系统采用调制解调技术降低系统噪声,提高测量粘度:采用光点移动模式降低对样品尺寸的要求;采用纳米平台提高记录点的反复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测试系统性能良好,可以满足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