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讨了在砂型连续冷却条件下,向球铁中同时添加cu、Ni、Mo等合金元素,获得以奥氏体 贝氏体为主的多相复合组织球铁;考察了在冷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添加合金总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合金总量(质量分数)大于3.60%时,铸态球铁ob可以稳定在900 MPa以上;当添加合金总量达到3.95%时,铸态球铁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继续增加合金添加量,冲击韧度和伸长率将下降.  相似文献   

2.
牛培杰  郑今林 《铸造》1991,(1):34-37,66
大功率柴油机机体采用了铸态球铁整体铸造.采用工频炉熔炼,确定了冲入法球化温度和时间.球化后的铁水用75硅铁孕育,分析了停留不同时间的铸态珠光体含量;探讨了加入合金元素对铸态珠光体量的影响及厚大断面组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吴英考  胡玉才 《铸造》1991,(6):20-25
通过锰、铜对铸态高强度高韧性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作用的一次线性回归分析以及二次孕育作用的研究,得出铸态高强度高韧性球墨铸铁的不同牌号的性能可以通过对球墨铸铁作用较强的合金元素如铜锰或二次孕育的调整来实现.本文回归出在一定的球化条件下,铸态球铁的机械性能和珠光体量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铜和锰都是球铁中最有利的提高强度的元素,二次孕育的作用在硅低时有利.  相似文献   

4.
周道光  武宏强 《铸造》1993,(5):10-14,18
通过强化孕育处理,细化石墨球,增加共晶团数目,以减轻锰在铸态组织中共晶团晶界处的偏析程度,可将锰量提高至超出常规的限度.如锰高达1.16%时,铸态可得到45~70%铁素体,使δ>10%.试验表明,可将锰视为强化合金元素,得到铸态混合型基体组织,从而显著提高球铁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大断面球铁组织形成规律的若干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断面球铁碳当量、元素偏析等对组织形成的影响,分析了元素锑及冷铁在大断面球铁中的作用。试验表明,控制碳当量不超过共晶成分及添加微量元素锑可以完全消除碎块状石墨,生产铸态铁素体球铁时,使用低杂质含量生铁是关键。试验还发现,使用冷铁对大断面球铁作用不大,特别是生产铸态铁素体球铁时,使用冷钱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相似文献   

6.
获得珠光体球铁有效而简便的方法是添加稳定珠光体的合金元素。我们曾在实验室中研究了铜、锑和锰对铸态球铁机械性能和基体组织的影响。铜(0.3~0.4%)均匀地分布在基体组织中,能稳定珠光体又不促进碳化物的形成,既提高球铁的强度和硬度,又不致引起脆性,对石墨球化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低碳球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球铁是含碳量远低于常规含碳量的球墨铸铁,现在已经发展了四个品种:1)铸态高韧塑性铁素体低碳球铁,2)铸态高强度珠光体低碳球铁,3)准铸态贝氏体低碳耐磨球铁,4)铸态耐热、耐蚀奥氏体低碳球铁.低碳球铁采用传统球铁生产中被认为有"反球化"作用的元素作为球化剂,为球化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球化元素与"反球化"元素均为表面活性元素,没有本质的区别.低碳球铁的优点是成本低、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利用在普通球化剂中加入微量合金元素的特种球化剂.通过二次随流孕育,稳定生产铸态珠光体球铁曲轴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
铬铸态珠光体球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将铬作为铸态珠光体球铁的合金元素,只要成分匹配合理,处理工艺得当,可获得较高的强韧性;已浇注了曲轴、摇臂等铸件。  相似文献   

10.
铸态珠光体球铁S195曲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通过向稀土镁球铁中加微量Sb、Al、Ti元素并改变合Sb量的试验,研制出高强韧性铸态珠光体球铁使铸态性能达到QT70-2。进而研究了微量合金加入量、出箱时间、回炉铁的使用等工艺因素对珠光体数量及性能的影响,对比测定了曲轴本体试样的各种常规机械性能。试验了该材质的断裂韧性、耐磨性、低温冲击性能和实体弯曲疲劳性能。作了微量元素的微区扫描分析,为铸态球铁S195曲轴的稳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代金水  李学辉  张文 《钢管》2010,39(1):67-73
无缝钢管穿孔机和轧管机用导盘材质采用综合机械性能较好的球墨铸铁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在铬、镍、钼合金球墨铸铁导盘的生产中常出现球化不良、球化衰退、缩孔缩松、夹渣、皮下气孔等铸造缺陷。分析了缺陷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和防止缺陷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亘 《现代铸铁》2005,25(1):22-28
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充分开发和应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包钢、锡柴、上海内研所和一机部系统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单位曾各自或协同进行稀土球墨铸铁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稀土的球化作用较弱,稀土球铁的球化率不如镁球铁,但夹渣、缩松明显少于镁球铁。这种结果引起了用稀土和镁进行球化处理的设想,导致了稀土镁球铁的诞生,解决了当时国内球铁生产由于原材料和技术两方面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球墨铸铁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与镁球铁曲轴相比,稀土镁球铁曲轴的夹渣、缩松缺陷大幅度减少,疲劳性能和耐磨性能也明显提高,因而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这之后,锡柴又试验成功稀土镁硅铁合金球化剂冲入球化处理法,取代比较不安全而且温降较大的压力包处理法,并将稀土镁球铁用于柴油机连杆、大断面曲轴以及重量达20t的16V300型气缸体,此外,1965年还研制成功等温淬火稀土镁球铁凸轮轴并投入大批量生产。稀土能中和微量元素及铁液中某些气体的反球化作用,而稀土使球墨畸变的作用也需要微量元素中和。稀土镁球铁发生石墨漂浮的临界碳当量是4.55%,与镁球铁基本相同。稀土在球铁中的应用要注意用量恰当,才能达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和免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小平  李善继 《钢管》1999,28(3):24-26
通过对导盘材质的组织、成分及金相结构分析,研究了AccuRol轧管机合金球墨铸铁导盘在工作中因轧制钢管的甩尾而将导盘工作面的高边崩掉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Liu  Wei  Zhai  Wei-hao  Zhao  Jun-feng 《中国铸造》2016,13(1):47-53
Shrinkage porosity exists more or less in heavy castings,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atigue behavior of cast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fatigu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QT400-18 cast iron specimens containing random degrees of shrinkage porosity defec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life scattered from 103 to 106 cycles when the shrinkage percentage ranged from 0.67% to 5.91%. SEM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shrinkage porosity region. The inter-granular discontinuous, micro cracks and inclusions interfered with the fatigue sliding or hindering process. The slip in shrinkage porosity region was not as orderly as the ordinary continuous medium. The shrinkage porosity area on fracture surface(SPAFS) and alternating stress intensity factor(ASIF)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tendency of residual life distribution; their relationship was fitted by negative exponent functions. Based on the intermediate variable of ASIF, a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model of nodular cast iron containing shrinkage porosity defects was established. The modeling prediction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造成球铁件缩孔缩松缺陷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智平  徐建林 《铸造技术》2002,23(5):298-300
在球铁件缺陷诊断的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对球铁件缩孔,缩松缺陷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仿真研究,对得到的仿真图进行详细的分析,参考这些仿真图有利于消除示铁件缩孔,缩松缺陷。  相似文献   

16.
在非等温处理条件下获得的贝氏体及马贝体球铁磨球,对其解剖检测组织与性能.在MLD-10型试验机上进行动载磨料磨损试验,并在D=1.83m水泥熟料磨机上实机装机验证考核.结果表明,在高冲击功的三体磨损条件下,材料的抗磨性能与韧性相关,硬度低的贝氏体不仅有好的冲击韧性,而且有与马氏体相当的抗磨性,在抗剥落磨损方面贝氏体是最佳的.马贝球铁磨球在水泥磨料中具有优异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球化+二次孕育以及等温淬火工艺制备了球化等级为2级的奥-贝球墨铸铁,比较了奥-贝球墨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和Cr12Mo1V1冷作模具钢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奥-贝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组织中的贝氏体在摩擦磨损中可以有效地传递应力和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其抗磨性;较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以及石墨进入磨损表面润滑,减小了摩擦因数。认为采用奥-贝球墨铸铁制备焊管预弯机的下预弯模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铁液纯净度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量元素Pb、Te、As、Ti对灰铸铁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对球铁件质量的影响情况;介绍了Ti、V、Pb、Te等元素含量与铸件加工性能的关系;认为可通过使用高纯生铁、优质铸造材料,优质废钢+增碳工艺的感应炉熔炼、冲天炉+感应电炉双联熔炼,利用RE消除微量元素的不利影响等措施来提高铁液的纯净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断面球铁冷却壁易产生缩孔 ,浇不足 ,球化衰退等现象 ,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制订出合理的铸造工艺 ,实践证明 ,该工艺能够保证铸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微车转向节系列球铁铸件的壳型铸造生产中,采用中注式浇注系统出现的渣孔、气孔、缩松等问题,增大排气道和浇、冒系统体积,改变铁水进入型腔的方向,选用合适的球化剂、球铁用生铁及辅料,铸件合格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