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上的电能损耗虽然在电网中的损耗所占比例不大,但是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越高,线路越长,地线上的电能损耗就越大,因此如何降低地线损耗,合理选择地线的运行方式变的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了电能在地线上产生损耗的原因,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地线运行方式的全寿命周期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对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分段绝缘的运行方式,并对地线进行合理换位,可有效地减少地线上的感应电压,使电线上的损耗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750kV线路进线开关的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750kV线路进线保护段内单项导线遭受雷击时,在断开的进线开关触头间产生的暂态过电压对进线开关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笔者对比研究了进线开关在有无MOA保护、不同MOA保护位置及不同雷击点时的触头间的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额定电压为600kV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有效地保护进线开关。 相似文献
3.
配电线路雷电防护能力较弱且不常采用架空地线进行防护,需要详细分析线路雷电过电压采用架空地线防护效果及线路保护角选取。考虑架空地线对线路雷电过电压抑制效果,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线路雷电闪络率,分析缩短架空地线接地间隔和降低接地电阻对于降低雷电闪络率的效果,讨论架空地线保护角的选取。研究结果表明:敷设架空地线后能够有效降低线路雷电闪络率,但闪络率仍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增加。可以采取增大线路临界闪络电压、缩短架空地线接地间隔、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来降低线路雷电闪络率。随着架空地线高度的增加,线路雷电闪络率有所增大,但直击雷屏蔽保护效果明显增强,对顶相反击概率也显著降低。综合考虑架空地线的防护效果及可能带来的反击危害,线路保护角选取为30°左右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对电力线路雷电过电压的产生起着决定作用。在架空配电线路中,直接或间接由雷击引起短暂的雷电过电压,可通过改变线路结构、安装避雷器和架设一根或多根避雷线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增加线路的临界冲击闪络电压。该文旨在分析雷击附近配电线路时避雷线对降低浪涌幅度的有效性的影响。创新性的通过缩比模型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分析避雷线相对于每相导体的相对位置、避雷线的间距、接地电阻、雷电流的陡度以及雷电通道相对于接地点的相对位置等相关参数的组合对感应电压的影响,并用避雷线和相导体之间的电压Upg与在没有避雷线的情况下相线上的感应电压U′p的比值来表示避雷线的抑制作用,最后对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作比较、分析。得出如上各个因素对不同情况下感应电压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对以后高压配电线路的防雷起一定的指导意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企业中的110kV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工作巡视是确保安全性生产管理工作的根本性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经常能够很好地全面了解110kV架空输电线路各个设备工作运行的健康情况、线路的防护区情况何其环境的条件变化对于配电线路能够安全运行的影响,能够有效并且及时发现电路设备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和隐患威胁,并且还能够为输配电线路中各个设备的检修工作、维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分析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有效对策,才能够进一步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6.
7.
750kV GIS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VFTO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超高压气体绝缘变电站(GIS)的广泛使用,由隔离开关(DS)和断路器(CB)操作引起的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的危害越加明显。以西北地区750 kV官亭GIS变电站为计算原型,利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对不同运行方式下GIS设备上的VFTO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和分析。重点在于对不同运行方式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限制过电压效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DS无分合闸电阻时,MOA防护效果更明显;MOA主要的抑制效果体现在MOA附近的设备上,对于远离MOA的设备上的VFTO的抑制效果较小;由于VFTO持续的时间极短,通过MOA的能量很小。 相似文献
8.
9.
10.
主要介绍了油纸电容式套管生产中能够引起套管tanδ值增大或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同时指出在套管生产中保持其tanδ值的正常水平不应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生产设备的疲劳, 以及处理套管的tanδ值不应超越绝缘材料的极限。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线导弧间隙在运行中存在放电分散性大,灭弧能力随机性强等问题,为了优化和改善330 kV和750 kV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导弧间隙的放电特性和灭弧性能,对目前工程上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地线导弧间隙进行了工频放电电压特性、雷电冲击伏秒特性和操作冲击伏秒特性试验以及灭弧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30 kV和750 kV系统中使用的间隙距离下,导弧间隙满足在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下不放电而在雷电过电压下可靠放电的要求;灭弧性能试验表明电流幅值过小或过大均会使导弧间隙灭弧时间变长,重燃率增加。综合考虑放电和灭弧特性,实际运行中建议优先选择悬垂式导弧间隙。 相似文献
12.
13.
14.
管棚支护是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辅助工法。它对于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对地表沉降控制极其严格,这种方法因此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软弱地层管棚的施工中,管棚成孔过程中产生水的渗流通道,地下水的流失引起土的固结而导致地表沉降。文章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在地层渗透系数、管棚参数、施工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地表沉降的变化,得出这几种因素影响地表沉降的规律和大小,可为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从10 kV配电线路的直击雷和感应雷击跳闸机理出发,首先分析雷电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对线路跳闸的影响。其次,分析线路处于山顶、山腰、山底三种不同地形地貌情况时的10 kV架空配电线路直击雷和感应雷受雷宽度。再次,根据规程法分析10 kV架空配电线路附近存在输电线路时,输电线路与配电线的水平距离大小对其直击雷受雷宽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和雷电先导模型,分析存在高耸建筑时10 kV配电线路周围的电场变化情况,为对10 kV配电线路的雷击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上海软土地层中3个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实例结果分析,发现矩形顶管推进引起地表变形具有一般规律性。笔者对地表隆沉及局部变形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变形一般规律:地表隆起越大,则相应地表沉降量越小;最大沉降均发生在距始发井5~10 m的范围;当顶管机经过测点后推进约25 m左右时,监测断面上各测点的沉降值已趋于稳定。掘进面的地表隆起主要受顶进推力影响,地表沉降则受土体损失控制。顶管中段的土体损失沉降比较稳定,可通过调整掘进面上方的隆起与最终沉降的量值占比来达到最优变形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