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旧城更新与街区改造 旧城是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变化,在其建成区内部形成的一些经济相对衰退,房屋年久失修而残旧,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居住质量与环境较差地区.与西方国家二战后由于郊区化而导致城市中心区落败有着很大不同的是我国城市的旧城区从未出现过衰落的现象,许多旧城区一直是城市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商业繁华,人口集中,但是由于旧城区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矛盾,导致了大多数城市旧城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负荷超重,房屋破旧,质量较差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更制约了旧城区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中国规划的时代背景及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博弈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宜宾旧城区滨江带的旧城更新,本文提出了基于针灸学原理的设计理念,借用其中特殊的腧穴论、经脉论和表里学说对旧城更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期望将其推广到城市规划的更大领域中。  相似文献   

3.
以旧城更新中房地产开发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旧城和旧城更新的概念入手,提出旧城更新与房地产开发的相互关联与促进关系,通过选取三个不同城市各具特点的典型房地产开发案例,对其区域背景、项目特征与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定位和对比研究,归纳出三种旧城更新中房地产开发的成功模式,探寻一条适合中国不同城市特点的旧城更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战后重建对西方城市大规模拆除重建的质疑,旧城更新(Urban Renewal)理念开始出现.这一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沙里宁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近年来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其理论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规划界相继提出了社区合作更新、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等理论,其基本思想都是在原有社会关系、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的调整使旧城区能够适应于新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5.
以开放建筑思想为主导的旧城更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首先总结了当今旧城更新的现实与问题,分析了开放建筑思想运用到旧城更新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提出以开放建筑思想为主导的旧城更新可能的方法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复杂”之道——探求一种新的旧城更新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方可 《城市规划》1999,(7):28-33
随着当代科学对“复杂”的认识以及人们对西方“城市更新”运动的反思,城市的复杂性逐渐引起城市规划界的重视。结合旧城更新的实践探索,提出“解读城市、上下循环的规划编制、阶段性方法、小而灵活的实施方案”等新的适应城市复杂性的旧城更新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重要城市旧城更新模式与管理体系,在国内先进旧城更新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市"两个结合"旧城更新规划管理体系,为专项规划与更新街道相结合、专项评估与分区申报相结合,同时提出综合整治、功能改变、零星拆建三类旧城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旧城更新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旧城更新对由自然环境、景观质量、文化环境等构成的原旧城生态环境将产生系列影响。作者认为旧城更新不仅与城市生态建筑具有相同的目标,也是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契机,研究旧城更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确立科学的旧城生态建设指导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旧城更新主要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旧城更新模式为主,自下而上的旧城更新仅在政府管制相对宽松的非正规领域出现。文中在厘清自下而上旧城更新的概念基础上,立足新制度经济学视野,分别从自下而上旧城更新的制度安排、制度供给主体和方式、动力机制和政府作用对自下而上的旧城更新的制度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上海田子坊旧城更新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9,(18)
笔者以旧城公共空间更新为研究对象,阐述旧城公共空间更新活化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论述旧城公共空间更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旧城公共空间更新活化的方法路径。希望以此篇论文为同行业者提供借鉴和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旧城更新。针对旧城区更新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应该从加强城市设计理论和改进工作方法两方面着手。如重视保留城市原有的多样性,设计同居民需要相结合,采取小规模的开发模式,符合城市景观的总体要求,鼓励居民参与设计以及建立使用评价体系等,以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创造出优美的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2.
城市老街区的更新是伊朗当前面临的城市问题之一,近年来许多城市进行了大量的更新活动,本文通过对Navab街区更新失败与Modares街区更新成功的原因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两个项目在可达性、场所认同、空间活力和建筑特色四方面的差异,并提出设计过程中政府的不恰当干预导致用户参与的缺失以及对民众利益的忽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宇  马春波 《华中建筑》2005,23(Z1):68-70
本城市设计提供了一个对于广州市旧城商业中心区更新及其发展的原理和方法的回顾.探讨了建筑和城市空间,研究了旧城商业中心区更新、可持续发展、步行化和其提高环境质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宇  马春波 《华中建筑》2005,23(B07):68-70
本城市设计提供了一个对于广州市旧城商业中心区更新及其发展的原理和方法的回顾。探讨了建筑和城市空间,研究了旧城商业中心区更新、可持续发展、步行化和其提高环境质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of renewals of low-density urban villages, this research estimates potentials of increasing a city’s accommodation capacity of low-skilled labor force through economic approaches like the Game Theories. A design idea of creating an “arrival city” is proposed in the prototypical study on the renewal of the Ganjiazhai Community, a typical urban village in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Developing spatial patterns through a series of evidence-based deductions and estimations, this research forms a node-axis framework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at allows for an adaptive combination of spatial modules and encourages spatial sharing, which might shin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villages in Chinese cities.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interview, three scholars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 renewal practice in the Internet Era and the context of inventory development. They first reviewe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y of urban space, and pointed out that urban renewals should not neglect the social, cultural, artistic,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qualities of space. They then underscored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will be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urban renewal. They noted that, under the impact of “attention economy” and ”online influence,” urban spatial construction across Chinese cities would be homogenized, compromising the diversity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Nonetheless,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can leverage the online platforms a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resourc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ies, and to foster new urban development paradigms. In addition, the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 public should have a greater discourse power in urban renewals, which requires the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Co-building Initiative, and designers’ efforts in promoting related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end, they discusse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including the outdated urban governance methods, flawed 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and the lack of funds due to the slowdown of economic growth. They also encouraged designers to respond to these challenges with long-term, proactive, and innovative perspectives, truly meeting citizens’ daily needs, improving urban governance methods, optimizing urban renewal mechanisms, and impelling the growth of loc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大城市老城核心区公共交通特征以及与城区改造的相互结合,提出了老城区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最后结合郑州市商业中心区的实例给出老城核心区改造时的公交发展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庞丽 《山西建筑》2014,(12):18-19
从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旧城区城市规划导则的作用和实施方式进行分析,同时对旧城保护区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控制要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旧城保护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微 《华中建筑》2007,25(4):53-54
城市的发展导致新城迅速吞噬老城,一些保留下来的"老房子"无依托地存在于崭新的城市形态中,城市形态的变迁对老房子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环境以积极的态度以及恰当的方式来接纳"老房子".巧妙处理新旧差异将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同时"老房子"也将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再生.改变我国城市中"老房子"命运的根本途径是观念意识的转变,需要政府、开发商与建筑师各方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20.
牛宇萍  李洪亮 《山西建筑》2010,36(30):196-197
根据近期暴雨袭城现象,分别从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两个重要方面对我国老城区排水管网的改进工作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进一步优化相关排水设施来解决我国老城区的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