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硫化还原蓝RNX的染色工艺,并讨论了染色温度,浴比,助剂,烧碱-保险粉的配比等工艺参数对染色的影响,通过实践选择最佳工艺,新工艺与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可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3.
4.
5.
6.
赵放 《印染》2021,(10):11-15+45
通过外加直流电压,以Fe(Ⅲ)-TEA(三乙醇胺)络合物为电子载体,构建了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体系,并采用还原灰BG对纯棉机织物进行染色。优化的工艺条件为:TEA 30 g/L、Fe2(SO4)3·6H2O 6 g/L、NaOH 15 g/L,络合物制备温度Ta为50℃、制备时间ta为60 min,还原染色温度Tb为35℃、还原染色时间tb为100 min,阴极面积S为25 cm2,外加电压U为6 V。采用该工艺染色的棉织物耐皂洗、耐摩擦色牢度,以及匀染性均较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干缸预还原法及全浴法染色工艺。着重阐述了半悬浮体染色法的染色工艺、染色机理。指出了半悬浮体染色法的优越性,即解决了初染率高、匀染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硫化还原蓝染色色花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银凤 《印染》1990,16(4):27-28
  相似文献   

9.
还原染料通过间接电解的还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一凡 《印染译丛》1995,(1):39-44,62
  相似文献   

10.
棉纱线还原染料染色的匀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原染料以其各项牢度全面超群的优势,在各类染料中仍居首选地位。但棉纱线还原染料的染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匀染正品率不易提高,给国内外染色界带来不少烦恼。文章从棉纱线的前处理工艺、染色用水及染色操作、染料本身的配伍性及隐色体电位等角度,分析了棉纱线还原染料染色疵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周莲珠 《丝绸》1995,(8):52-53
助剂匀染性渗透性测试方法的研究周莲珠(杭州丝绸炼染厂)OnTestingMethodsofLevel-DyeingPropertyandPermeabilityofAuxiliaries¥ZhouLianzhu对于助剂匀染性的评定,传统的测试工艺与打...  相似文献   

13.
还原染料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还原染料电化学还原及其染色的原理,讲述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电化学体系的基本单元。最后叙述了这种环保方法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直接电化学还原过程中,染料和电极接触不良导致电化学还原效率低。采用三维多孔的石墨毡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不添加任何媒介及保险粉的条件下对还原蓝RSN进行直接电化学还原研究。探讨还原蓝RSN直接电化学的还原历程,以及温度、电流和碱浓度对电化学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蓝RSN在石墨毡电极上可发生两步还原反应,需在合适的电压、温度及碱浓度下进行,否则会过还原或还原不充分。  相似文献   

15.
徐宗耀  伍贤江 《印染》2003,29(7):14-15
分析了还原黑BBN和还原黑DB的结构特点和生产成本,具体介绍了纱线染色的工艺条件,以及染色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了低温促染剂FT的匀染功能及其促染和匀染机理.首先,在染料的三元色拼色时,促染剂FT可以减小染料三元色上染速率的差异,使它们的上染轨迹趋于一致;其次,不同原料或纤维的不同部位对染料吸附性能差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这对"尖染效应"的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文章通过"赫比格"实验探讨了此助剂的促染及匀染机理.助剂FT可能改变了类脂层的规整性,提高了纤维表面对外界染化料的可及性,进而促使染化料向纤维内部扩散.该助剂主要是改变纤维表皮的透过性而达到促染目的,因而它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上染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某些活性染料在纤维素上的匀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匀染性能是评价染料染色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定一些活性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相对上染百分率和分配指数来评价其匀染性能,并提出了解决不匀性的方法。结果发现,大多数雅格素活性染料的分配指数大于50%,具有良好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