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解放思想和裙带求是的科学含义及相互关系,比较充分地论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对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实现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具体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3.
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思想先导,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大学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思想先导 ,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 ,开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大学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的环境、目标、管理、方法提出新挑战。加强网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要重塑教育主题,重构教育目标,优化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方法,正确处理全球化和民族化、主导性和多样化、虚拟和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中共十四大通过的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系统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列宁、  相似文献   

7.
<正> 发展生产力这一论题是贯穿《邓选》第三卷的一根红线,是小平同志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改革开放”理论的哲学基点。 《邓选》第三卷多处重申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迫切性、重要性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比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一文中,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在这篇文章中,小平同志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8.
<正>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确立,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一样,一是社会实践的推动,二是理论探索的深入。也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了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学习这个理论的重要性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阶段的正确判断,标志着我们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能超越这个最基本的国情,不能急于求成。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然有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选择、时代选择、人民选择,是对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晚年以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为主,研究探索并提出了关于在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系统地阐述和展开。列宁和毛泽东虽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亦未能完满地回答和解决。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之际,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系统的理论回答,从而使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具有当代的形式,创造了辉煌的伟业,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放射更加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它将从理论上进一步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迄今为止最为进步的和先进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必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党的凝聚力,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所制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主题.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报告》提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事求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指出实事求是包括二方面的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第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马列主义的普遍思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接着指出,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完整的科学概念,包含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二、走出一条中国式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没有说过,前人没有做过,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实际上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也不曾有过,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事业。而干好这项事业的前提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可以说,能否搞清楚这个问题,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地回答了我国如何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是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推动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南,也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无论是社会制度的更替进步、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还是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系全中国13亿人口富裕幸福的全新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关系包括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福祉的宏伟事业,完成这个伟大事业,需要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解放思想、创新理论、开拓前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
1978年到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个春秋。这30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短短30年,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社会大发展,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农村2.5亿人生活在温饱线下的国家,变成了有强大市场活力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决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契机,改革开放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一场彻底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深刻的革命.改革开放的实践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