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用林产化工产品或副产品为原料合成的硫化矿选择性捕收剂KM-126系列,,经浮无礼浮选试验及工业试验结果证明,对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具有较高选择性并兼有起泡性,可与传统浮选药剂黄药类配合作用,对铜、金、铅、锌等硫化矿或金属矿的分选,取得了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已合成2,3—烷二酮二肟并有作捕收剂,研究含镍硫化矿和氧化矿的浮选行为,此试验的物质是镍黄铁矿和镍红土矿,发现这些新捕收剂对含镍矿物很有选择性,对于硫化矿物,其效果与黄药捕收剂一样,浮选镍红土矿时稍可提高精矿品位。  相似文献   

3.
用控制氧化还原电位来进行选择性浮选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这些研究大部分表明,用黄药类捕收剂浮选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时,Eh有很大的影响,但在选择性浮选时,Eh对获得最高矿物回收率和选矿效率的影响也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在本文中,对土耳其某种有典型特性的复合硫化矿进行试验室浮选试验时,研究了矿浆电位的控制方法及其对Cu粗选的影响,研讨了用改变pH、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充气搅拌、充氧、充氮等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黄铁矿为硫化剂, 云南低品位氧化锌矿为研究对象, 采用硫化焙烧使氧化锌和黄铁矿发生反应, 生成硫化锌, 然后用硫化矿的常规浮选工艺回收锌。试验考察黄铁矿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硫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黄铁矿用量为25%、焙烧温度为800 ℃、通氮气保护条件下焙烧180 min, 氧化锌矿的硫化率可达83.59%。处理后的物料采用常规硫化矿浮选法进行浮选, 经过一次粗选, 获得锌粗精矿品位为14.3%, 回收率为64.7%。  相似文献   

5.
黄铁矿与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矿物广泛共伴生。由于黄铁矿具有较好的天然可浮性,且常被铜离子和铅离子活化,容易混入其他精矿产品中,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使用抑制剂对多金属硫化矿中的黄铁矿进行选择性抑制,从而实现硫化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介绍了多金属硫化矿中黄铁矿的抑制剂研究进展,从生产成本与绿色环保要求方面考虑,组合抑制剂的使用是黄铁矿浮选领域中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普遍赋存于硫化矿物中。在复杂硫化矿的分选过程中,对黄铁矿的处理一般都是选择性地抑制它,使其与硫化矿分离。黄铁矿是硫的重要原料,且易于回收。在许多金矿选矿中,对所含的黄铁矿采用浮选法分离的兴趣日益高涨。特别是各国对作为能源的煤再次给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纯金和碲化物、方金锑矿、油母岩、黄铁矿、磁黄铁矿、铜金矿、混合硫化矿等含金矿石的浮选实践。讨论了影响捕收剂选择性的几个因素、pH、Eh、优先浮选的应用等,强调了正确调浆的重要性,并简要综述了各种浮选机及流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铜矿与黄铁矿的优先浮选及矿石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硫化矿石优先浮选中黄铁矿的抑制是世界许多矿床涉及的共同问题。矿物学上的差异使得对某一特定矿床优化的黄铁矿抑制体系常常不能成功地应用于另一矿床。对从澳大利亚 (A、B、C和D)和北美 (E) 5个不同地方的铜矿石进行了优先浮选试验。浮选试验采用选择性铜捕收剂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乙酯和黄铁矿抑制剂石灰 -氰化物及焦亚硫酸钠。粗选矿浆电位用黄铜矿及黄铁矿纯矿物电极连续监控。对优先浮选试验用水作了分析 ,以确认可能影响特定抑制剂性能的溶液化学差异。对试验的 4种 (A、B、D和E)矿石用 6mg/l氰化钠和 5 0 0 g/t石灰达到最佳浮选选择性。对矿石C ,5 0 0g/t焦亚硫酸钠最佳。抑制剂浓度超过 6mg/l氰化钠和 5 0 0g/t焦亚硫酸钠时 ,浮选选择性和铜回收率急剧下降。据信矿石浮选选择性的差别与各矿床矿物反应活性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某些过程参数对硫化镍矿石可浮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磨矿介质,浮选用水中的离子(钙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矿浆的氧化作用对硫化镍矿石可浮性的影响,用乙基黄药作为Enonkoski矿石小型浮选试验的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钢磨矿机铁颗粒的电池作用控制着镍黄铁矿与磁黄铁矿的分离选择性,钙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提高了钢磨矿后黄药对硫化矿物的浮选活性。这些离子也改进了镍浮选分离的选择性。用瓷磨矿机磨矿后,这些离子抑制硫化矿物的浮选,但是,提高了有捕收剂存在时镍浮选的选择性,在用钢磨矿机和瓷磨矿机磨矿时,矿浆氧化作用改进了硫化矿物的可浮性和镍浮选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1,38(1):33-36
复杂硫化矿石优先浮选中黄铁矿的抑制是世界许多矿床涉及的共同问题。矿物学上的差异使得对某一特定矿床优化的黄铁矿抑制体系常常不能成功地应用于另一矿床。对从澳大利亚(A、B、C和D)和北美(E)5个不同地方的铜矿石进行了优先浮选试验。浮选试验采用选择性铜捕收剂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乙酯和黄铁矿抑制剂石灰-氰化物焦亚硫酸钠。粗选矿浆电位用黄铜矿及黄铁矿纯矿物电极连续监控。对优选浮选试验用水作了分析,以确认可能影响特定和抑制剂性能的溶液化学差异。对试验的4种(A、B、D和E)矿石用6mg/1氰化钠和500g/t石灰达到最佳浮选选择性。对矿石,C,500g/t鹪业硫酸钠最佳。抑制剂浓度超过6mg/1氰化钠和500g/t焦亚硫酸钠时,浮选选择性和铜回收率急剧下降。据信矿石浮选选择性的差别与各矿床矿物反应活性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1.
含金硫化矿选择性浮选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使用了作者为综合评价不同来源的天然含金硫化矿的浮选性质、电物理特性及结晶化学特征而专门制定的一个先进方法。使用X射线相分析和光谱分析、电位法、紫外和红外光谱法、计算机图象分析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等方法进行了矿物的元素成分、悬浮液中液相的离子-分子组成、硫化物的表面性质及不同浮选药剂吸附形式的鉴定。阐明了复杂矿石加工中矿物表面上形成疏水巯基捕收剂层对类质同象杂质的作用。根据天然含金硫化矿晶体的非化学计量特征,测定了表征不同来源的黄铁矿中的Fe:S比例可变性的一些参数。使用对试验数据格式化和线性近似的先进方法来确定许多矿床的黄铁矿中杂质含量、电物理特性、非化学计量和可浮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硫化矿物中存在的杂质形式对浮选临界pH值的影响及其向更碱性方向移动的趋势。对成分可变的含金硫化矿的加工特性所预测的评价准则给出了一个理论证明。研制了新的浮选药剂和先进的药剂制度,从而有助于对比不同含金硫化矿的加工特性,从而改进其分选选择性。分析了使用短链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及芳基三硫代碳酸盐与氧烷基硫化物的混合物时获得的含贵金属的Fe和As硫化物选择性浮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铅锌矿石浮选中,用硫酸铜活化后浮选闪锌矿。在这种类型矿石中,黄铁矿通常当作脉石矿物处理,闪锌矿与黄铁矿和石英的浮选分离选择性不高。但是,黄铁矿也可能与金结合。在很多国家(如南非和澳大利亚)中,浮选这种含金的硫化矿物具有重要意义。在用十二胺作捕收剂的硫化矿阳离子浮选中,闪锌矿可以浮起,而黄铁矿和石英被抑制。在有石灰存在情况下矿浆很好充气(特别是用过氧化氢氧化)时,黄铁矿阳离子浮选性能被抑制。在硫化钠存在时,黄铁矿经氧化甚至在强碱性介质中也可使其可浮性恢复(用胺作捕剂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乙硫氮作捕收剂时无机调整剂硫酸锌、亚硫酸钠、硫化钠和硫酸铜不同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剂与捕收剂的加药顺序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不同。与调整剂先加时相比,乙硫氮先加时,硫酸锌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减弱;硫酸锌、低用量硫酸铜、亚硫酸钠或硫化钠对闪锌矿浮选以及硫酸铜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更强;硫酸锌或硫酸铜对黄铁矿浮选以及较高用量硫酸铜对闪锌矿浮选的活化作用相当;亚硫酸钠或硫化钠对黄铜矿、方铅矿和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可为部分硫化矿通过改变调整剂与捕收剂的加药顺序提高矿物浮选分离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云南某难选铅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某难选铅矿矿石中有用矿物以方铅矿和铅矾为主,氧化率达30%以上,并伴生有黄铁矿。为了给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先浮硫化矿—脱泥—再浮氧化矿试验方案,其中硫化矿浮选采用对方铅矿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GY,氧化铅浮选采用硫化钠进行较长时间的硫化,最终获得了含铅43.56%、铅回收率58.45%的硫化铅精矿和含铅31.26%、铅回收率21.98%的氧化铅精矿,合并铅精矿的品位为39.33%、铅回收率80.44%,达到了选矿厂要求,有效提高了有价元素的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铜镍硫化矿浮选技术难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铜镍硫化矿的浮选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蛇纹石、滑石等含MgO脉石矿物的抑制,目的矿物与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硫化矿物的分离,以及铜、镍精矿的分离。结合相关文献,对硫化铜镍矿浮选技术难点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特别是有治金企业的工业地区,向大气爿放有害气体,其净化和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人们极大重视。冶炼厂所进的硫化矿精矿,都要经高温熔炼,如钢炼厂所进的钢精矿,除主要铜矿物外,还含有硫化矿物,由于选矿厂选择分离不好,铜精矿中还含有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这些硫化矿物含大量硫,高温加热中氧化成氧化硫,给工业区造成更多的有害气体。本项研究旨在制订一个在浮选过程中更能提高枕化矿物选择性分离的工艺。这可降低备同名精矿中的有色金属矿物的回收率。某一选矿厂按直接优先浮选流程的处理硫化钢一镍磁黄铁矿矿石的工艺,就达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使用浮选气体(空气、氮等)的方法用于电位控制浮选。以复杂硫化矿物和两种金矿为例。用这种控制方法,在整个浮选阶段电位可在2-5mV之间保持恒定。与不控制电位相比较,在控制电位的条件下从复杂矿浮选铜矿物的选择性显著提高。在低电位下硫化矿物回收率很低的而在由过量充气产生的高电位下选择性也不好。大约0mV(相对于SHE)选择性最大。在金矿浮选中,用电位控制可使铁和砷化矿物例如黄铁矿和砷黄铁  相似文献   

18.
黄铁矿资源储量大,共伴生有色金属价值高,在当下资源紧张和环境压力严峻的态势下,其高效清洁利用技术的开发意义重大。目前选矿界对含黄铁矿的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分离工艺主要是抑制黄铁矿,先回收其它有用金属矿物,随后再活化捕收黄铁矿。但是受黄铁矿晶体缺陷、化学成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浮选体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浮选实践中常常出现黄铁矿与其他硫化矿物分离效果不理想,再活化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关于黄铁矿晶体微观物理化学结构、抑制剂及其抑制机理、活化剂及其活化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对黄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于硫化铜矿分离的选择性捕收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烷基/烯丙基和乙氧羰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乙氧羰基硫脲是铜的选择性捕收剂,在黄铜矿和被铜离子活化的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其捕收能力与乙黄药相当,但选择性更好,它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较弱,特别是在中性pH条件下更为明显。矿物充氧搅拌对硫化矿的分离起好的作用。根据浮选结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瞬时二次离子质谱结果,提出了这些捕收剂与硫化矿物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Zeta电位、微量浮选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nR)等测量方法研究二异丁基二硫代次膦酸钠(DTPINa)与方铅矿和黄铁矿的作用机理。为了评价金属离子对两种矿物浮选的影响,将硫化矿物放在水中和含Pb^2 、Fe^2 或Fe^3 离子的溶液搅拌。试验结果表明,DTPINa以化学吸附机理吸附在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上。捕收剂对矿物晶格中的铅组分或吸附在矿物表面上铅组分(如金属水解组分)具有明显的亲合力。铅离子吸附在黄铁矿表面上,因此促进捕收剂的吸附,降低了浮选选择性。DTPINa对铁矿物的亲合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