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电源系统引入核心监控装置,由其实现IEC 61850规约支持,是电源系统实现智能化升级的一种有效方案。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方案进行了介绍,包括电源系统的IEC 61850信息建模以及电源系统SCADA信息的MMS通信规约转换。信息建模中,电源系统的物理装置映射为逻辑设备,SCADA数据映射为兼容逻辑节点类的实例,通信控制机制映射为报告模型;通信规约转换主要介绍了MMS规约和传统规约对SCADA数据的共享机制,包括共享内存、数据存储格式和寻址方法。实际测试表明,本文方案能够满足电源系统的智能化升级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SCADA系统中远动规约标准不统一,提出基于COM技术的规约插件的设计与实现原理。采用这种设计模式,为SCADA系统中多厂家RTU的集成、多种远动规约的集成提供了方便、灵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COM技术及其规约插件的实现原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SCADA系统中远动规约标准不统一 ,提出基于COM技术的规约插件的设计与实现原理。采用这种设计模式 ,将为SCADA系统中多厂家RTU的集成、多种远动规约的集成提供方便、灵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NET反射技术的规约插件实现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SCADA系统中远动规约标准的不统一,在分析现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反射技术的规约插件设计与实现原理。通过将规约处理模块封装成程序集,通信主程序利用反射技术动态加载该程序集,调用其中相关对象的接口函数以完成远动规约的转换。这种设计模式不仅简化了规约插件的开发和部署,而且避免了在W indows环境下所遇到的“DLL地狱”问题。这为SCADA系统中多厂家RTU的集成、多种远动规约的集成提供了灵活方便的解决方案。文中最后给出了用C#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
针对SCADA系统中远动规约标准不统一,提出基于COM 技术的规约插件的设计与实现原理。采用这种设计模式,将为SCADA系统中多厂家RTU的集成、多种远动规约的集成提供方便、灵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SCADA系统中远动规约标准的不统一,在分析现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反射技术的规约插件设计与实现原理.通过将规约处理模块封装成程序集,通信主程序利用反射技术动态加载该程序集,调用其中相关对象的接口函数以完成远动规约的转换.这种设计模式不仅简化了规约插件的开发和部署,而且避免了在Windows环境下所遇到的"DLL 地狱"问题.这为SCADA系统中多厂家RTU的集成、多种远动规约的集成提供了灵活方便的解决方案.文中最后给出了用C#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卢黎明  张页 《华东电力》2007,35(7):86-88
PI实时数据库系统被认为是供电企业SCADA、电量采集、在线检测等实时数据的集成应用平台.在讨论了基于供电企业SCADA/EMS系统接入PI信息范围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接入方案和具体实现,介绍了CIM和SVG技术在方案实现中的应用,此外还给出了此接口软件的测试方法、实测结果、运行状况和接入PI后SCADA数据二次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遥视系统与SCADA系统互联的主站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过接口计算机在主站端实现了遥视系统和SCADA系统的互联,通过协议分析软件使遥视系统能够理解远动数据.叙述了系统互联后主站端的功能,并分析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性技术。最后,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遥视系统和SCADA互联的具体技术方案.介绍了模拟屏通信规约的协议解析过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常州市景观灯光远程监控系统工程中,针对常州景观灯光监控的实际需求,结合SCADA技术,选择通信媒体、通信规约,结合灯光管理的配置系统构架。  相似文献   

10.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和通信)自196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制定摇控、远方保护和电力系统控制方面的国际标准。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EMS、SCADA、DMS、变电站自动化在电力系统得到大量应用,不同控制设备和系统越来越多的集成在一个总的控制系统中,需要交换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这样,由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设备之间通信规约的问题便突出出来,IEC第57技术委员会(TCS)自八十年代初就成立了一个工作组(WG03)专门进行远动设备和系统传输规约方面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并于九十年代初陆续发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工业组态软件FIX32作为SCADA学员系统的开发平台。为实现学员SCADA系统与变电站仿真系统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一方面系统采用 10 0M以太网 ,运用共享内存、同步锁和消息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来完成各终端机与系统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另一方面借助FIX提供的DDEServer和DDEClient接口 ,开发采用Server/Client模式的DDE通信程序以实现本地通信进程与监控画面之间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2.
朱强  姚峰 《浙江电力》2011,(8):9-11,57
DL/T 890 是为电力EMS系统编写的应用程序接口标准,等同于IEC61970国际标准,用于EMS系统与调度中心其他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PI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在接入调度SCADA系统数据时,即采用了DL/T 890 标准的CIS接口,并使用DL/T 890 CIM规范交换调度电网模型。HSDA接口是DL/T 890 CIS接口的一部分,用于实现高速数据访问。从介绍DL/T 890 HSDA接口标准入手,阐述了如何通过PI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实现DL/T 890 的HSDA接口。  相似文献   

13.
XML技术在电力系统信息交换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中各种异构平台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面临新的挑战,可扩展性标记语言(XML)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电力系统异构平台间信息交换的能力。文章首先论述了XML技术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在电力系统信息交换中应用XML技术的基本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SCADA数据库系统异构平台间数据的交换中,设计出一种基于XML信息处理接口技术的SCADA数据库异构信息交换系统,阐述了系统模型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4.
李建峰 《华中电力》2010,23(5):37-38
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调度自动化实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的问题。以一种调度自动化OASYS系统的工程实际为基础,介绍实时系统SCADA与管理信息系统MIS间交换数据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PI(Plant Information System)数据库系统构成(PI系统服务器端、PI客户端软件)和系统特点,以及与关系数据库的区别,针对PI系统特点,提出了测点编码唯一性方案。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风电场远程集中监控系统部署方案,以及在系统建设中的数据采集、交换与存储、风机控制、变电站控制、数据计算、外送和展示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对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并网风电场的无功功率调节为例,研究电力企业集成服务环境下风电并网的协调控制技术。介绍了风电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与地调能量管理系统(EMS)的企业集成服务体系架构,重点描述了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实现方法,具体介绍了无功调节数据交换的数据模型和数据交换组件接口的设计方法。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表明数据模型和数据交换接口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互联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黑板模型设计了图像监控系统与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互联的基本模型。在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使图像监控系统可以利用SCADA系统转发的远动数据,从而实现对SCADA系统的联动。提出了系统互联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方案,讨论了系统互联的关键性技术。结合山西某供电公司的工程实际,设计了具体技术方案,并以模拟屏通信协议为例说明了系统互联的软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柔性SCADA框架设计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和总结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交互式信息共享的柔性SCADA系统,不但解决了各信息孤岛间的数据和应用功能的交互问题,也解决了分布式应用系统不同地点的功能协调和数据交换问题。柔性SCADA是对传统SCADA的扩充和发展,拓宽了系统的数据来源,为高级分析软件丰富了数据基础。在柔性SCADA的数据采集方式中提出了广义数据采集的概念,探讨和设计了柔性SCADA的框架和需要的技术支持手段。以故障决策系统为例阐述了柔性SCADA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DNP 3.0规约在广州地区调度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P30规约使SCADA行业有了国际标准规约。标准规约的适用面广,但理解、使用及实现标准规约的难度有所增大。DNP30规约包括数据链路层规约,传输功能,应用层规约和数据对象库。1997年广州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与D20RTU的DNP30规约接口的开发和调试获得成功,通信质量令人满意。由于DNP30的功能强大,在现有设备上尚不能实现全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