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绿茶(福云六号)为原料,通过对第一次浸提时的时间、温度及茶水比,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二次浸提法对绿茶咖啡碱浸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绿茶浸提液中咖啡碱含量的先后顺序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茶水比,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时间35 s、浸提温度15℃、浸提茶水比1︰16 (g/mL),绿茶咖啡碱浸出量为0.871 g/k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水浸提工艺条件对冬凌草浸提液中香气成分数量和相对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凌草浸提液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萜烯类、呋喃类和酸类;当冬凌草在温度85~95℃,时间20~30 min,料水比1∶150~1∶250的范围内浸提时,所得浸提液香气成分的数量和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刘芳 《福建轻纺》2011,(6):32-37
文章以福建政和白茶为原料,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将白茶的超声波浸提过程中的参数(超声波提取温度X3、超声波提取时间X2、茶水比例X3)同固形物含量(Y)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数学模拟,并在仅=0.05显著水平下剔除不显著项,得出回归方程:Y1=319.592+63.002X1+79.491X2—115.329X3+49.022X3:23.850X2X3,经数学检验后证明,该模型拟合成功。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苦菜为原料,研究微波浸提、超声波浸提、回流浸提、水浴浸提和振荡浸提5种方法对苦菜浸提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浴浸提是最适宜的浸提方法。苦菜浸提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24±0.09 Brix,显著高于对照的0.86±0.28 Brix(p0.05)。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苦菜浸提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适宜的处理组合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5 h、苦菜用量12.5 g、p H 7.9。在此条件下,苦菜浸提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91 Brix。  相似文献   

5.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水果,富含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该研究通过在自然发酵泡菜中添加山楂浸提液,探究不同添加量(5%、10%、15%)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其对泡菜其他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山楂浸提液可有效降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亚硝酸盐的峰值逐渐降低.另外,添...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低温浸提白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茶经粉碎至40目后辅以超声波,可实现低温浸提有效成分。增加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超声波功率或减小固液比,可提高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提取率,且3种成分的提取速率相当。较高的浸提温度,加剧了浸提茶汤的色泽劣化。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超声波功率浸提时间固液比浸提温度。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的浸提工艺条件是:浸提时间36.5 min,固液比1:67,浸提温度53℃,超声波功率335 W。在此条件下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分别为茶多酚93.86%、氨基酸92.68%,咖啡碱93.16%,白茶茶汤色泽好。  相似文献   

7.
按照水和紫苏叶浸提液4:1的比例,紫苏叶浸提液浓度分别为0、3%、6%、9%、12%,制作面包,研究紫苏叶浸提液对新鲜面包的感官品质、比体积以及在贮藏过程中面包的保水性、老化度、微生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6%时,面包的感官品质和比体积最好。随着浓度的提高,面包的保水性、抗老化性及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能力逐渐增强。在紫苏叶浸提液浓度为12%时,保水性、抗老化性及抗微生物生长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8.
白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提法研究白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先分别研究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白茶中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白茶中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OH自由基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时间2.5 h,温度60℃,液料比40 m L/g。在该条件下白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为5.65%。白茶中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OH有清除能力,自由基的IC50为0.181,6.20μg/m L。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和微波浸提法分别对冬凌草浸提,利用气-质联用仪对三种浸提方法所得浸提液的香气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三种浸提液的感官品质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液、超声波浸提液和微波浸提液香气成分的数量分别为40种、25种和26种,且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浸提液香味由浓到淡分别为热水浸提法>微波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三种浸提方法所得浸提液的感官品质也有明显的差异,就颜色来说,由深到浅分别为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浸提法;就浸提液的稳定性来看,微波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同时热水浸提法所得浸提液的苦涩味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再造烟叶生产时烟草浸提液浓缩过程中烟草化学成分的损失,通过向浸提液中分别添加3种环糊精(α-、β-和γ-CD),利用热蒸发浓缩-冷凝萃取法收集挥发的化学成分,采用GC-MS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3种环糊精对烟草浸提液浓缩过程中化学成分挥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环糊精分子空腔大小不同,加入浸提液中的3种环糊精降低化学成分挥发量的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γ-CD降低化学成分挥发量的效果最好,其次是β-CD和α-CD;β-CD和γ-CD对相对较广范围的烟草化学成分具有降低挥发量的效果,而α-CD对分子体积相对较小的化学成分有影响。(2)按1∶2∶1的质量比将α-、β-和γ-CD混合后加入浸提液,1.0%的加入量可使大部分组分挥发量减少10%~30%,其中低浓度的化学组分挥发较少。3种环糊精混合加入对化合物挥发量的影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工艺条件对配制型茶酒生产过程茶多酚的提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比水浸出茶多酚多,原酒较高粱酒浸出茶多酚高;酒用量恒定时,茶叶用量越大,浸出茶酒中茶多酚含量越高,当茶叶与酒的比例为15∶100时,常温下浸泡7 h,茶酒中茶多酚含量最大可达27 g/kg;酒精度高的酒较酒精度低的酒浸出茶多酚多,搅拌有利于茶多酚的浸出。  相似文献   

12.
日照绿茶茶多酚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茶叶中最重要的功效成分之一,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市售日照绿茶(2011年春茶)茶多酚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售高档、中档和低档日照绿茶中茶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20.7%,16.1%,14.0%,其中高档日照绿茶茶多酚含量比中档和低档产品高22.2%和32.4%。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选白茶茶多酚的回流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茶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醇提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时间40 min,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按此条件,白茶茶多酚醇提取率为31.28%。  相似文献   

14.
添加茶多酚对茶籽油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氧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本实验以茶多酚为添加剂,考察了紫外光、温度、CuCl2和KClO3对茶籽油酸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紫外光辐射和90℃加热7h,添加茶多酚茶籽油的酸值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22.8%和12.06%;用0.08mol/LCuCl2和KClO3氧化7h,添加茶多酚茶籽油的酸值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3.63%和7.63%。  相似文献   

15.
茶多酚与牛奶蛋白互作对蛋白质离体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胃蛋白酶体外消化法和HPLC法测定了茶多酚与牛奶蛋白互作后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和几种主要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并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了两者互作后不同结合状态茶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牛奶蛋白含量为0.5%、茶多酚含量在0-10.0 g/kg的模拟奶茶溶液中,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随茶多酚浓度的增大而下降,茶多酚含量≥2.0 g/kg时牛奶蛋白的离体消化率显著降低;等体积的纯牛奶和茶水同时食用时,茶水中茶多酚含量≥2.5 g/L时牛奶蛋白的离体消化率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还表明,食用条件下茶多酚与牛奶蛋白的结合以物理结合为主,而其中EGCG和ECG 2种儿茶素与牛奶蛋白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对牛奶蛋白的离体消化率起主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茶多酚作为植物油抗氧化剂的可行性。向菜籽油中添加茶多酚、维生素E、特丁基对苯二酚,测定其过氧化值、酸价、丙二醛含量。几种抗氧化剂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特丁基对苯二酚、茶多酚、维生素E。在清除自由基试验中,茶多酚对·OH和DPPH自由基都能发挥较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玉米油中的丙二醛含量低于棕榈油和菜籽油;在茶多酚浓度为0.4%~0.5%时,30 d的贮藏过程中3种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处于最低水平,表明此浓度下对油脂起到的抗氧化效果最佳。茶多酚是一种适合添加于植物油的抗氧化剂,用于延缓植物油的氧化酸败。  相似文献   

17.
茶汤纳米聚集体是茶多酚和蛋白质等自组装而成的纳米胶粒,是各组分介于游离分子与沉淀颗粒的中间状态。为探究牛奶对茶汤茶多酚分布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大叶种蒸青绿茶、红茶为原料,以1:50茶水比浸提茶汤,按不同比例添加全脂、半脱脂和脱脂牛奶,利用超滤离心技术分离茶汤纳米聚集体,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分析各组茶汤纳米聚集体的总光强和平均直径,采用福林酚法分析其茶多酚浓度和分布率,比较研究牛奶添加比例、脂肪含量和茶类等因素对纳米聚集体物理化学特性和茶多酚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脂肪含量的牛奶均会促使部分牛奶纳米胶粒与茶汤纳米聚集体结合,导致茶汤超过90%的茶多酚富集于纳米聚集体,使绿茶和红茶的游离茶多酚比例分别降低78%和67%。初步证实:添加牛奶会促进绿茶、红茶的茶多酚参与分子聚集,使游离茶多酚比例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8.
小米多酚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能够对慢性疾病或细胞损伤起到预防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适口性和营养利用率,多种加工方式被应用于小米产品生产中,不同加工方式对小米多酚含量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备受关注。该文就热加工和非热加工,并综合种属差异、提取方法及贮藏条件对小米多酚含量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小米多酚类物质的保留以及如何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 of White Tea Based on Mineral Element Cont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recent years, the white tea industry has emerged. However, white tea market prices mainly based on the place of origin face certain challenges, such as shoddy and false advertising. To study origi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64 white te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ir main origins (Fuding City, Zhenghe County, and Jianyang City) and analyzed for 26 mineral elements (P, K, Fe, Ca, Mg, Al, Mn, and others)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Results showed that white tea sample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had different mineral contents, an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Zhenghe contained higher amounts of 10 mineral elements than samples from Fuding and Jianyang. By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analysis, and K-Nearest Neighbor (KNN) methods, the majority of tea sample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could be successfully differentiated according to their mineral elements. The accuracy of origin-based identification using mineral element analyses reached 98.44, 95.31, and 100 %, respectively. Therefore, mineral element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white tea sample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white tea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20.
研究茶多酚在油炸过程中对油脂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油脂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茶多酚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测定油脂的总酚含量和油脂热力学性质,分析茶多酚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茶多酚对煎炸油理化品质的下降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茶多酚能够抑制煎炸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以及反式脂肪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