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速率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主要思想是根据每流过去的输入速率和输出速率预测下一个采样间隔内的输入速率和输出速率,用上一个采样间隔末的每流队列长度、预计输入、预计输出和期望的队长来决定数据包的丢弃概率,达到稳定队列长度和实现公平性的目的:仿真结果证明在多种网络条件下,算法能够实现稳定队列长度和每流公平性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PI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主动队列管理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相对于丢尾算法,AQM(active queue management)能够提供更短的平均队列延迟和更高的带宽利用率.虽然PI(proporrional integral)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性能优于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算法,但是PI算法的收敛速度比较慢.以PI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自适应PI算法API(adaptive proportional integral).API通过实时测量链路的报文丢失率,获得当前的负载信息,然后动态设置PI算法中的有关参数.通过ns-2模拟表明,相对于PI及其改进算法PIP(proportional integral based series compensation and position feedback compensation),API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队列抖动.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中的神经元模型与学习算法,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SNAPI(Single Neuronbased Adaptive PI controller).控制器根据系统误差在线调整PI 控制器的控制参数,以适应动态变化的网络参数.运 用Nyquist 稳定判据给出了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局部稳定条件.最后通过仿真检验了SNAPI,并比较了它与使用固 定控制参数的PI 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重要的主动队列管理手段,PI控制器算法通过积分嚣的引入有效地消除了队列长度控制的稳态误差,在提高网络吞吐的同时缩短了排队时延.但是PI控制器不能根据网络状态变化而自动调整控制参数,故当网络流量变化时PI控制器的收敛速度很慢.基于TCP-AQM系统模型,对经过中间节点的活动连接数、平均往返时间和前向链路容量等3个参数进行估计.通过计算击中概率的倒数,估计出活动流数;通过计算单位时间的数据包数,估计出网络容量;通过往返时延、活动流数、网络容量以及丢包概率在稳态时的关系式,估算出平均往返时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网络状态变化自适应调整控制参数改进的快速收敛PI算法——FCPI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并且鲁棒性好,易于实现,适用于未来高速网络的路由器.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自相似流量速率估计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当前较常用的流量速率估计算法指数加权滑动平均算法的优缺点,结合自相似流量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速率估计算法PLMA.基于PLMA算法,设计了一种鲁棒性较强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以估计速率作为标记概率的决定因子之一,增强了主动队列管理机制对网络拥塞状况的反应灵敏度.该机制能够快速响应流量变化,同时保持队列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RED及尾丢弃算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的数目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主要思想是根据上一个采样间隔末的流的到达速率,每流在队列中所占的比率,估计流的数目,以流的数目来决定数据包的丢弃概率,达到稳定队列长度和实现公平性的目的。仿真结果证明在多种网络条件下,算法能够实现稳定队列长度和流公平性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的网络拥塞算法研究中,在IP层实现的主动队列管理(AQM)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简要介绍了AQM算法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AQM中的PI算法,并利用积分分离技术改进了PI算法。与常规的PI算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积分分离PI算法不但可以消除队列误差,保持队列的稳定,而且可以明显加快队列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分先行PI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队列管理(AQM)作为一种重要的IP层拥塞控制策略,对于提高Internet的服务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简要介绍了AQM算法的研究现状和AQM中的PI算法,依据TCP拥塞控制策略基于数据包丢弃的窗口变化机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分先行PI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依据路由器中队列长度的变化采用一定的微分校正原则,实时调整进入该路由器数据包的丢弃概率,使路由器中的队列长度能够稳定在参考值附近。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PI算法相比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可以明显的加快收敛的速度,从而使Internet的服务质量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拥塞现象,基于粒子群优化(PSO)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RQQM。该算法首先通过粒子群优化和变异算子来计算当前队列长度,并且基于到达速率和当前队列长度给出了丢包策略和丢包概率。最后,以实际数据将RQQM算法与基于速率的早期检测公平队列管理(RFED)算法和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ABLUE)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发现丢包率受利用率和缓冲区影响较大;同时实验结果表明RQQM算法的公平性远远优于其他两种算法,其平均丢包率降低至12.21%。  相似文献   

10.
结合平均队列和负载衡量拥塞, 实现选择性丢包,提出早期选择性丢包算法(ESD). ESD采用指数函数计算丢包概率,使丢包概率随拥塞程度增大而指数递增;引入记录活跃连接状态信息的虚队列,并在虚队列上假轮转,以检测发送速率大的连接;区分非响应性连接和响应性连接,挑选丢包的候选连接,拥塞时优先丢弃候选连接在队列头部的数据包.实验结果表明,ESD可提高队列稳定性,降低Web流和RTT较大连接的丢包率,提高连接占用带宽的公平性,缩短应用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和网络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拥塞响应较快、收敛时间短,并能较好地将队列长度稳定到期望值附近,提高缓冲区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re running over IP networks. This increased the contention on the network resource, which ultimately results in congestion.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aims to reduce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network congestion in the router buffer and its negative effects on network performance. AQM methods implement different techniques in accordance with congestion indicators, such as queue length and average queue leng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is evaluated using delay, loss, and throughput. The gap between congestion indicators and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leads to the decline in network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delay and loss predictions are used as congestion indicators in a novel stochastic approach for AQM. The proposed method estimates the congestion in the router buffer and then uses the indicators to calculate the dropping probability,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router buff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wo sets of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ed the existing benchmark algorithms including RED, ERED and BLUE algorithms. For instance,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resides in the third-place in terms of delay when compared to the benchmark algorithms.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ed the benchmark algorithms in terms of packet loss, packet dropping, and packet retransmission. Overall,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ed the benchmark algorithms because it preserves packet loss while maintaining reasonable queuing delay.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再励学习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最优决策的角度出发,将人工智能中的再励学习方法引入主动队列管理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再励学习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RLGD(reinforcement learning gradient-descent).RLGD以速率匹配和队列稳定为优化目标,根据网络状态自适应地调节更新步长,使得队列长度能够很快收敛到目标值,并且抖动很小.此外,RLGD不需要知道源端的速率调整算法,因而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通过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仿真显示,RLGD与REM,PI等AQM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组合型模糊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具有的复杂性和动态特性使传统控制理论难以进行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本文在模糊集合和模糊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主动队列管理算法CF(Combination Fuzzy control).其中模糊控制器I根据瞬时队列的长度和变化值计算控制量;模糊控制器II根据系统负载因子计算控制增益.通过选择模糊控制器参数,模糊控制系统与使用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器的系统具有相同的局部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CF、PI和单模糊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随机早期检测(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是IETF推荐部署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 RED存在参数难以配置、无法适应动态网络环境的缺点。 ARED( Adaptive RED)是RED的自适应版本,通过平均队列长度来动态调整最大丢弃概率,从而达到稳定平均队列长度的目的,但是存在瞬时队列长度振荡的问题。文中研究了拥塞控制中的主动队列管理,对ARED算法进行了改进,优化丢弃概率计算函数,提出TTS-ARED算法,实现在动态网络环境下队列长度的稳定以及丢包率降低。 NS2的仿真结果表明,TTS-ARED算法显著地降低了丢包率,队列长度稳定性比ARED算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16.
P2I: 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章淼  吴建平  林闯 《计算机学报》2003,26(10):1288-1294
研究了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中使用的PI控制器和Proportional控制器之间的优劣.通过引入积分因素,PI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消除Proportional控制器中存在的“稳态误差”.但是,积分项的引入减慢了系统的反应速度.该文提出一个算法P^2I来解决这个问题.P^2I结合了Proportional控制器和PI控制器的优点.作者使用模拟的方法来验证P^2I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2I在反应速度方面优于PI控制器,同时保持了PI控制器的优点.文中还分析了网络流量特征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几种主要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他们对网络拥塞控制的影响,总结了这几种算法的优缺点及其有待改进之处,并根据实际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8.
从控制论应用的角度介绍了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基于线性反馈控制理论的TCP/AQM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PI、REM、PID、PIP、LRED和AOPC等算法进行了系统响应性的理论分析.进一步对这些算法分别在简单和复杂拓扑环境下组合几种不同的业务流进行了大量的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本文对响应时间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对控制理论在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