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直接还原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还原铁的化学成分稳定,杂质含量低,是一种优势的炼原料,本文阐述了直接还原铁的发展状,并指出我国直接还直铁的发展具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生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实验室转鼓模拟回转窑装置中直接还原铁的生产工艺,讨论了配碳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金属经率,脱硫率等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的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提出了本实验原料条件下,回转窑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用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既可解决气源问题,又可高效利用焦炉煤气.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焦炉煤气竖炉法生产直接还原铁工艺,本文通过热力学分析,从还原剂和载热体两方面来探讨焦炉煤气竖炉法生产直接还原铁的煤气用量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反应罐煤基直接还原铁进行了脱硫实验研究.研究了脱硫剂CaO加入量对海绵铁脱硫率的影响,考察了CaO、CaCO3、白云石等不同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得到了最高脱硫率时海绵铁中硫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罐直接还原铁精矿新工艺的基础理论,为铁精矿直接还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海棉铁的金属化率随反应的保温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碳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为17.0 kJ/mol,气体扩散为碳气化过程的限制环节.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气相和固相的质量和能量的竖炉一球团(块矿)法直接还原炼铁的一维数学模型.含铁原料的还原采用三界面未反应核模型,并考虑了热量损失,得到了各物质的组成和温度在炉内的分布.以Gilmore厂Midrex作为对象进行模拟,模型结果与生产数据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Midrex竖炉的绝大部分区域内气利和固相的温度基本保持在还原煤气的入口温度.对高度为9.75m的Midrex竖炉,炉内绝大部分为浮氏体的还原,含铁原料运行约0.5m即可完全变成磁铁矿,运行约2m即可完全变成浮氏体.在竖炉7.0~9.75m深度范围内,随着还原气的上行,H2的体积分数迅速减少,而CO的体积分数变化不大.在竖炉2.0—7.0m深度范围内,H2和CO的体积分数缓慢降低,在竖炉0~2.0m深度范围内,H2和CO的体积分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反应罐直接还原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半焦收缩反应核模型,推导了动力学速度方程,以实验数据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实验室转鼓模拟回转窑装置中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工艺研究 ,讨论了配碳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Fe、金属球强度等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的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 ,提出了本实验原料条件下 ,回转窑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铁精矿粉压型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的反应罐直接还原实验.与铁精矿粉松装状态的实验结果对比,铁精矿粉压型还原时间缩短,还原速度提高,反应活化能值相近,反应的控速环节未变,仍是碳的气化反应控速,分析了铁精矿粉压型后还原速度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淀粉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羧甲基淀粉生产技术和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改进方法以及CMS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文中指出,水媒法由于能耗较大,不易操作,产品质量差,将逐步被干法工艺淘汰;干法CMS生产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较好,应用范围宽,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生产设备尚待改进和完善;溶媒法产品质量好,但生产工艺和设备较复杂,成本高,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国内应用CMS的主要行业有:合成洗涤剂、油田钻井、制药、印染、纺织、涂料等,在国外还出现了许多特殊的应用领域。今后CMS的开发应向高粘度、高取代度产品的方向发展,同时,利用醚化与酸解、辐射降解、接枝、交联等改性方法相结合,即所谓的复合改性,将是开发羧甲基淀粉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清洁生产的涵义、主要特点,指出绿色生产及经营方式在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并对清洁生产在广西某企业中的应用作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及世界主要电焊机厂家目前生产情况的分析及国内市场对弧焊电源需求状况预测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我国弧焊电源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就各种弧焊电源的特点、应用范围、改进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在弧焊电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论特许经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许经营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企业扩张和个人创业途径之一.目前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文章提出在广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理顺发展有中国特色特许经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CDM项目实施现状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我国充分利用CDM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信息,在回顾截止到2007年8月24日我国CDM项目审批现状和分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优先发展领域,定量地分析了我国小水电、钢铁冶炼工业、煤层气开发利用、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等7个领域的CDM项目实施的潜力,最后通过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确定中国实施CDM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蜂窝纸板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蜂窝纸板产业现状并对市场前景作了分析,指出了目前蜂窝纸板生产设备和制品成型加工设备、工艺及其经营服务意识等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Energy sector represents a key industrial branch for na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ccess. With its exclusive access to domestic deposits, lignite industry represents a guarantor of reliable raw materials, offering long-term supply security based on verified reserves. Currently operated coalmines in Serbia (Kolubara and Kostolac) have production around 36 million tons of lignite, and over 108 million m3 of overburden. Consequently, sustainability of lignite production requires cost re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well as capacity increase. In order to rationalise,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of Serbian lignite mines,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the activities on major issues shown within the triangle of energy policy objectives (security of supply, competi-tive pri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ion process optimisation singled out several special programs. Equipment revi-t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necessary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majority of the currently operated machinery has a life up to 25 years.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would enable high level of technical 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open cast mines management. Lack of coal quality uniformity is the permanent problem resulting by great amounts of coal reserves to be used uneconomically. Planning and training at all levels and finally cooperative software for business procedures and work order management. The measures suggested are a key precondition for maintaining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ignite production on intern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素质的提高,人类在利用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着生态环境,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消失,物种不断灭绝,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土地利用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研究我国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