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利信息化     
《中国水利》2007,(24):14-14
2007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在水利部“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引领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协调推进。以加强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工作为核心,以推动规划标准和项目前期工作为抓手,以推进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营造和完善信息化保障环境为支撑,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水利信息化     
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近期重点工程 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和民生水利,正式确定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国家水利数据中心、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八大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水利信息化     
水利部将“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作为“十一五”时期水利发展的十大目标之一。《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编制完成,《全国水利通信规划》通过水利部审查。水利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对  相似文献   

4.
水利信息化     
<正>2010年,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水利信息化为水利普查提供有力技术支撑。2010年,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全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水利电子政  相似文献   

5.
水利信息化     
《中国水利》2006,(24):27-27
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是近几年部党组治水思路的重要内容.各级水利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努力实践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思路,2006年,在推进水利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水利信息化     
《中国水利》2012,(24):26
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资源整合取得进展多地水利电子政务外网、水利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联通至县区和基层;福建率先在全国建成500兆省市两级水利数据传输高速网;宁夏建成了20兆宽带水利专网和移动无线数据传输专网,江西等地建成水利高清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全国水利卫星通信网已建卫星小站450多个。空间数据广泛应用,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纷纷加大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从水利信息化的角度分析,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自动化系统是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只有实现了水利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存贮和处理,才能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聚集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因此,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汪岩 《水利天地》2003,(7):20-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水利信息化就是在水利全行业普遍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2005,(24):21-2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5年6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第一期工程通过国家审批,这标志着历经十余年前期准备和规划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的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目前,一期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已开始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即统筹规划、国家为主、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逐步建立直尿利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适应的,能有效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信息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今时代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往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其中,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人们充分开发与利用各项水利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水利建设项目的实用效率。可以说,只有实现了水利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自动化传输、自动化存贮以及自动化处理等,才能够有效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聚集能力,使水利工程设施发挥其最大效能。文章主要针对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水利信息化工作经过10年的发展,其综合体系逐步完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趋显著。按照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以及对水利信息化的要求,提出了新时期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当前要抓住水利信息化八项重点工程,拓宽资金渠道,加快工程建设;完善技术体系,规范工程建设;重视运行维护,保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开放30年的水文事业 水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防灾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普及,人们对信息化已经不再陌生。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这种智能化工具可以称作信息化工具,它应当具有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认识程度尚待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系统的开发水平有待提高等。从新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需求入手,结合长江流域水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际,对促进长江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应用GIS、GPS、RS和IT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和效益,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可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洪涝干旱灾害、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水利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大大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的时效性,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项投资少,工期短而又十分有效的非土建工程性的防洪措施,已为全世界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7.
水利信息化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信息化发展刍议黄文学何海涛(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98)关键词信息化Internet网络计算信息高速公路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信息化的浪潮,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展望新世纪,水利事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三大水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解决好新世纪水的问题,就必须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治水方针,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这个历史转变过程中,要把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放在优先的位置。 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了水利信息化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主要任务以及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应用GIS、GPS、RS和IT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和效益,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可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洪涝干旱灾害、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水利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大大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的时效性,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项投资少,工期短而又十分有效的非土建工程性的防洪措施,已为全世界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20.
水利信息化快速推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五”期间,随着全国性水利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地水利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五”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水利信息采集系统不断完善,工程监榨与监视系统建设快速发展,水利信息网覆盖面不断扩展,视频会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数据库建设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对水利业务应用的基本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